悲乐之间拓宽生命视野
——《兰亭集序》生命视野的现代解读
2015-07-19曹迎旭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650500
⊙曹迎旭[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650500]
悲乐之间拓宽生命视野
——《兰亭集序》生命视野的现代解读
⊙曹迎旭[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650500]
《兰亭集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酒酣意兴之时所做的,被后人争相传阅的书法艺术瑰宝,同时也是情文并茂的文学佳作。作为一篇小序,作者极尽感慨,由景色之美,写到相聚之乐,又不禁悲从中来,感叹生命之短暂无常。可以说,《兰亭集序》是脍炙人口、书艺双绝的一代经典之作。这样一篇传世经典,除了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之外,更应该联系实际生活去体会其中的精神力量和生命视野,获得生命的启迪。
生命视野 《兰亭集序》 现代
魏晋时期是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的时代,士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短促感慨颇多,许多晋人都对生死有着独特和深刻的认识,对这一时期的生死观,许多学者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生死观一事似乎不那么具有吸引力,而更关注的是古人的观点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启示和影响。人的精神视野的高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胸怀与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态度和人生境界。①而所谓“生命视野”,并非简单的生死观,而是在认识了生命本质之后对于生命历程的尊重和宏观的掌控。在《兰亭集序》中,作者王羲之毫不掩饰地发出对生命必将逝去的悲叹,又以宏大的生命视野超越时空观照古今,以至于“后之览者”不禁“有感于斯文”。
一、生命短暂,要学会把握当下
自然规律最是让人无法逃避和更改的,世间万物必然要经过由生到亡的历程,任凭谁也不能逃脱,所以生和死始终是古今中外文学和哲学关注的重要话题。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这也是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痛”。王羲之在置身大自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后,发出这浩瀚宇宙中最普遍也最深刻的慨叹。置身造化神秀的自然界,人似乎忘却了自我,与物同化,生命意识渗透在深邃的宇宙精神之中。然而,这一声悲叹并不代表悲观,正因为意识到生命必有尽时,才更加深刻地感到生之可贵,这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触碰。所以作者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老必将至,但是未来无法掌控,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一味地纠结于“未来”“结果”,必然会降低当下生活的质量。关于生死,周国平先生也曾在《妞妞》中深刻地感慨:“世上的神秘,莫过于生和死。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过一次诞生,终有一次死亡。然而,没有一个人能亲眼目睹自己的诞生和死亡。上苍把两个神秘都向我们隐瞒着,只把中间的一小截平凡展示给我们。”是的,生与死对生命本体来讲是神秘的,我们都活在两个“神秘”之间,但是生命中除了生与死,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过程。所以钱锺书先生将放远的目光收回,说道:“目光放近,则自应振作,以求乐观。”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家长常说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苦一段时间,将来必会尝到甜头”,学生常想的是“熬过这段时间,就会考上理想的学校”,从小学“苦”到初中,上了初中又要“苦”到高中,而升了高中却还要“苦”到大学……苦来苦去,无穷尽也,何时才会甜呢?殊不知,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生命的过程之中,未来的“甜”被赋予如此高的期待,而最实在可触的当下却总是在被忽视。当有一天回过头来看时才发现,我们一直在为了所谓的“甜美”的未来,无休止地“苦”着自己的当下,那么何必不将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当作最美好的唯一去经历呢?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我们是左右不了生与死的,但却可以决定生之过程,拓宽生命的广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一样需要“可持续”,即要维持“教育中的生态”。发展是必然的,是个体和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发展过程中如有不当,难免会对发展对象产生不良影响,最好的办法不是“先污染后治理”,也不是“边污染边治理”,而是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独立个体,学习与成长是他们这一生命阶段所必须经历的,所以影射到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中,更要努力去“预防”学生对学习的抵触甚至是厌恶情绪。
杜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两位大教育家都提倡学习与生活、生命紧密联系,然而真正认识和落实起来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将学习作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而是将它孤立并视为一种手段——一种获得好工作的手段,一种获得高质量生活的手段。同样,对待工作我们往往也是这种心态。事实上,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包含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我们独有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因此无论处在哪个过程,都应该享受当下,创造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价值。需要明确的是,享受当下并不是安于现状、混混度日,而是要学会把握,学会体味属于“生”的每分每秒的喜悦,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价值,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生命中常遇变化和不同,要学会淡然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而拥有独立意志的生命体——人,就更加明显地具有个体独特性。世界上最大的相同便是不同,所以生命很简单,不过是由生到死;生命又很复杂,在由生到死的过程中历经各种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生活,变幻无穷。而恰恰因为不同,生命世界才格外精彩纷呈。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同的个体会选择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来生活,而人的生活又往往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矛盾因此而产生。很多时候当我们计较时,便觉得事事都不如意,生活就会变得别别扭扭;反过来,当我们选择包容时,一切的不快便迎刃而解,生活也因此自如起来。“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无论是“晤言一室之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只要自己内心“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生命就是精彩的,无数个精彩的生命交汇在一起,就形成了多变又和谐的世界。生命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满意而退让毫分,所以要学会在不同和变化面前淡然、包容,允许自己,也允许他人选择满意的方式,来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
对于生命本身而言,不变是相对的,而变化才是永恒的,所以才有“生命无常”之说。
王羲之与友人寄情山水之间,“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之后,发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一代大家,在自然山水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生命易逝的“悲”与“痛”,这既是感慨,也是感悟。
三、生命生生不息,要学会放眼宇宙生命
从“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都是作者跨越时空局限,与古人,与后人的精神交流。无论是悲还是喜,放在宇宙中都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古往今来,无数人在为生死之事感怀伤痛。“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作为“今人”的作者与古人产生共鸣,深知这种悲痛是代代相传不会停止的,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供后人“兴怀”。
沉浸在个体生命的盛衰中,悲痛之感将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融入古今哲人觉悟的长河中,就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在生死面前我们是无力的,在宇宙长河中我们是渺小的,连苏子都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极言生命之短暂,消逝之悲痛,但却转而说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我们的生命也是无穷无尽的,宇宙生命会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存在过便已经在宇宙生命中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永恒。这样看来,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生命中有太多的时刻需要我们自我开脱,如果只一味地沉浸在个人的小感慨中必然会钻入“牛角尖”,局限在不能自拔的悲哀之中,郁郁寡欢。所以要学会放眼宇宙生命,要知道这样的悲痛与无奈不是一个人在承受,既然我们都无法避免,就要尽自己所能,在宇宙长河中泛起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涟漪。
结语
生命短暂,所以珍贵。然而生命的珍贵,却又不仅仅因为它的短暂和“终期于尽”,更因为其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挑战性。视野决定格局,拥有广阔的生命视野,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真谛,才会懂得这样弥足珍贵的过程该如何珍惜和把握。面对这一终极问题,老庄走出了一条精神上的超越之路,在俯仰之间,精神弥漫于天地万物,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这种精神上的漫游就使人超越了肉体上的有限和渺小,从而不再为实际的生命长短而耿耿于怀,以博大宽广的心胸容纳万物,以高远清逸的精神遨游天地。②然而,我们绝非圣贤,能达到这样超然境界的人毕竟有限,所以作者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他为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提供了面对生死的方式。王羲之用他的大视野、大情怀写下这样一篇震古烁今的名篇,带给我们艺术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洗礼和视野上的开拓。其实,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总结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著名荧屏人物许三多常说的那句:好好活,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后之览者”着实“有感于斯文”,在生命的大路上,我们有幸与古圣贤在精神上携手,一定要以开阔的胸襟,昂首阔步!
① 韩向东.语文教学中“宇宙视野”的缺失与建构[J].语文教学研究,2013(7).
② 李朝霞,崔慧香.俯仰之间看兰亭悲乐——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蕴含的悲乐情感[J].文教资料,2012(4).
作 者:曹迎旭,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