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天铀

2015-07-18

读者欣赏 2015年2期
关键词:草滩甘肃学校

陈天铀

(一)

李书喜:从小历经的磨难养成了您坚韧的性情,您的画里面也充满了这种力量和张力。那么,您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您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吗?它们之间是如何互为表里的?

陈天铀:这个问题比较大,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我出生在陕南勉县一个叫双什铺的地方。我父亲是修铁路的,不到1岁的时候,因为修宝天铁路,我就跟着父亲来到天水,一直到7岁。解放天水之前,父亲负责宝天铁路局的运输。他把大量的汽车停在当时的岷县卓泥这一带,就说去拉木头了。等解放军进城后,他把汽车调回来,帮助解放军向兰州进军。宝天铁路修完后,接着修天兰铁路,这个时候缺人,就叫我父亲去招人。他去郑州、宝鸡、西安招来了很多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因为这些人里面有国民党和伪政权的人员,所以就有了很多问题。当这些人在运动中出了事,我父亲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了起来。当时,我们住在铁路局机关大院里,全家被赶了出来。

我当时还小,就感觉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上。我们被赶出来以后,我母亲就为这个事情写材料,结果在小学当老师的母亲也被开除了。后来,事情调查清楚了,我父亲被放了出来。可没有多久,我父亲遭到贪污的诬陷,又被关进了监狱里。父亲被关了一年多,最终调查清楚,他没有贪污,但又说他浪费了,所以还要关在监狱里。

1964年我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我的政审表上填写的是不合格,这就意味着任何学校都不能录取我。当时连我辅导的同学都考上了,我却不具备资格,心里觉得很憋屈,但又无可奈何。高中毕业后,我们学校有个女老师生孩子休了假,我因学习好被叫过去在学校代课。结果,去了学校,人家一看档案,就不要。好说歹说,最后只能留在学校当临时代课老师。当时,省教育厅委托教育学院办了个师训班,因我在代课,学校就把我推荐了过去。培训完后,我被分配到位于阿干镇的三十一中——兰州市最远的学校。阿干镇离兰州市22公里,这个学校离阿干镇还有七八里路。我在这个学校工作了十一二年。

李书喜:这种磨难跟您后来的艺术创作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陈天铀:当然有一定关系。我比较喜欢画山水,实际上有一个情结。1958年,我刚上初中,正是全民大炼钢铁的时候。当时炼钢需要白云石,学校就组织学生们到天祝乌鞘岭后面的白云石矿去劳动。我们10月份进山,到来年元月份出来,差不多干了3个月。

冬天的祁连山很冷。我们从山上把石头挖出来,用背篓背下山,再用架子车把石头拉到火车站。虽然天天重复这样的劳动,但也觉得这种与自然的亲近很有意思。当时,兰新铁路刚通车,刚好此时石鲁先生画了一张《火车来了》,这幅画就是在乌鞘岭画的。

当时的乌鞘岭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出永登以后,几乎是没有人的,天祝一带不像现在有住户,当时全是草滩。而且进了草滩以后,因为草比人高,人是看不见的。走了好几里可能会碰见一个帐篷,有几个藏民在放牛牧羊,之后又走进不见人烟的草滩。劳动结束后,我爱上了河西走廊,爱上了大自然。可以说,这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

陈天铀,江西省赣州市人,1945年生。原甘肃画院副院长,现任甘肃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甘肃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师从赵鹤青(胡佩衡先生入室弟子)学习山水画及中国画理论。多年从事美术教育,1990年入甘肃画院。立足西北,数十次深入青海、甘南、河西走廊等地写生,在戈壁大漠、雪山草原、丝绸古道之古老壮阔背景上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品曾数次参加全国美展及“文革”后历届甘肃美展,曾获全国美展优秀奖、甘肃省美展一等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等。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等刊物,山水画多次赴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展出并被收藏。出版有《陈天铀画选》《西北心像——陈天铀山水集》等画册数本。

猜你喜欢

草滩甘肃学校
神秘的干草滩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