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椅子:坐的历史

2015-07-18李原昭

读者欣赏 2015年7期
关键词:官帽椅子

文李原昭

文化纪事

椅子:坐的历史

文李原昭

椅中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知道是否有情窦初开的少男曾经为这暧昧的“绕床”二字春心荡漾,事实上,此“床”非彼“床”,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马扎。这样一来,青梅竹马的清纯美好也就顺理成章了。类似的误会还有很多,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大诗人所在的唐朝房子没有今天这样敞亮通透的窗户,他站在床前也只能看到窗户纸上一团朦胧,所以这里的“床”也是马扎。杜甫的“几回沾夜露,乘月坐胡床”说得非常明白,就是因为坐在胡床上赏月而让露水沾湿衣裳。这个胡床,就是今天椅子的前身。那么胡床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椅子的呢?

这最早要追溯到东汉。汉灵帝刘宏可谓那个时代的“潮人”,凡是和“胡”沾边的东西他都喜欢,比如胡服、胡饭、胡舞、胡坐(指坐姿)等,其中就有胡床。然而,对于自古以来就习惯了席地而坐的中原人民来说,这只能是个别帝王的行为艺术。魏晋时期,情况发生变化,胡床开始大范围流行,成为达官贵人家里较为贵重的家具,专供男主人或贵客使用。太尉庾亮在武昌的时候,一个气佳景清的秋夜,其助手殷浩、王胡之等人登上南楼吟诗作赋。兴到浓时,忽然楼板大震,原来是庾太尉领着10来个人也上楼来赏景,助手们正要避让,却被庾亮给叫住了,然后庾太尉坐在胡床上和大家一块吟咏取乐,谁吟得好,庾太尉便赏坐胡床,大家尽欢方散。放到几千年后,若谁在众人中独坐马扎绝对属于惩罚,而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土豪行为。

此作以人物画为题材,抒发了画家的生活遭遇和感受。全图用水墨白描手法画梧桐一株,桐荫如盖,桐荫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他所坐的正是一把方便舒适的交椅。

进入隋朝,隋炀帝杨广虽有鲜卑血统,却特别忌讳“胡”字,凡是带有“胡”字的名称都被他改掉了,如把胡瓜改成了黄瓜,胡豆改成了蚕豆,胡桃改成了核桃等,胡床也因为腿部交叉改成了“交床”。交床轻便,易于携带,是显贵们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品,但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不能倚靠,坐久了会比较累。相传唐明皇特别喜欢游玩,游累了就想坐下靠靠,于是扈从们就想了一个点子,给交床装上了靠背,这样就比原来的交床舒服多了,于是,装上靠背的交床还有一个比较文艺的名字——“逍遥坐”。也是从唐朝开始,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坐具开始“长高”,出现了“椅子”的称呼。不过,此时虽然坐具的高度变了,但人们千余载形成的席地而坐的习惯一下子还改不过来,所以无论是在唐卢楞伽《六尊者像》还是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主角都是盘腿坐在椅子上的,垂足而坐的姿势到宋代才出现。

宋代市民社会高度成熟,高足家具开始普及,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从市井小店到仕宦人家,一应全是高型桌椅,加上宋人更注重享受生活,相对精致且舒适的椅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功能也较前代丰富。我们从诗人留下来的句子中也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唐朝的刘禹锡“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李颀“露顶踞胡床,长叫三五声”,无论“对”还是“踞”,仿佛能感觉到两人都是挺直腰杆。而到了宋代,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范成大“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一“倚”一“憩”,慵懒之态跃然纸上。明代则是椅子发展的巅峰期,从榫卯连接到造型尺度,都更加讲求科学性。如椅子的后背板与人体脊背自然曲线相仿,且和座面保持105度的倾角;座面用藤心制成,当人坐上去时形成5度左右的倾角,最适宜休息。其他如座宽、座深、扶手等都严格依照人体比例设计,都是了不起的创造。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我们的祖先终于告别了坐席而创造出蔚为大观的椅子家族,在这个家族里,各种椅子有品级与功能的不同,都是中华家具文化中的瑰宝。

最“高大上”的椅子非宝座莫属,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坐。在宝座上,皇帝主要进行登基、处理朝政等活动,宝座象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它也是世间最不舒服的椅子,这从其尺寸上就可以看出。目前最大的一张宝座保存在颐和园,长2.95米,高1.85米,进深1.4米,躺个人上去都没有问题,但皇帝只能三不靠地正襟危坐,还要长时间地听汇报,解决问题,滋味肯定不好受。

其次,最让人有权力欲的当属交椅,而且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坐上“第一把交椅”。这个交椅就是从胡床演变而来的,唐明皇给它加了椅背,增强了舒适度,不少历史人物也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与内涵。曹操和马超打仗的时候,曹军撤退到河边,先头部队正在渡河,曹操坐在胡床上指挥,不料马超的部队突然杀到,吓得曹阿瞒一下没站起来,最后还是被随从们拉着塞进船里才捡回一条命。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也是坐在交椅里指挥,忽然,站在朱元璋身后的刘伯温脸色大变,嘴里嘟囔着什么拉起朱元璋将其塞进了船舱,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一发炮弹已经将交椅炸得粉碎。因此,交椅也被称作“行椅”,在行军打仗中给主帅休息用。皇帝外出打猎也时常带着交椅,在打猎空隙做歇脚之用,因此交椅也被称为“猎椅”。而在《水浒传》里,排座次、开山寨大会,各头领也都是坐着交椅。久而久之,多项功能叠加,交椅就成了权力的象征。在形制上,交椅基本上就是放大的加了靠背的马扎,但也分三六九等,最高形制的是圆背,其次是直背,有点像躺椅,两侧有扶手,还有不加扶手的交椅,等级相对较低。

太师椅当属交椅的一个变种,其产生颇有故事性。据记载,南宋宰相秦桧有次坐在圆背交椅中累了,把头向后仰,想靠着休息一下,结果不小心头巾掉了。擅长拍马屁的官员吴渊看到后急忙把头巾捡起来给秦桧戴上,随后便找人在椅背后装了一块荷叶形的托首,这样秦相就再也不担心头巾会掉了。因为秦桧有个太师的虚衔,于是这种椅子就被称为太师椅。清代以后,人们已经忘记了其最初起源,而是把贵重的、能够显示身份的椅子统称为太师椅,因其靠背、椅面和扶手相互垂直,也被称为“清式扶手椅”。

圈椅也是由交椅演变而来,其得名是因靠背状如圆圈,宋人称之为“栲栳样”。椅圈从搭脑部位伸向两侧,又向前顺势而下,尽端形成扶手。就座时,两手、两肘、两臂都能得到支撑,加上“s”形或“c”形的背板,坐着非常舒适,是古今中外设计师公认的设计感第一的椅子。它与交椅的区别是,交椅采用交叉腿,而它四条腿则是立柱样式。因为圈椅太舒适了,于是明代时人们在陈设和使用时将其提升到超过交椅的地位,直呼其为“太师椅”。此外,明代还有一种半圈椅,只有靠背而没有扶手,造型甚为雅致。

官帽椅是最为舒展的一种,分为“四出头”和南官帽椅,定型于宋代。“四出头”是仿宋代官吏两根长长的帽翅而设计,搭脑、扶手两处都伸出一个头,而南官帽椅则是两处都不出头。也有特殊一点的,就是搭脑或扶手一处出头,称为“两出头”。官帽椅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不论在厅堂还是在花园、户外,官帽椅以其舒适和美观受到众人的青睐。

玫瑰椅实际上是南官帽椅的一种,最初时椅背、扶手高度在同一平面上,明代时确立了两者的落差,它是所有椅子中最矮的。在形制上,玫瑰椅背靠窗台,平设数椅不至高出窗台,配合桌案陈设时又不高过桌面,因此,这款并不十分实用的椅子深受人们喜爱。不过,玫瑰椅的称谓在北京匠师们的口语中流传较广,南方无此名,而称其为“文椅”。

靠背椅则是只有后背而无扶手的椅子,分为一统碑式和灯挂式两种。一统碑式的椅背、搭脑与南官帽椅的形式完全一样;灯挂式椅的靠背与“四出头”式一样,因其两端长出柱头,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杆,因此被称为“灯挂椅”。一般情况下,靠背椅的椅形较官帽椅略小,轻巧灵活,使用方便。当然,在正式场合如宴会中,靠背椅居于次要地位,是给主人以及重要客人以外的陪客使用的。

禅椅,顾名思义,可以打坐参禅,这在《六尊者像》及《韩熙载夜宴图》中均有表现。它的扶手很短,但是座面前部伸出很长一块,只有盘腿坐上去背部才能靠在椅背上。

鹿角椅则是清朝时皇家专用的椅子,每年皇帝外出打猎归来,便将猎获的鹿角用于制作椅子,以表明国家强盛、政府统治的疆域广袤,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有清一代,除了雍正,从皇太极到嘉庆都曾经制作过这样的椅子,后来由于八国联军洗劫,现在故宫中仅剩4把鹿角椅。

除此之外,在古人的记载中还有养和、斜欹等较为怪异的椅子,大概和今天的躺椅有点类似,可以调节角度,偃仰适宜,属于纯家居用品。

品类繁多的椅子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彻底改变了祖先的发展轨迹,从而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椅子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古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先秦时,人们席地而坐,占据的空间大,所以聚餐时每人一张小桌,或者每人一块小席,大家各吃各的;随着椅子的广泛使用,个人占据的空间小了,挤在一张桌上吃饭就成为可能,于是我们就由分餐制进入了共餐制。

椅子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器用习惯。先秦时,人们聚餐时将食物摆在席子上,容器太低就难以够着,于是那时的饮食器具大都有腿有脚;而使用椅子之后,桌子变高了,容器再“长腿”就看不见里面的菜了,于是平底的餐盘便出现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椅子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居家格局。先秦时,人们坐席、聚餐占据的空间都较大,需要在居所中留出较大的空间供使用;而随着椅子的使用,占据的空间变小,不需要预留太大空间,于是塞满家具的中国式居家格局便出现了。

椅子的出现也从形式上改变了人们的关系。先秦时,大家都跪着,所以在朝堂之上,君臣之间看上去较为平等;但是椅子出现之后,君主高坐,大臣跪拜,两者之间的不平等系数在形式上拉大了,压迫感增强了,君主的威仪也得到了加强。

椅子的出现强化了人们的等级意识。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椅子给人造成的不同观感,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强化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使等级意识不断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人们去追求看上去更加体面的椅子,追求更加令人敬畏的地址。

椅子发展的历史,也是我们的家具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居处位置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生活习惯全面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具品种不断丰富,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珍贵木材造成了无止境的需求;人际关系也因椅子而变得等级森严,但在家庭内部却因围桌而食,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正如椅子本身一样,最舒服的椅子并不一定最尊贵,而最尊贵的椅子却十有八九是不舒服的。

猜你喜欢

官帽椅子
两把椅子
洛阳:校长摘“官帽”
不想当椅子
看图猜成语
看不见的椅子
有些官员
创意
校长摘“官帽”队伍专业化
学溜冰
请给高校摘下“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