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015-07-18王静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平分解题思维

王静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萃文中学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王静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萃文中学

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我们清晰地从标准中看到,教师被赋予了一个任重道远的责任,培养初中学生初步的数学创新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个新标准,不仅需要教师要树立和加强创新的教育知识观、价值观、实践观和师生观,而且需要学生的自主、积极和配合。因为在实现这个新标准的过程中,教师是实践主体,而学生是参与主体,只有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能开展创新性的课堂教育,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和自由,他们才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敢于探索一切,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在创造才能,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以下几点:

1.师自身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真正的教育来源于创新,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改变传统的呆板的教育思路、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我们需要从传统陈旧的数学学科中找到一些新的数学思路、思想和方式。其实这一过程并不难,数学本来就是一科内容非常丰富学科,里面的定理和公式等等,都可以通过分析、概括、推论和类比得到,能让学生掌握判断、类比和综合等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一些实验,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中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定理证明和定理发现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些解题思路和解题探索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开始学会思考,然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综合、探索和联想,更是将创新思维联系起实际生活,对于学生的能力素质有提高作用。比如:在学习“垂径定理”时,给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这一定理,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创新性的问答形式,提问学生这一定理一共涉及了多少个问题,经过思考,学生们会回答这一定理涉及了五个问题:(1)过圆心;(2)垂直于弦;(3)平分弦;(4)平分弦所对的劣弧;(5)平分弦所对的优弧。然后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和发现,就会得到由1和2推出3、4和5,由此再提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这一定理,学生们就会进行对比和类比,有一些学生得到,由1和4可以推出2、4和5,也有一些学生得到,由1和5,能推出2、3和4;更有一些学生由2和3推出1、4和5,不同的组合,能推出不同的结论,最终学生自主地发现了:这五个问题中只要已知其中任何两个就可以推出其他三个结论。

2.新的班级环境

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像我们会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教学内容,并且在班级安排座位时,注意学生间能力的强弱结合,将四人一组组成讨论小组,共同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展示讲解。特别是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时,讨论小组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因为当学生在与互相熟悉的同学讨论时,他们因为彼此熟悉,所以会放松,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创新思维就会慢慢地深入学生心中。但是,我们也要提防着,任何的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让他们在学习数学地过程中,不仅能得到价值体现,而且也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懂得生活,得到发展。

3.重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环境因素、道德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品质等,而在狭义上则概括为对事物地动机、性格、意志、情感、兴趣五种基本因素。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十分重要,特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它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和未来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1.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法国的蒙田说过:“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因此,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借助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引起他们的间接兴趣,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设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德国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需要教师巧妙地创设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境和一些特殊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稀奇的问题去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深思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当一个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能完整地指导他们去思考和分析,这个教师的课堂创新教学就获得了成功。

3.3.视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情感

教师不仅要关心爱护学生生理和心理,而且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学间提倡团结互助,互相帮助,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认识新朋友,使学生拥有健康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而丰富情感学生在学习和认知过程里,更能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4.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过程。因为当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后,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就会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克服对数学的畏难情绪,逐渐地就会对数学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也可以是很快乐地事情,数学其实并不难,摊开心扉去认真学习数学,你会发现快乐也能从数学中来。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创造性思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育中尤其是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灌输学生创新观念,从而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面和多立场思考数学问题,树立创新观,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沈秀梅.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华章.2011(07)

[2]张骥.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0 (16)

[3]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平分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平分比萨
平分气球
用“同样多”解题
买面包中的学问与平分鱼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