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探究

2015-07-17缪海燕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农村

缪海燕

摘 要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这给农村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新形势下,能否充分发挥好其领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定位,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党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村民自治落到实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逐步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定位。

关键词 农村;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3

1 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基层党组织建设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1.1 部分农村党员未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方面,由于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滞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和受教育人口,尤其是高素质的年轻党员纷纷涌入城市寻求发展,不仅客观上导致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下降,也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知识型人才的储备。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党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农业的发展以市场为风向标。这就要求农民懂得市场经济规律,把握市场需求。同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帮助农民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了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课题。但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1.1.2 基层党组织设置与多元化市场相脱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人口流动持续增大,农村人口流动性特点显现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方式的弊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民开始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了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跨地域、跨行业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化转移,农村党员的行业流动性也日渐频繁,特别是农村新经济组织的出现,使得农村原有的党组织按照行政体制和级别进行设置划分的方式已经很难将农村党员凝聚起来,按行业、跨地区建立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划分党小组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1.1.3 党组织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

在全面深化的改革的新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对先进理念和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部分农村党组织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一直沿用旧方法,忽视了农村党员的多层次、实际性的需求,导致农村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法未能适应民治政治的发展进程

当前,我国农村行政管理机构主要由党支部(或党委)和村委会两部分构成。其中,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村民自治的管理方式对党组织过去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一些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未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工作中依旧采用原有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既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又干扰了村委会的工作,损害了农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实现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民主化既是我国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基层民主的伟大实践。但在多年的实践当中发现,一些地区仍存以党代政的现象,阻碍了这些地区的民主政治的进程。在领导方式上习惯于行政命令,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在民主选举方面,村党支部的干预村委会选举,使村民选举成为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一些村党组织干预村委会具体事务,未能真正尽到监督和管理的职责。现实情况表明,这些村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能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仅没有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而且影响了村委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干扰了村委会的正常工作。因此,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革原有工作方法方式已成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

1.3 党员队伍中消极现象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农村党员队伍不仅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还是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必须造就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但我们应该清醒地到看到,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仍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一些党员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昏头脑,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观念淡薄。缺乏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少数党员对党员的先进性认识不足,缺乏奉献精神,不愿意履行党员义务。部分党员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公肥私,与民争利,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党员干部受腐朽思想的侵蚀,忘记了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这类党员干部的行为被农民群众称为“五个淡薄,五个增多”,即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多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淡薄了理论的学习,增多了空谈和牢骚;淡薄了组织观念,增多了自由主义;淡薄了严于律己观念,增多了混日子的观念;淡薄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多了无原则行为[1]。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 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2.1 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

2.1.1 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

村级党组织是村级组织的核心,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强弱直接影响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和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能否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对此,一是要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把那些熟悉农村工作,思想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二是要选用好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坚持党性原则、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团结进取、乐于奉献,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驾驭全局的优秀党员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要通过任期目标管理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意识,对经过实践检验能够真正带领群众致富,胜任工作的村党组织书记要保持相对稳定。对长期不能改变面貌,难以胜任党组织书记的要及时调离[3]。三是在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同时,增强班子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加强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提高整个班子的战斗力。

2.1.2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村民,为村民服务,人民群众往往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评价党风、政风。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自身做起,带头廉洁自律,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和县委八项规定,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加强制度创新,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现象。并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政绩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4];三是加大查案执纪的力度,保持党的纯洁性;四是加强农民对农村党员的监督力度,健全农村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尊重农民的意见,实行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在群众的监督下工作,坚决杜绝以权谋私,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1.3 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先进性要靠农村党员去实现。但少数农村党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没有跟上时代,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成了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并将先进性教育要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将教育与实际生产生活活动相结合。通过建立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党员管理的不断完善,确保农村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

2.2 以保证村民自治为关键点

2.2.1 加强党的领导是保证村民自治的前提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的自治。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的前提与根本保障。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障村民自治的顺利实施,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2.2.2 坚持群众路线下的村民自治

党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的本质要求。倾听群众的声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既是党员干部的任务和使命,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村民自治中具体体现。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充分反应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村民自治的有效实施[5];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下的村民自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村民自治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3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落脚点

2.3.1 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出发点

当前,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现阶段,虽然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是农民增收仍然缓慢,原因就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引导和带领农民群众面向市场调结构,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农村党员干部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要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和土壤情况为导向,注重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服务体系,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3.2 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工作时,务必要注重引导农民学习科学知识,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的知识储备要充分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重点组织农民学习实用技术;可以通过镇、村里文化站、文化室、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组织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尤其是现代农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通过定期开办科技讲座,向农民群众传授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和信息,邀请农业专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逐步将农民培养成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现代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委专题调研小组.武汉市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调查报告[J].学习与实践,199(51):23.

[2]郭献功.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2011(3).

[3] 林扬春.对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台红,吴梅芳.提高农村党员动态管理科学化水平[J].滁州学院学报,2010(3).

[5]唐明彦.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