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种植的探讨
2015-07-17孙会东
孙会东
摘 要 目前,虽然农业机械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玉米种植还依赖大量的人力,发展缓慢,机械化程度不高。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解放劳动力,从机械化种植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分析,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收获,然后提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几点建议,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 玉米;机械化种植
中图分类号:S233.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超过了0.33亿hm2。但目前,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还不高,因而有必要对玉米机械化种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机械化整地
机械化整地,是指在玉米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种以及秸秆还田的机械化过程。整体的整个作业流程包括:第一,对秸秆的处理,即利用机械设备把根系仍然插在泥土中的秸秆翻出来,使之裸露在泥土之外,失去生长能力,从而化为养分滋养泥土;第二,机械深耕,即利用机械设备翻种土地,对泥土进行疏松,有利于后期的播种;第三,机械平整,即在翻种过后,将泥土适当的铺平,便于平整种植。机械整地的主要目的是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2 玉米机械化播种
玉米的生长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在其播种时,必须把握好播种的深度以及玉米的行距,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做好前提。机械化播种的过程通常要考虑3个方面:田间准备、种子准备和确定种植位置。
2.1 田间准备
田间准备除了之前所说的机械化整地之外,还需要人工进行更加细致化的处理。首先,田间的土地要平整,没有明显的泥块凸起;其次,田间不能有杂草,防止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被杂草缠绕而影响播种进度;最后,田间要有足够的位置便于播种机移动,及时清理障碍物,避免危险[1]。
2.2 种子准备
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的存活率以及玉米的结果质量,在选取种植种子时,要确保颗粒饱满,且没有破损的。在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提前对种子进行检疫消毒,避免出现玉米因虫害而不能发芽的情况。在大面积的玉米种植过程中,种子的选取还需做好前期发芽试验,如若发芽率过低则需更换种子,如若发芽率合格,则可以进行播种。
2.3 确定种植位置
一般来说,播种机都有预设的播种距离,包括行距和间距,但为了保证玉米种子间的距离,还需对起步种植点和加种种植点进行确认,确保种植工作的可靠性和玉米横向纵向的距离均匀一致。
2.4 播种方法
玉米播种的方式与其他庄稼的种植方式类似,通常有梭型播种、向心和离心播种以及套播法3种,以下就这3种播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4.1 梭型播法
梭型播种的方式比较普遍,也便于播种机播种,其主要方式就是播种机从地块的一侧进入,播种到地块。另一侧在尽头时利用犁型转弯进入下一趟播种,就这样一趟一趟的按顺序播种,直至整块地播种完。梭型播种的有点主要是可以简化播种前的步骤,无需进行播种区域的划分,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播种所需路程较长,浪费太多时间,而且低头要求留有足够的空间,浪费了播种地。
2.4.2 向心和离心播法
向心播种法和离心播种法是一个原理,向心播种法是指播种机由地块的一侧进去,围绕地块外围开始播种,一层一层的向内转移,直至播种到地块中心为止。而离心播种法正好与向心播种法的顺序相反,播种机直接进入地块中心,由中心向外围播种。两种播种法的优缺点也是类似的,优点都是播种的路线简单,只需安装引导器就可按线路播种,缺点就是播种前期需要对地块进行严格的区域划分,防止出现漏播和重播的现象,而且对与播种机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
2.4.3 套播法
套播法的要求较为严格和细致,对于地块的划分,必须划分成对应的分数,例如两区套播法就需要把地块划分成双数,两个区域间的宽度也需按规定进行。同时,考虑到播种机的工作幅度,工作过程较为复杂,前期准备也较为繁琐,但其效率较高。
3 玉米机械化收获
玉米机械化收获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玉米收获过程;二是玉米收获后秸秆的还田过程。
3.1 玉米联合收获机
我国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大多采用的是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这种收获机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和拖拉机配套使用,大大节省了玉米收获过程的机械设备成本,而且操作过程更加熟悉,有利于提高收获效率。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品种现有的一共有3种,分别是悬挂式一行收获机、悬挂式两行收获机和悬挂式三行收获机,其在与拖拉机进行组合时又可以分为正置式和侧置式。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正置式的两行和三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优点多,效率高,被广泛应用,而其他的则使用率低。在玉米收获过程中也是有严格的作业要求的,正常情况下需要满足两点:第一,落穗率、破籽率和损失率要小于3%;第二,留茬高度要求在10 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要求在10 cm以下,漏切率则要求在3%以下[2]。
3.2 玉米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是生态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两种。直接还田是指通过人工将玉米穗摘下来以后,利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并均匀的撒在田里,待下次翻种时进入土壤化为养分;过腹还田顾名思义就是将秸秆喂养家畜后,将家畜的排泄物撒到田里,滋养土地。
4 对促进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几点建议
4.1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
玉米机械化种植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玉米的收获量以及收获质量,所以对于收获机械的要求也是十分高的。为了促进玉米收获,需大力研发高效高质量的收获机械,一是要求机械的运作成本降低,二是要求机械的实用功能增加,三是要求机械收获的破损率和落穗率降低。这一研发过程有赖于国家政府部门的资金补助以及农业机械生产商的大力支持。
4.2 选育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 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
在我国,玉米的品种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哪些玉米适宜大批量种植有赖于专业的育种家进行研究,需充分考虑玉米品种的抗倒性和脱水性等问题。同时,玉米种植不只是大型农场主需要做的事情,还需要大面积推广,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从种植量上提高玉米产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机械化种植的过程需按环节进行,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玉米收获以及后期的秸秆还田工作等。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机械化的合理规划。同时,出于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玉米播种时种子的选取也十分重要,以后促进玉米收获的方式也需多加考虑。
参考文献
[1]张书溢.关于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4(3):16,256.
[2]于德清.玉米种植机械化生产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1(7):17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