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化学新课程“情境、探究、创新”激励探究型教学模式
2015-07-17曾娟
曾娟
【内容摘要】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想要更好的构建“情境、探究、创新”的激励探究型教学模式,这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们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更深入的展开对于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让大家在过程中领会到更多好的学习方法。此外,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这在很多实际问题的解答上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这也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高中化学 情境 探究 创新 激励探究型 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展开探究式学习,并且要善于展开对于学生的激励教育。教师可以透过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更好的展开,这也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进而让学生有更多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并且让知识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透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为知识教学带来辅助。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这也能够保障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过往的知识讲授为主导的课堂逐渐过渡为学生自主展开的知识获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很多问题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大家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慢慢变得深入。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构建。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善于结合知识教学来很好的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钠与水反应”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钠和水反应(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事先滴入了酚酞)的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为什么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响;溶液为什么会变红;为什么用手触摸烧杯时会感到发热等等。这几个问题非常全面的描述了反应过程的各种现象,对于反应中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也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与总结。学生们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对于这个反应后的知识点会有很好的掌握与吸收。这便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知识获取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与构建。
二、注重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同样应当深化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将会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的分析能力,这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课堂上教师应当深化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问题出现后不要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问题分析的方法,然后来自己获取答案。这便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直观体现,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大家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知识教学的效率也会更高。
在进行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积极探究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更深入的展开对于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让大家在过程中领会到更多好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都会是很大帮助。
三、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创新
高效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要深化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这将会让学生们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学生的思维如果一直处于某种局限中,大家的思路就会很有限,在碰到具体问题时也很难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学生如果具备很好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在问题处理上思路就会更为开阔。这会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来理解与分析问题,并且帮助学生看到问题的实质。这才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直观体现,这也是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是理论性很强的一节课,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纯理论知识时的厌学现象,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我用以下的故事来引入本节课:格林太太假牙的故事。格林太太有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但其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有名的医院动用了所有堪称世界一流的仪器,尽管一些国际上知名的专家教授绞尽脑汁,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而且日趋严重。她的病真的就没法治了吗?学生们对于这个故事都充满了好奇,大家都觉得这其中肯定蕴含了一些化学知识,但是学生就是一时找不到答案。在学完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我有意识的又回答这个问题上,并且让学生想一想问题的答案。不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非常灵活的应用了课堂上讲到的原电池原理,在发散思维的引导下慢慢找到了正确的思路。这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在很多问题的解答上可以有的优越性,这也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柳世明. 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过程教学的关键[J]. 化学教育,2005(01).
[2] 郑长龙. 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及其创设策略研究[J]. 化学教育,2004(12).
[3] 王顺.“情境参与式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纵横,2004(0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