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
2015-07-17依孝海
依孝海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 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 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让小学生去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3-01
一、培养兴趣是前提
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利用和掌握这门科学,将是每一位教师探求追寻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培养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培养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阅读的能力。
第一,要帮学生选好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需要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经过引导,学生逐渐提高了阅读兴趣。
第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我认为以下活动对培养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1.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
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通过举行比赛,在班里掀起读书的热潮,引发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3.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还提高了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每学期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保障。
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习惯是关键
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
1.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
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语文教师要经常强调阅读的卫生习惯: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提醒学生千万不要躺在床上读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必要时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来强化这一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3.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学生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这一习惯的培养最好由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从一年级就开始做起,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有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可以家长念,学生听,逐渐形成家庭的生活惯例,从而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一到时间,开始阅读。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在学校,教师每天留出一刻钟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读报,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儿童的自觉行为,哪一天不读书,不读报,就寝食难安。
4.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教师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小学生进行定期指导。
5.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6.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手头有本工具书该会是多么惬意啊!因此,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能够而且有时需要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语文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上课时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小学生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