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17蒋闽生
蒋闽生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43-02
实施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与建瓯市第一小学,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的实施意见》(闽教基〔2011〕12号)和《建瓯市关于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瓯教〔2012〕88号)的精神,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的差距为目标,以提升教师素质、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做到“六个一体化”——办学理念一体化、班子建设一体化、师资管理一体化、课程安排一体化、常规管理一体化、资源利用一体化。使片区内学校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推动,共同走出了“规范——特色——品牌”之路,推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下面,我就“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突破区域的限制,以宽广的胸襟打开局面
根据《建瓯市关于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的安排,第一小学捆绑芝山小学为一个片区。两所学校行政区域分属市直属学校和芝山街道中心小学,按照“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小片区管理”模式,需要打破师资、制度、经验等方面的壁垒,才能实现融合进而实现引领、带动。在这方面,两校的行政班子以宽广的胸襟和务实的作风,加强管理团队交流、探讨与合作,统一“小片区管理”的思想,建立共识和体制。
一是领导机构涵盖面广。两校成立了“小片区管理”领导小组,由一小校长任组长,参与学校的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制度建设组、教学联络组、教研联络组、德育联络组、后勤联络组等,分别由参与校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室主任、德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等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的实施,确保指导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是方案制定针对性强。参与学校组织开展“捆绑学校”的调研摸底,提出八个统一:即统一制度管理、统一作息时间、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研教改、统一质量监控、统一督查评估、统一绩效考评、统一信息管理,以此制定“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
三是活动安排科学合理。为保证持续性和计划性,及时总结交流,学年初两校共同制订《“小片区管理”活动月安排表》,确保教师培训每学期1次、会议研究每季度1次、学科联研每月1次。
四是资金筹措提供保障。加强“小片区管理”经费投入,学校年度做出经费预算,设置专项经费,为“小片区管理”相关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二、突破资源的限制,以充分的共享实现带动
“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是“小片区管理”基本模式,其中,资源共享是关键。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因此,两校资源共享主要形式为联动教研。
一是师资培训共享资源。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芝山小学与第一小学一起开展了“课改通识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和其他小型多样的培训活动。此外,学校还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学科教研沙龙活动,形成“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教研模式,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名师联研共享资源。学校优化教师互派合理流动模式,在遵循年限的基础上,注重选派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定期到交流的学校任教。試行校本课程教师跨校兼课交流与中期互派交流相结合。两校教师开展名教师课例展示交流活动、课改教学能手学科竞赛活动和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开拓老师们的思维,深化教研意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是新师联研共享资源。学校抽调新教师、青年教师委托优质校培训。选派新教师、青年教师参加“小片区协作校”教学联研活动,开展青年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做到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探讨,强化新教师的反思能力。
四是校本联研共享资源。建立片区校教育科研的平台和机制,认真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落实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涉及课程的教材教案、资料、教具、课件共同使用,实行课程资源两校共享、校际互补。同时,两校统一教研时间,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同年段同学科老师带着研讨主题和教学难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
三、突破自身的限制,以高度的自觉实现造血
按照《芝山中心小学“小片区管理”实施方案》,在遵循“相互尊重、协商一致、优势互补、分担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芝小作为被带动校,一不能等,二不能靠,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打造教研共同体强化自身反思能力,活学活用,探索自己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发扬长处和弥补短处。充分认识学校间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学生家庭环境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学校内部发展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不应复制。只有在互相借鉴经验、互相学习交流、互相开发利用、共同活动探究、聚合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更加切合本校实际的学校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是增强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芝山小学是街道所辖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两校联动教研,开展一次活动不容易,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研讨准备,例如,要先熟悉教材、做好记录和发言准备等,不能被动参与教研,不能只听不说。要增强竞争意识,制定学习目标,做到既学习又竞争。
三是加强反思能力和前进动力。每次两校联动教研活动后都要及时做好反思,执教者反思课堂教学,听课者反思教研发言。学校对每次活动进行梳理总结、整理提升。教师争取时间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不断缩短与名师的距离。
四、突破思想的限制,以全面的反思持续远行
在构建“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的实践中,我们在教育教学、校园文化、三风建设、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德育工作、安全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交流机制,共同提高了两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面对成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谦虚、务实的心态不断学习、反思,在反思中克服自满,争取在新的起点实现更快的发展,在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更扎实的进步。
一是加强学生体艺技能的交流。目前,两校师资交流联动教研比较扎实,但学生层面较薄弱,可以在两校学生间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发掘各自学校的特色,把特色教育做强做大,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学生中开展知识、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活动,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读书节,互派师生参与,扩大师生交流面,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拓宽眼界。
二是加强德育班主任层面交流。加强德育工作交流研讨,共享德育资源。开展少先队队干部交流周活动、中队联谊活动、社团俱乐部活动、夏令营活动等,在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中开展“结对”活动,将丰富的德育工作管理经验引进学校,让更多师生受益。
三是实行“一对一”帮扶的机制。充分发挥校内已有的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同伴互助,促进团队专业成长;自我反思,提高教学创新能力;课题带动,加强理论实际结合;片区联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开展片区内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传师德、帮业务、带作风,有计划培养一批青年教师。
“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芝山中心小学和第一小学在“小片区管理”中,就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师生互动、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可以说,“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像一座桥,使一小、芝小两所学校走到一起,在合作中碰撞,在碰撞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深化;“小片区管理”教育模式像一条河,没有现成的道路,我们希望能与一小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共同走出一条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