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卫南防汛网络管理分析与研究

2015-07-17高雁伟

中华建设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流域研究

高雁伟

【摘 要】本文从漳卫南局防汛网络管理实际出发,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阐述我局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现状与趋势,在网络管理需求分析、管理模式、功能设计、安全应用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局防汛网络管理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流域;防汛网络管理;研究

Zhangweinan Flood Control Network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Research

Gao Yan-wei

(Handan Bureau from Zhangweinan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From Zhangweinan flood control network management bureau reality of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and trends in my offic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network management needs analysis, management, functional design, security,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recommendations SIPO flood control network management.

【Key words】Research;Basin;Flood control and network management

在以开放、互联为特征的现代计算机网络中,通过一整套完备的管理手段,确保网络内部各个节点、子网之间进行正常的交互操作,保证网络内部各种平台正常运行,使得网络内部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使用,从而确保整个网络有序、高效地运行。

1. 网络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规模的迅速膨胀,网络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网络管理的要求日益引起重视。

1.2 网络管理软件的开发要以网络管理协议为标准。目前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有两种:基于OSI模型的CMIP(Common ManagementInformation Protocol,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和基于TCP/IP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由于TCP/IP目前被普遍采用,目前网络管理系统大都采用SNMP协议。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管理模式包含网络管理工作站和网络管理单元。网络管理工作站对网络管理单元实施监控管理,而网络管理单元则执行网络管理工作站指定的工作。SNMP协议用于网络管理工作站和网络管理单元之间的通信。

1.3 目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有以下发展趋势:

(1)网络管理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对象的组成越来越复杂。

(2)管理系统越来越开放,运行平台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3)网络管理技术朝着层次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得管理系统能够管理更大、更开放、更复杂的网络。

(4)网络管理界面WEB化,操作简单方便。

(5)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从单一的网络管理向系统管理的方向发展。

2. 网络管理的需求分析

2.1 目前规划建设的漳卫南局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面广,层次复杂;操作平台种类较多,技术管理人员较少,仅仅局机关具备一些,并且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高水平的人员更是严重匮乏;应用范围广,需求差别较大,除了提供实时水情信息、工情信息、灾情信息、气象卫星云图信息和水文数据库查询信息等各类防汛数据外,还要提供大量的办公信息、基于Internet技术的各种查询和浏览数据、系统服务数据、系统管理数据等;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基于上述诸多因素,需要在网络系统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和系统管理机制,确保整个网络系统能够安全、正常、高效地运行。

2.2 因此,对网络管理有如下需求:

2.2.1 系统管理需求。

(1)能够进行全网范围内的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策略,资源的统一分配和调度。

(2)能够对整个计算机广域网内部各种平台、数据库、应用等进行有效管理。

(3)网络管理系统能进行高度的自动化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避免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系统崩溃。

(4)网络管理中心能对网内所有节点进行远程配置,并能实时监控各节点的性能状态,一旦出现故障便能自动及时修复。

2.2.2 信息管理需求。

确保具有高优先级的信息优先传输。

采用分布——集中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模式。

能够进行有效的网络性能监控。具有对信道、端口、IP地址、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进行有效管理,还能随时了解当前网络的性能,以便进行有效的调度。

3. 网络管理模式

3.1 网络管理模式目前有三种:集中式管理模式、分散式管理模式和分布——集中式管理模式。

3.2 根据漳卫南局计算机网络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议网络管理采用分布——集中式管理模式,理由如下:

(1)分布——集中式管理模式是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它将计算机网络分成若干个管理域,这些管理域按照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分成不同的等级,低等级管理域要受高等级管理域的监控管理,统一等级的管理域是平等的,彼此没有管理上的隶属关系。

(2)在分布——集中式管理模式中,每一个管理域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对本管理域内的大部分事件进行自行处理,当本管理域内发生了自己不能处理的大事件时,将事件发生情况向上汇报,由上一层网络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送回本管理域,这样在本管理域内部就不需要很高的配置,从而节约了投资,同时减少了管理信息对广域网上数据传输的压力。还可以通过最高等级的管理域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4. 网络管理功能设计

4.1 按照ISO的定义,结合我局规划建设的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方面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包含三个方面的功能:客体管理、状态管理和关系管理。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系统和网络配置的收集、监视和修改;建立名称和资源的映射;设置和修改系统的属性或常用参数;监测系统配置的变更情况;管理配置信息库;表达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直接关系、间接关系、同步关系等;进行日志管理配置。

(2)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包括五个方面的功能:告警管理、事件报告管理、登录控制、测试管理和可信度测试管理。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严重程度的报告;对事件报告的初始化、终止、挂起、恢复、修改、检索等;修改登录规则,提供登录控制机制;进行内部资源、连接、数据完整性、协议完整性等测试。

(3)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性能管理包含四个方面的功能:工作负荷监测、概要管理、软件管理、时间管理。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工作负荷过重报警;报告的扫描、统计、暂存、激活;本地时钟、时间服务等;软件的完整性检查、安装、删除、升级等。

(4)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功能:安全告警报告、安全审计跟踪、访问控制。主要提供以下服务:信息完整性、操作、物理资源、时间等违章告警;告警级别的制定;服务的请求、响应、拒绝、恢复等;访问控制规则指定,访问者身份确认,访问授权。

(5)帐户管理(Account Management)。

账户管理主要提供账户统计、参数调整等功能,提供本管理域内重要的应用服务器上各用户占用系统资源的统计和计算,对各种系统资源使用时间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

(6)人员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

对于一个有访问限制的系统,最终是要提供给一些人使用,而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根据其权限,系统应当提供给他们不同的信息。

4.2 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只能提供给授予权限的人员使用。因此,在进入系统时,应提供身份验证机制,即要求使用者登录验证身份后才能进入。在这里,系统提供对用于身份验证的登录信息的安全保证,使得登录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外泄;系统还提供不登录即拒绝访问的机制,防止系统内容在没有登录的情况下直接跳至获得。详细功能如下:

4.3 人员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人员的增加、减少、修改等功能;人员应当包含以下信息:姓名、部门、职位、密码、E_Mail、联系电话等;

4.4 身份验证,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一种是利用NT的域用户进行,另一种是利用本系统的人员管理库进行验证;系统提供NT的域用户可以与本系统的人员管理库进行同步的功能。

4.5 用户登录信息的安全,若利用NT域用户登录,采用SSL安全机制保证;若使用人员管理库登录要求采用安全频道查看(https://站点),还是使用安全套接字层 (SSL) 安全来保护,与该 Web 站点建立安全的连接。

4.6 利用以上机制,我们的系统可提供安全连接,并持有有效证书。使得登录者提供的信息(例如登录用户姓名和登录密码)经过加密使其他人无法阅读或截取。同时站点提供证书,担保该站点安全性的声明。证书包含有关特定 Web 站点是否可信的信息。这可以确保其他任何 Web 站点都无法冒充原来的站点。

此外,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应对于不同的人员或角色给予不同的信息;系统对信息提供访问权限的控制,来达到对登录者人员的浏览范围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2]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社会经济信息库逻辑设计》.

[3]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方法库总体设计》.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5-22-357

猜你喜欢

流域研究
压油沟小流域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