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创设

2015-07-17刘春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春霞

摘 要: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硬件条件,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离开课堂谈教学,或者离开教学谈课堂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教学要求中,如何才能创设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8-01

在新课程推出的时候,就对小学数学有过明确的指出:“小学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小学数学;不同的人在小学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那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课堂的高效性,这样才能使要授受的知识内容能更好、更有效的传达到学生当中。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认识,为高效课堂提供首要创设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效仿者和崇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实施对象,是国家的未来。但是正在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习主体,他们由于受着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导致他们提出的问题、分析的问题始终有局限性。因此,只有教师发挥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也才能让学生自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教师,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这个大“大工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意义,他既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还操纵着整个教育链条的走向。因而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认识,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从而培养出更多品性兼优的学生。

二、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整合教学方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把兴趣作为教学实施的“垫脚石”,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新型教学方案,进一步带动、引领学生走入教师制定的教学范畴。

1、让自主学习代替被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喜欢直接把知识内容“灌入”给学生,以为这是最直接、最省时间的方法,但是教师们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的真正感受。其实这样的被动“灌入法”不但违背了新课程的“学生是主体”的倡导,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导致放弃学习、厌恶学习的不良后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他们对所学课程产生出内在的兴趣。而自主学习正是符合了儿童好玩、好动、好问和喜欢追根求源,遇到新奇、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新奇、疑难和矛盾等知识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进而促使他们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主动自主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并交给每个小组一个相同大小的3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形的纸板和1平方厘米面积的正方形,让各组探讨和研究怎样通过正方形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且除了通过正方形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不但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主动的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2、让生活化的小学数学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些不能用语言所能代替的知识点。因而把生活带入教学中,这也不失为一个调动起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的好办法。例如:在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过年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你们每人只能例出一类最喜欢的水果,然后做下记录,我们来看下全班的同学都喜欢吃些什么水果。”这毕竟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且水果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把生活、水果和小学数学联系起来,不但可以简单化了小学数学的抽象、不易懂的特性,还能调动起学生们参与到教学的热情。

3、巧妙使用问题来引入教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中,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走入教学范畴的“药引子”。因而合理的设置问题不但可以能推动教学的进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待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后又接着问:有谁能把1米=10分米=100厘米改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问题解决之后再接着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数,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巧妙的设计问题,并想法设法把同学们的思考引到观察小数末尾的“0”上来。教师这样设计问题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距离,还进一步给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降低了教学难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热情。

总之,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想要创设出更理想、更合理的教学方案,那就需要教师们多多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德,从而认识不足,改进不足,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 孔企平 《小学儿童如何学小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3] 刘明远主编《谈新课程结构的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第1版

[4] 钟士彪 《构建“生活课堂”实现教学创新》选自《小学数学教育》2002.12期

[5] 朱玉如《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选自《小学数学教育》2002.第12期

猜你喜欢

高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