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探讨

2015-07-17韦绍良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小学数学

韦绍良

摘 要:毫无疑问,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使用该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86-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主动,养成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社会我们对于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与此同时也符合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个性发展特点,无疑是一种有助于促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措施。小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思路上只能跟着老师走,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所带给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是一项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所以,数学探究式教学该模式的重点在于要创设问题情境,对需要探究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确定。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本质上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课题而精心设置的悬念、冲突、矛盾、迷茫等一系列的心理刺激。这些刺激包含着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如今还不知道对于该问题如何进行解决或者解释。问题情境毫无疑问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情境中的问题既要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又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够使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广大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展开探究的重要性动机。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虑并且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如“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在对新课进行导入时,可以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例子说起,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多媒体显示校园内一梯形花坛,已知上底长1.4米,下底长2.8米,高1.2米,求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时让学生进行计算,绝大多数的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伴随着认知冲突的产生,学生的大脑开始兴奋:亲爱的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对于学生来说,在接受系统性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兴趣尤其显得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从而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譬如说,在对分数这一章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拿出两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两个苹果分给4名同学呢,每位同学能够分得几个苹果呢?学生会说每人分得半个苹果,那么这半个苹果用数字又该做如何表达呢,教师所提出的一系列提问会带给学生一系列的疑问,而正是这种疑问恰恰激发了他们更想要搞清楚实施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随之可以将课堂引入分数这一章的主题,使得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对问题展开一系列地探讨,所达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三、创造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乐趣

很多学生在对数学展开学习时,习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解题方法,这样难以达到一个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应尽量创设让学生去探究的情景,创造让学生去探究的机会。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需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好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譬如说,为了使得广大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可以要求广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分组探究,比方说收集一周内的零花钱情况、收集学生的体重情况、收集每周各科目的节数等等;同时要求他们利用所得数据制成统计表,并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每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开展组间讨论以及交流工作。

四、重视探究过程并构建多元化的探究性评价体系

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通常情况下只重视探究过程的体验,却对于总结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地重视,最终造成探究性学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事实上,探究性评价体系在探究性学习中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应该围绕如下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第一,互评方式为主,教师总评为辅。学生互评是建立在学生对课题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其他同学成果所展开的一系列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以及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性,评价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所以,教师对学生所展开的评价应是综合性的,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予以纠正并做好一系列的改善工作,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以及真实性。

第二,采用记录评价的手段。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知识性的理论考核已经不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出学生的素养能力,所以应引入动态评价的重要手段,即采用动态性的评价指标,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其中的主要评价内容之一,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更加科学的评价指标。

探究性教学其实质上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尽快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发现、领会新的知识寻找、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许兆兵.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7)

[2] 余云翠.多媒体教学与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 2014(06)

[3] 耿美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8)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小学数学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