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2015-07-17田冰松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田冰松

摘 要: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好的开头就如同一曲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揍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所以,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心智,启动他们的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故事导入;动手实验;创设悬念;游戏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83-01

一、有趣的故事导入

我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一道奇怪的数学题,题目是:1+2+3....+36=?大家看了都目瞪口呆,张三老老实实的拿起铅笔在纸上算着,嘴里还不停地念着:“1+2=3,3+4=7......”1分钟后,张三拿着草稿纸,来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这道题的答案是666。”老师连连夸奖张三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大家都疑惑不解,张三怎么这么快就可以算出答案,而自己却不行,老师给大家讲解到:“孩子们,做什么事都要找窍门,不要死搬硬套,而我们的张三就是找到了这道题的窍门所以才能很快得出得数,你们想啊,如果是1一直加到35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用1+35=36,2+34=36,3+33=36......这样的话一直到17+19=36,那么中间就还有一个18,把18加上,再加一个我们先前没有算进的36,那么答案是不是出来了呢?”大家恍然大悟,都连连夸奖张三聪明!

二、动手实验的导入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行动纲领》中指出:“学生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参与地做,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成功。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动手实验符合这一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玩”。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动手实验的过程又是学生动手实践、互相合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因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小组合作的意识。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上除后出现余数的情况。如:72÷6,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7捆(7个10)平均分6份,每份是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6份,每份是2根(2个1),个位商2。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实验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创设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神奇”、“惊叹”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三个数“123、231、321”,问学生这三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欲望。

四、巧设游戏导入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抽屉原理》时,可以利用扑克牌游戏,老师拿出一副扑克,抽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这52张有黑桃、红心、梅花和方片四种花色,请5位同学从中各任意抽出一张,不要老师看到,学生各自看好后记在心里,并把牌收好。同学们,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在你们的这五张牌里,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并让学生把牌拿出来验证一下,同一花色的站到一起。我猜对了吗?学生回答对了。现在,在这副扑克牌中,如果规定L、Q、K分别为11、12和13,现在我请14位同学上来一起做游戏,14位同学上来后各抽一张扑克牌,不让老师看到。老师说在你们手中的扑克牌中,总是至少有2张牌是同一点,你们相信吗?这一游戏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同时又可以省时而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总之,教学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要注意,无论什么形式的导入都不能偏离这堂课的主题,要以这堂课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反之,却是事倍功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