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一节语文课的德育教育

2015-07-17张绪花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德育教育

张绪花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还可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校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63-01

我第一次看杨丽萍的《月光》,就被她美妙的舞姿所感染、美好的意境所陶醉。月光下的舞者柔美多姿,与静谧的大自然合二为一。《月光》带给观众无尽的美好,与之相比,初中八年级的《观舞记》可谓与之相媲美,文中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飞动的“美”,艳丽的服饰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我们试想一下,这样的文章除了给学生视觉上有一定冲击外,还能对学生成长起到什么作用?

舞蹈艺术的美,不光来自表意丰富的肢体语言,更重要的是它来自生生不息的广袤土地和淳朴、善良的乡里乡亲,那么,课堂教学艺术的美在哪里呢?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学习字词、分析课文外,还要带给我们文字以外的熏陶,能力、思维的培养。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树立学生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陈涉世家》中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语道出了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干一番大事业的道理。我们熟知的玛丽居里夫人之所以为全世界人们所铭记和怀念,绝不仅仅是因为她获得了两次诺贝尔文学奖,就如流沙河在《理想》这首诗中所告诉人们的那样,“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她在《我的信念》一文中,让我们正真懂得一个人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献身科学的伟大人格。这篇课文中,居里夫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因此,我们更有信心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如果过去我们意志薄弱,那么从现在开始要拥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为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每个人的权力。用富有生机就是美来形容朱自清的《春》再恰当不过了。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被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始终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力和梦想,当我们的学生内心深处有了向往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动力时,我们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也就更加有信心。《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活跃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给了学生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愤然向前,努力学习,拼搏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爱国是每个人的感情凝结,它体现在每个人的每件事中,只有热爱我们的国家才谈得上为之拼搏、奉献。初中九年级就有这样一篇课文,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上最后一节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要教育学生,假设有一天战争来袭,国破家亡,如果重整江河,我们必须牢记祖国语言文字,因为她会激发国人的爱国斗志和热情。最后时刻,小弗朗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把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爱国的行动来源于情感的无私和无畏,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这才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

世界万物皆有生命,我们不但要敬畏生命,还要《再塑生命》。生命对于海伦·凯勒来说,是如此的不幸,但她冲破重重阻力,成为一名女作家,这一切都源于她对生命的渴望,自强不息的精神。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生命是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博大。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生命很脆弱、平凡、渺小,但我们有改变它的能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形,更加灿烂。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的主要问题。《旅鼠之谜》一课,带给我们的不光是“谜”,还有心灵深处的思考。旅鼠的那种为了种族的繁衍生息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它们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在赴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真有赴汤蹈火,这是何等高尚的行为?这是什么样的奉献精神?读文,令我们人类为之颔颜,“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在利与弊,生与死,得与失面前,人类有时是很龌龊的。他们在旅鼠高尚的义举下不能不低下高贵的头。还记得《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吗,老斑羚为了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而画出的优美的彩虹,在斑羚的家族中老斑羚的死重于泰山,死得其所。难道我们人类不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点什么?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作为语文教师,只要用心于教学,就会将许多德育的内容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这不仅使语文教学更生动,而且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语文课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可怕的语文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语文课里挣分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