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教学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2015-07-17赵旭辉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物创设多媒体

赵旭辉

摘 要:情境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突破。何谓情?何谓境呢?情即是指情感,境则是指文本之境,境是情的基础,情又在境中被激发出来。正是通过情境创设,架起一座直观到抽象,教材到生活的桥梁,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文本之美,品味到人文的馨香。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情境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81-01

一、有效的创设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创设情境,只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情境。教师在进行新课题或者新内容的讲授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创设新课导入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动机并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将这首词以歌唱的形式放给同学们听,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对这首词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物化

实物化情境教学就是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初中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带有整体性,同一实物,由于背景不同,感知效应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实物化情境教学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它的背景,即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真切感。

例如,在学习《荔枝图序》这篇文章时,不仅仅需要教师准备一个真实的荔枝,最好还能简单地在黑板上画上几笔,画出一颗荔枝树的树形、树叶、果实等,以此为背景,把荔枝粘在相应的位置上。于是,学生的思绪就立即被吸引到了本文中,仿佛亲眼看到了荔枝树,看到了荔枝,一切都有了生命。这样,不仅认识了荔枝,也认识了荔枝树,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

这样的实物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加深记忆,也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这些实物情境教学,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学起知识轻松愉快,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可利用多媒体展现课文情境,在多媒体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例如教学《黄河颂》,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黄河的赞颂,这对于一个没有身临其境到过黄河边、对抗日战争历史还不甚了解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这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实景,介绍历史背景,创设情境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即使没有见到真的黄河,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黄河的魅力,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四、通过问题创造教学情境

对学生来说,问题情境是产生的,而对教师来说,是由教师自身创设的。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问题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事实,从而起到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功能。问答型问题情境是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由教师或者学生直接提出,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现型问题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发现问题、发现知识,通过比较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的过程。研究型问题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以研究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研究型问题情境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类型。具体可做如下设计: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转换问题—探究新问题—归纳新问题—问题小结。

五、表演生情,融入情境

陆游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设生活情境,能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连,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文本情感,并受到真善美的渐染熏陶,但这种体验通常较为主观,不免偏颇,缺乏客观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更好地融入文本情境,教师应选取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的课文,借助角色扮演活动创设表演情境,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融入文本情境,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共语言、共动作,自然生情,真正将知识内化,巩固记忆。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行编排课本剧,分组分别扮演鲁达、李忠、史进、郑屠、金老、金翠莲等人物,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文本内容形象化、立体化,让表演者和观众入情入境,如临其境,真正让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深刻体会了文中人物的心态起伏和情感变化,对文本的主题、认识就更为深刻与牢固。

六、发挥学生优势,实现课堂互动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魅力在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悟,在想象中充实,在碰撞中觉悟,在思索中成熟。现在的学生其实他们是乐于课堂参与,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身的,通过这些展示,他们可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可以让自己获得信心,也可以锻炼自身的能力。既然初中生有这样的个性和优势,那我们可以依据学情,充分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课堂互动。如在学习《西门豹》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来表扬话剧,可以是话剧的形式,小品的形式等等,让学生来“演”,前提是表扬的内容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可以适当的夸张,这样通过对白、动作,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学生的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构建,这种最有效,也最有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取得的一项又一项重大的成就,初中语文情景教学得以足够地重视与广泛的推广应用。但是,任何事物都需要保持一个度,过度的使用,泛滥的使用,也将造成教学上新的问题与漏洞。因此,初中语文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避免为了情景而情景,偏离教学根本。

参考文献:

[1] 刘增怿.论新课程下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2] 赵苏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15):60-61

猜你喜欢

实物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当手绘遇上实物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