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纠正

2015-07-17李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误区多媒体教学

李梅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实行多年,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是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却进入了一些新的误区。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交流活动,对所发现的误区进行一些思索,并阐述自己的建议,以便与专家和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误区 多媒体教学 教育观念

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关注的核心。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学校课堂教学是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音乐是一门模仿性、教条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毫无技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拓展、探究及创作的教学效果。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音乐教师都能把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音乐课堂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背离了新课改的精神,影响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质量。

误区一:新课程改革理念贯彻不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是我们少数音乐教师仍然无法摆脱旧的理念的影响,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仍然是“一只笔、一张嘴、一架琴”,仍然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模仿唱”的教学方法。这些现象在一线教学中很普遍,对推进新课改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那么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该何去何从呢?

第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观念一变天地宽。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才能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民主、自由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观察、体验、研讨等。

第二,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过程中必须改革原有的高中音乐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等,彻底打破封闭、单向和机械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要灵活使用教材。教材面向的是选用该教材的所有学生,比较强调共性;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在使用教材时,如果我们照搬教材,就会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编写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例如,在起始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将校歌纳入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们利用以前学过的音乐知识,鼓励学生们创编自己心目中的校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培养音乐创作的兴趣。如果把学习比喻为一次旅行,那么学习目标就是理想中的旅行目的地。因而,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针对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备课环节中要创设有趣的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音乐课堂学习的真正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想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打破教材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合格的人才。

误区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恰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现代多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高容量和便于互动的特点为中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它在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承接教材上下关系、师生互动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式的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固然能改变过去单一的方式、单项传播的教法,变抽象为形象、有趣,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有些教师把课件制作成色彩艳丽、图文并茂的画面,甚至轮番出现各种恐怖的声响,用屏幕完全取代黑板。结果,只是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违背了教学的初衷。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运用多媒体手段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因为多媒体运用不当而造成学生认知切入点偏移,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分散学生注意力,忽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使教学过程发生脱节,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当然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真正地把现代教育手段和课堂教学统一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要提高教师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

二是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上,我们千万不能被潮流赶着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角色,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体现多媒体教育的技术特色,从而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是要重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经验,音乐课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最可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是可将音乐、图文与老师的讲解有目的结合进行,而不是满堂灌、随意放。待学生们对本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拓展、探究与音乐创作。同时,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双向交流互动,使教学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广的背景下,我们只要做到现代教育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充分互动,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一定能够克服单纯的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为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最终达到既能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能力这一目标。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它需要力度,需要推动,需要奋力前行的精神,同时也需要协商、妥协和包容。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给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施展才能的发展空间,音乐老师们更应该抓住这一变革,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学生学情,为学生开创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标,为完成实施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误区多媒体教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