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设备管理策略探究
2015-07-17朱彬彬
朱彬彬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710077)
1 水电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水电站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满足公众生活和工作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水电设备管理工作、提高水电设备管理水平是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水电设备管理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电设备管理意识淡薄
水电设备是水电站能够正常运行、发挥作用的基础,但是,从设备管理的实践来看,部分水电站设备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主动、事前管理缺失,更多地是注重事后的维修管理。水利枢纽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数量比较多,无论是施工设备、辅助设备亦或者是核心水利设备,都是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意识的缺位,导致水电站水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整个设备管理工作十分的混乱,设备管理的质量、效率均较低,这给水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1.2 核心设备管理不科学
水电站水电核心设备是全站正常运行的主要载体,一旦水电站核心设备运行出现问题,耗费的维修成本、维修时间就会较长,这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水电站核心水电设备管理可谓是全站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核心设备主要指的是水轮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等,核心设备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估体系,才能够促进核心设备管理目标的实现。然而,从管理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水电站并未建立核心设备、辅助设备相分离的管理体系,而是更倾向于实施综合性管理,管理的针对性不强、不够科学,严重地影响了水电站核心设备管理的水平。
1.3 水电设备管理技术薄弱
水电设备管理与常规的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对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水电设备的完好率、水电设备的利用率以及水电设备维修的费用率等都与水电设备管理技术水平高低密切相关。现实中,水电设备管理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针对性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之间衔接不够紧密,难以满足设备管理的需求,设备损害甚至于报废现象时有发生,这既增加了水电站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
2 提高水电设备管理能力的策略
针对水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以上问题,要提高水电设备。
2.1 健全水电设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水电站水电设备管理机制,强化设备管理意识,将设备管理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促进设备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不同的岗位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比如,核心设备维护岗位要配备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而辅助设备以及日常检修岗位配备一般的技术员工即可。水电设备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将重点放在事前预防、检修以及事中应急、控制方面,其次才是事后的处置、维修,将检修、维护的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责权分明,这对于降低水电设备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提高核心设备技术管理水平
核心水电设备绝对不能采取“一竿子捅到底”的管理方式,而是要提高专业化的管理水平、能力,比如,水轮发电机管理就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日常巡查、保养以及维护。设备运行检修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有条件的水电站可以组织技术人员,针对本站设备实际,制定运行与检修规程,根据设备的特点、结构及安全要求,明确设备维修与运行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以确保设备使用维护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2.3 建立完善的水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针对水电站水电设备故障后无据可查、查找原因费时费力以及耽误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将每台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情况录入相应的维修管理系统,详细记录这些设备诊断数据以及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水平。比如,建立“专家会诊检修系统”,实施“技术管理与检修作业层”、“文件包作业法”等等,从而实现对水电设备的日常管理、检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化管理,将各种潜在的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加大对水电设备的事前管理和闭环控制的工作力度,对重点危险源、危险点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对水电生产枢纽的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3 结语
总之,设备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发展的生命线,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能力水平,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做好水电站水电设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贾春雷.水电站机组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电世界,2015(03).
[2]胡小刚.沙湾水电站2号机组运行振动原因浅析[J].水电与新能源,2015(02).
[3]孙庆博.关于电厂水泵流量调节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