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悲剧概述
2015-07-17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81
⊙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81]
作 者:杜鹏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于屈原的研究有关于诗歌的、历史的,其悲剧方面也有很多人探析且褒贬不一。有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的;有认为屈原咎由自取的;有认为屈原固步自封不懂变通的,不一而足。然而偏颇之处颇多,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立足点去分析屈原的悲剧性结局及其文化意义。
屈原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通达时扶摇直上,顺风顺水,仕途得意;穷困时屡遭迁放,怅惘行吟,报国无门。当秦国破郢之时,屈原泽畔绝望,怀石长叹,遂投汨罗。屈原的死令人痛心,更发人深思;屈原之死令人惋惜,更值得商榷。
综合来看,造成屈原悲剧的因素很多,历史事件的造成从来不是一人一事推动的。所以,屈原之死,与其说是必然的,毋宁说是多种偶然因素促发了这个结局。
一、外因
1.君王不察,惑于谗巧屈原平顺时期,楚怀王对其十分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之职,常与怀王相商国事,制定律法。这个时期屈原一帆风顺,在楚国尽情施展才华,修明法度,举贤任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提出与齐国修好共同抵御强秦侵略的战略方针。可以说,这个时期经过屈原的一番改革,楚国经济好转,政治清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然而君王自古多疑,所以,当对立派的子兰、靳尚,加上一个吹枕边风的郑袖联合诋毁屈原的时候,三人成虎,怀王便疏离屈原。亲小人、远贤臣的怀王不仅促成了屈原之死,更为严重的是轻用其国,在冲动之下贸然发动战争,最终令楚国不国,沦为强秦囊中之物。
2.奸佞猖獗,祸乱朝纲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历朝臣子皆有贤佞之分。楚国经过屈原的一系列改革虽国势增强,成为大致可与秦国相比肩的国家,却为此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子兰、靳尚、郑袖结为同盟,群起而攻之,屈原势单力薄,渐处下风,以致两度流放,终于汨罗。奸佞之臣是促使屈原之死的主导力量,拉拢不成便置屈原于死地,只是由于屈原前期美政甚得民心,才不敢妄加杀害,只是以流放不用处之。
3.政治悬殊,经济衰颓这一点需要客观看待当时秦楚的政治经济状况,楚国当时是相对落后的封建庄园制度,而这种日趋衰败的制度造成民生凋敝、冗官重税,悼王死后,怀王采取屈原的美政,以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经济。但当时状况已是经济衰退,物价上涨,官场黑暗,人民怨愤。所以,外表强大的楚国实际上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用说应对强秦的袭击。
而秦国此时却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封建庄园制和井田制业已废除,商鞅变法使秦国政治巩固,军力大增,迅速富强,成为战国实力之首,也为其吞并六国奠定了基础。朝秦暮楚之后是新兴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较量,因此,屈原之死如果不考虑这个大环境,是不合理的。屈原自己也表示“: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各兴心而嫉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而险隘”……诚然,屈原自己也是深感楚国之内忧外患须经一番彻底治理,然而风雨飘摇的楚国,君王不察,反而流放自己,令人痛心疾首。
二、内因
虽然说屈原之死的悲剧不乏外部因素使然,然而内因却是最主要的,汨罗悲剧的发生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内因:
1.贵族血统,自处优越屈原的出身的确是贵族,当时楚国贵族三大姓是:昭、屈、景。屈原是高阳帝的苗裔,且是国姓,这种荣誉感和出身的优越感自小就灌输在屈原的血液里了。而且关于名字的选择也很考究“,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灵均”都含有像天地化生万物一样公正无私,饱含着其父殷切的期望。
贵族的优越感加上从小所受的良好教育,使屈原注重内外兼修“,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样一来,内在的修养提高了,外在的仪态修饰了,一种楚国贵族的绅士风度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了。流放之后,这种情绪促使他死也要死的高贵、大方。
2.思想洁癖,不染污渍面对上官大夫巧言令色的拉拢,屈原不为所动,即使利益再丰厚,好处再诱人也是岿然不动,并对此卑劣行径嗤之以鼻,究其根底,就在于屈原的思想洁癖,这种思想容不得上官大夫这种侮辱性的拉拢,这是原则问题,不是利益问题。屈原自身追求的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和靳尚这种卑鄙小人同流合污。屈原自己谨言慎行,内外兼修,就是为了追求自身的自我完善,以便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有人说屈原是清高的,作为文人无可厚非,然而作为政治家要不得,至少在某些时候要不得,所以得罪了反对派,又不注重修缮自己的革命堡垒,屈原这种精神洁癖无疑孤立了自己,流放之后,欲为楚人请命而不得。
3.政治短见,手腕薄弱屈原首先是一个政治家才能为楚国的将来谋划,为楚国的臣民奋斗,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屈原是失败的。他的艺术家气质太浓厚,遮掩了或者说是阻碍了政治手腕的施展。有人说,屈原前期不是擅长外交么?《史记·屈平列传》说“: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根据记载,这不是说明屈原很有政治天分么?怎么能说屈原是政治失败者呢?
不错,屈原前期是娴于外交辞令,这是政治才能,却非政治手腕,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学家,屈原的作品已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不过,当时深为怀王所倚重的前提须考虑进去,在怀王的大力支持下,屈原才能无所顾忌的施展其政治才华。一旦信任崩颓,仕途蹭蹬,屈原便手足无措,痛心疾首之余并不设法挽回君王信任,故屡遭流放。政治手腕并不表现在外交,同样在君王,在朝野,在同僚,只有同各方面搞好关系才能有施展政治才华的稳定环境,否则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像屈原这种艺术气质过于浓烈而又有思想洁癖的文人。采取手段,则违逆修身的原则;保全品质,则仕途终结,为国造福化为一枕黄粱。最终屈原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反击或者缓和的政治手段,听之任之,只在心灵的世界里哀怨愤懑,留予世人一纸叹息。
4.安土重迁,不离故国 不为楚王所容,不为反对党所容,之后屈原便被流放汉北,流放江南,当年为民请命,为国竭忠的三闾大夫日日行吟河畔,空有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后世贾谊曾著《吊屈原赋》,对其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贾谊提出屈原当“自引而远去“”远浊世而自藏”,这个观点有其客观性,后世不乏支持者。春秋战国时期,仁人志士的家国观念并不算很深,讲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处不遇,则迁彼处。各国王侯公子纷纷重金求贤,因而当时的文人流动性很强,就算彼时屈原离开楚国,也不会有人置喙其事,而且以屈原之才,必定会大有一番作为。可历史终究是历史,因为屈原身上有着一种强烈的安土重迁的家国观念,屈原是楚人,有国姓,代表着一个国家,他以此为重,去国代表着对祖国的背叛,这是自己心底过不去的坎儿。自己的理想在楚国,自己的根在这里,楚国之外,再无家国。所以,这个问题不可以功利性的角度去看待,只能从观念上去体味。
屈原对于生死并不在意,在意的是生死之外的东西。“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尽管有“众女嫉余之蛾眉”,但屈原不以为意,宁可国君负我,我绝不可负楚国!正基于这一点,屈原才会放弃离开楚国的想法,坚定地留在自己的故乡,与国同存亡、共生死。当郢都被攻破的消息传来,他明白,楚国覆灭了,自己的生命也该终结了,于是慷慨怀石赴江。
三、悲剧的文化传承
既然是悲剧,那么必有美好的东西被毁灭。屈原的悲剧性结局,给了世人怎样的感触,又给了后世怎样的文化传承呢?
首先,忠于祖国,誓死不变。爱国情操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只是一句空号,而应当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气息。钟爱生我养我的祖国,这是作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的最基本情怀。屈原给了我们这样的榜样,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其次,发愤著书,不屈权贵。“发愤著书”这个说法虽不是屈原提出的,但可作为对屈原的总结。太史公认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是文人窘境的写照,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困窘中不屈不挠,心底有着一股向上的力量推动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沙漠中也要盛放娇艳的花朵。这给了后世文人在精神上的共鸣,文人不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之时,文人们心中的标杆就是屈原。可以说,屈原树立了中国古代漫长岁月中的一座丰碑。
再次,肇端浪漫,开创新体。忧愤总是需要释放和发泄的,屈原忧愤之时赋诗言志,而且采取了楚地流行的楚辞体,融入巫祭文化加以改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流行体式——骚体。汉代对此加以改造又产生了骚体赋,逐渐演化开来。在《离骚》中,屈原又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在诗中,屈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种浪漫主义的寓言手法为后世传承,成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
综合来看,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却又洋溢着一种文化魅力;是遗憾的,却又是充满着高贵品格的。他的呼喊、他的痛心、他的不屈,都足以警醒世人,给人以崇高的震撼。屈原的悲剧,是一种君子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屈原的悲剧,是一种文人艺术,既高贵,又典雅。他的艺术才华、他的爱国热忱、他的浪漫情怀,足以令世人尊崇和叹服,在屈原的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人性光辉,充盈着古代灿烂文化中深刻的民族精神。
[1] 杜道明.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J] .中国文化研究(秋之卷),2002.
[2] 费秉勋.论屈原的悲剧性格和《离骚》的悲剧结构[J] .1983(01).
[3] 彭红卫,李玉芹.屈原悲剧人格的理性价值[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