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国王
——论巴塞尔姆小说《国王》中人物戏仿的现实意义
2015-07-17申田华,李琳
永远的国王
——论巴塞尔姆小说《国王》中人物戏仿的现实意义
⊙申田华[河北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石家庄050091]
⊙李琳[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
在后现代文本中,许多经典故事以戏仿的方式被重新打造,作家通过重塑经典英雄形象、颠覆情节以及更改主题等方式来批评嘲讽现实。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国王》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长篇小说《国王》对亚瑟王传奇故事中经典人物的戏仿,旨在揭示作者对战争阴霾下冷漠、自私的现代社会的批判,以及人们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对道德认知和幸福生活的追寻。
戏仿人物现实意义巴塞尔姆
引言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兴起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思潮,涉及多种文学形式,其中,小说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的社会运动与变革之后,后现代主义作家开始通过重写经典,来抨击社会价值体系和当代意识形态。美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Barthelme)就是其中一位,是以戏仿的方式重写经典的集大成者。他借用非线性叙述模式、拼贴和碎片等后现代主义手法,来重述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颠覆经典人物既有的形象,借此来批评社会道德观念的丧失和后现代社会中人们茫然的生存状态,也因此被理查德·帕特森评价为“一流的文学教父,一位有责任心的文学公民”。
一、唐纳德·巴塞尔姆和他的《国王》
唐纳德·巴塞尔姆从高中起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其写作风格的形成与其自身经历密不可分。1953年,巴塞尔姆被征召入伍,并派驻朝鲜,在那里,他目睹了美国军队和政府官员的腐败,“所有来到朝鲜视察的高级官员都要到东京或汉城消遣两周,而在前线仅停留十分钟”。这直接影响了巴塞尔姆在以后的创作中对美国政府的批评与讽刺。退伍后,巴塞尔姆回到美国,并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但是,正如他第二位妻子所说“唐纳德初期的创作生涯并不如意,因为他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追求太过完美”。直到1956年读过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巴塞尔姆才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文学创作之路,并相信自己可以写出想象中的那种小说。从此,巴塞尔姆开始运用讽刺、荒诞的手法书写社会现实。巴塞尔姆的个人经历使他在创作过程中渐渐发掘出美国政府和社会现实中的黑暗面,并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追求融入到作品之中。运用戏仿手法创作的《国王》正是巴塞尔姆思想与价值观的最好阐释。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与前苏联的较量进入白热化阶段,加之随后发动的越南战争,使美国民众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与颓废之中,而这种混乱的社会生活又冲击着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这一切令巴塞尔姆先生愤怒,他用手中的笔直指美国社会和现实。《国王》是巴塞尔姆去世后出版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将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置于核战争威胁下的当代世界背景之中,通过改写大众文化经典讽刺当代社会。昔日的英雄人物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秉承着传统的价值观,已无力应对这个战争频频、混乱不堪的世界。但是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仍然在不断追寻精神世界的满足与正确的道德认知;同时面对风起云涌的女性运动和各种解放思潮的兴起,吉娜薇也开始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与自由,反抗冷漠、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困惑与内心追求被巴塞尔姆以戏仿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国王》中人物的戏仿
戏仿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式一般通过对主题、人物、情节和叙事模式等的颠覆来嘲讽、批评经典作品。戏仿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戏拟诗”(parodia)这一文体,一种戏拟庄严史诗的诗歌。随着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戏仿理论也日趋深入和完善。
在戏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深入分析戏仿的“双重文本结构”提供了依据。他从“对话”的角度揭示了戏仿的双重文本结构,即在戏仿性作品中,包含源文本与仿文本两种基本的文本形式,它们代表两个不同的声音,两种不同的思想。仿文本有意识地模仿源文本的话语、结构和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主体性,可以在与源文本保持距离的同时,表达与源文本不甚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向。
随后,法国理论家热奈特进一步界定了戏仿。他认为戏仿是指一篇文本从另一篇已经存在的文本中派生出来。热奈特将这种派生关系称为“超文性”(hypertextuality),他认为虽然仿文本是从源文本中派生出来的,但是在仿文本中我们可能找不到明显的模仿痕迹,因为仿文本不一定出现在源文本里,只是戏谑模仿原文本的语段、题材、主题或风格,派生出一个“表现性”的文本。热奈特所阐释的这种模仿与派生的观点是本文展开讨论的基础。
中国学者陈世丹认为“戏仿是后现代小说家在作品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的、扭曲变形的、嘲弄的模仿,从而达到对传统、对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批判、讽刺和否定的目的”。陈世丹对戏仿的深刻理解道出了戏仿的精髓。本文将通过分析《国王》对经典人物的戏仿,来揭示作者批判和讽刺社会现实以警醒世人的创作目的。
1.亚瑟王:精神引导者与道德追寻者
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发生在古英国。亚瑟的出生充满了神话色彩,成年后他拔出石中剑被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带领他的圆桌骑士击败英国其他部落,统一了英国,成为民众眼中的英雄。后来,亚瑟王相继征服爱尔兰、挪威和罗马,并被加冕为皇帝,威名响彻欧洲大陆。然而,在巴塞尔姆的《国王》中,亚瑟王的形象颠覆了我们对他的固有认知。
在《国王》中,亚瑟王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他没有在前线和战士们一起对抗敌人,而是消极逃避战争。“据间谍报告,这位反常的、异端的国王亚瑟现在正在多佛,没有王后的陪伴,异常憔悴。我们不禁怀疑这到底意味着什么?”②这是一篇来自敌方的广播。无论是敌人还是普通民众都认为亚瑟王应该站在战争的前线,发挥昔日神奇的领导作用,但是亚瑟却躲在远离战乱的多佛。从表面上看,亚瑟没有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其所作所为的确不符合民众的期望,但是隐藏在这一表象下的恰恰是他对战争的厌恶。他不希望看到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民力与国力的损耗,却又无力改变战争事实。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政府以普通民众安定富裕的生活为代价,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美苏冷战和越南战争中。在巴塞尔姆看来,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应该牺牲人民的利益来谋求统治阶级的权益,而应该像古英国的亚瑟王那样处处为人民考虑。在《国王》中当一名骑士称亚瑟富有时,亚瑟严词声明,“这些钱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我的,而是国家的,是英国的。我们需要用它来维持国家运转……虽然是我们在参加战斗,却是普通民众在为战争买单”。作为英国的精神领袖,亚瑟从来没有忘记国家必须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使命。亚瑟“民众为战争买单”的话一语中的,指出了人民不得不付出金钱甚至生命来满足统治阶级欲望的社会现实。巴塞尔姆用亚瑟的政治理念讽刺了美国政府自私自利、不为民众负责的行径。
此外,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困境给美国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人们冷漠、焦虑,甚至颓废,进而产生了社会道德缺失的时代问题。但是,《国王》中的亚瑟,同时也是巴塞尔姆反战思想的代言人,却给人们上了一堂道德课。当骑士们找到了“圣杯”,也就是制造核武器的秘密时,亚瑟王却毅然拒绝使用核弹。他说:“我不能允许。战争不该是这个样子……我们一直在追寻正确的行为方式,而这个圣杯显然不是正义的武器。”直到这时他才显示出埋藏在人格深处、压抑已久,却依然英勇坦荡的骑士精神。此前亚瑟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用炸弹轰炸人民,这有悖社会原则”。当政府已经有能力使用核武器轻易地毁灭敌人时,亚瑟却坚决拒绝了这种灭绝式的血腥屠杀。他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坚守着自己最后的道德底线。亚瑟的选择与当代现实社会中人们迷惘的道德追求以及当时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
亚瑟王不合时宜的做法和看似荒唐的行为似乎是置战争于不顾,实则表明了他对战争的不屑与厌恶。事实上他一直在尽力保护着自己的人民,并力图在精神上指引人民向着光明前行,这正是巴塞尔姆所推崇的。在美越战争不断升级,美苏核竞赛步步推进之际,美国民众也在不情不愿之下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二战”中法西斯集团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原子弹爆炸和国内社会冲突的激化,引起许多作家的反思:科技的发展为什么被用于罪恶的战争目的?科技的进步为什么给人类带来恐惧和不安?”这些问题也是《国王》中的主要人物所反复思考的。战争时期,任何事情都要让位于战争的现实,战争的残酷不断与人性的良知发生碰撞。面对战争,亚瑟必须做出选择:制造核武器以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或者放弃核武器以挽救无辜民众的生命。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亚瑟最终否定了制造核武器的决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精神危机,而且为人们树立了光辉无私的榜样。在“战争与人类灵魂的对抗”中,亚瑟选择了后者,坚持了自己的道德追求,坚信国家和政府不能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来获取利益。对巴塞尔姆而言,“亚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我们永远的国王”。
2.圆桌骑士们:亚瑟的追随者
Kano & Li 2014: Kanu Kazuo (加納和雄) & Li Xuezhu (李学竹), Sanskrit Verses from Candrakīrti’s Triśaraasaptati Cited in the Munimatālakāra, China Tibetology,vol. 22, 4-11.
英国传奇故事中的圆桌骑士战功赫赫、锄强扶弱,拯救民众于黑暗,使得骑士精神亘古流传。他们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忠诚、正义、慷慨、尊重女性。“骑士经常为荣誉而战,坚持自己的信念,从不向敌人示弱。他们鄙视物质奖赏,在任何战斗中至死不渝。”但是骑士们的这些美好品质在现代社会中正被人们渐渐抛弃。
在《国王》中,传统的骑士形象被完全颠覆。骑士们同样被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背景下,面对战争,碌碌无为,仍然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忙于彼此决斗和散布皇室流言。他们习惯了随心所欲地探险、游历,无视规矩,行动毫无计划,显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对骑士们的无所作为吉娜薇感到烦恼,她向兰斯洛抱怨:“你们这些骑士永远在丛林中互相比武、厮杀,却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战略意识。”Zwaan也认为“尽管自豪于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但是这些不合潮流的神话英雄完全不能解决20世纪的战争现实”。古英国的骑士精神充分展现出正直、勇敢和保护弱小的道德正能量,骑士间的决斗成为当时解决争端和冲突的主要办法。上至王侯下至百姓,都甘愿接受公平竞争前提下“胜王败寇”的命运,唾弃暗中实施阴谋诡计的行为。然而,现代战争拥有太多的先进武器,掺杂了太多的阴谋诡计,从而变得越来越残酷。《国王》中一位宣扬十字军东征的传道士华特说:“我们不再需要你们这些骑士和威名远扬的亚瑟王所代表的非凡成就……你们虽然尊贵,却不合潮流。你们知道当波兰骑兵攻击德国坦克时发生了什么吗?唉,这些骑士被碾得粉碎!”面对高科技战争,骑士们不堪一击。和20世纪的普通人一样,他们不得不饱受战争的残酷折磨。骑士精神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世界。
虽然骑士们在战争中碌碌无为,不堪一击,但是在精神上却坚定地支持国王亚瑟,反对战争带来的血腥屠杀,并在亚瑟的带领下,坚守了以往的道德信仰与追求。当亚瑟拒绝制造核武器来轰炸敌方城市和人民时,骑士兰斯洛被深深触动了:
“什么,亚瑟!”兰斯洛惊呼。“太令人震惊了。竟然不去做如此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历史上没有一个国王会拒绝这样做。”“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关注核武器,”亚瑟说。“我称它为消极力量。”兰斯洛说:“你这种做法让我重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虽然核武器可以帮助亚瑟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却以无数无辜的生命为代价,所以被亚瑟称为“消极力量”。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带来医药、交通等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把世界带到了核湮没的边缘。约瑟夫·海勒指出:“我们处在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危险的时代,因为我们毁灭的能力更强了。”那么如何避免战争带来的危险,如何解除人们的冷漠、困惑与不安呢?以兰斯洛为代表的骑士们和国王亚瑟一起,为我们明示了答案,即坚持真善美的道德追求,坚守良知与正义。这同时也是巴塞尔姆先生的社会理想与期望。
3.吉娜薇:追寻自由和幸福
王后吉娜薇在经典亚瑟王故事中着墨不多,但可以看出是一位美丽娴静的传统女性。她虽然贵为王后,但只是男性的附庸,在被人诬陷杀人时,要依靠骑士兰斯洛来挽救她的生命。经过戏仿,吉娜薇在《国王》中被刻画成一位有血有肉,感情丰富,追求自由,保有隐私,且不拘礼节的新女性。吉娜薇不仅和兰斯洛传出绯闻,而且似乎还与其他骑士有染。而她这种离经背道的做法与其说是出于情投意合,不如说是为了打破传统的禁锢而有意为之。对于时政和战争,她亦有独到见解,并且希望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不被肮脏的战争所玷污。
与亚瑟和骑士们以微薄之力改变战争现实不同,尽管吉娜薇看透了战争与政治的丑恶,但她女性的身份让她更急于逃离战争,寻求属于自己的生活与没有身份羁绊的自由,奔赴没有硝烟和政治交易的乐土。在巴塞尔姆笔下,吉娜薇代表了美国现代社会的新女性,她们对政治和生活有自己的理解,试图摆脱传统强加于她们的桎梏,热衷于追求自身权益。而且,一直以来女性都是残酷战争的默默承受者,她们的父兄、丈夫或者儿子被迫参战,甚至牺牲在前线。战争的血腥使她们觉醒和思考,并渴望逃离战争的阴影,摆脱担惊受怕的日子,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简而言之,通过人物的戏仿,无论是亚瑟王、骑士们,还是吉娜薇,都成为现代社会人物的化身。一方面,他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及冷战和核竞赛时期人们信仰缺失,既有社会秩序崩溃,传统文化、信念瓦解,人际关系走向冷漠,整个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们的精神观念都陷于荒唐和混乱之中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他们也和普通民众一样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试图重建道德认知体系,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社会向着光明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人物戏仿的现实意义
人物是一部作品的灵魂,传递着作者的心声,承载着作品的核心思想。表面看来《国王》中的人物描写既不完整也不连贯,完全颠覆了既有经典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实际上他们同样传达着作者的声音。亚瑟王在英国流传已久的传奇故事中是个神一般的英雄人物;圆桌骑士们锄强扶弱、侠肝义胆;王后吉娜薇温顺美丽。这些人物经过戏仿被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背景下,表达着战争中人们的困惑与不满,成为现代人的化身。这些人物表现了在战争、冲突不断升级的现代社会,人们逐渐迷失了生活的方向,道德意识日益薄弱,但是同时又在试图打破这种现状,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努力。借助人物戏仿,巴塞尔姆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自私与狭隘,揭示了生活在战争阴霾之下的人们惶恐不安的内心以及对真善美的道德追求。
1981年在接受Brans的采访时,巴塞尔姆说:“我还没遇到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政府……我觉得一些很奇怪的人在统治着我们。对于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其他战争和集中营,你能说什么呢?这是个悲惨的世纪。”显然,巴塞尔姆对政府有诸多不满,因为政府为追求利益不断挑起战争和冲突,使人们的传统信仰与道德观土崩瓦解。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成为新的世界中心。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急剧膨胀,“后工业化社会出现并带来了实用主义思潮,‘成功就是一切’成了美国人的价值观”,遍地的财富败坏了一个新生的民族。美国当代著名评论家艾伦说:“我们拥有一个富裕的社会,我们也有着混乱的价值观,眼前的美国再也不是之前的美国。这个社会的全体居民变得被动、冷漠,传统的忠诚、亲密的关系以及社区间的联系都松弛,甚至瓦解了。”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水门事件的爆发和尼克松总统的辞职使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人们迫切需要重建道德价值体系,来对抗这些令人不安的现实。也正是察觉到了人们对现代战争和政治的抵触以及战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巴塞尔姆先生才以戏仿的方式重写亚瑟王的故事以警醒民众;同时,巴塞尔姆也通过HawHaw勋爵之口警示美国政府,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的世界经济中心欧洲已经衰落,美洲作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崛起,美国政府应该以史为鉴,让人民安居乐业,远离战火,建立亲密、信任和无私的社会道德观,避免重蹈欧洲的覆辙。
结语
通过戏仿,古老的故事与现代世界融合为一体,并被修改和赋予了新的意义。正如当代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琳达·哈琴所言:“即使自觉意识最强、戏仿色彩最浓的当代艺术作品也没有试图摆脱它们过去、现在和未来赖以生存的历史、社会、意识形态语境,反倒是凸显了上述因素。”作为巴塞尔姆先生的最后一部小说,《国王》承载了作者毕生的信仰和追求,揭示了20世纪各国间战争与冲突不断,人们逐渐变得冷漠麻木,对社会现状感到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穿越时空的亚瑟已无法忍受现代战争的残酷和阴暗,承担起作为道德先驱的重任,试图重燃人们对政府和社会的希望,如导航的灯塔般指引着人们向着正确的未来前行。
[1]John Whalen-Bridge:The Politics of Playful Confrontation: BarthelmeasDisgruntledLiberal.Connotations,Vol. 13/3(2003/2004).
[2]Barthelme,D.The King[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90.
[3]Patteson,R.F.Critical Essays on Donald Barthelme[M]. New York:G.K.Hall&Co.,1992:2.
[4]Barthelme,H.M.Donald Barthelme:the Genesis of a Cool Sound[M].College Station: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2001:xiv,29,46.
[5]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0.
[6]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6,9—10.
[7]Trachtenberg,S.UnderstandingDonaldBarthelme[M]. Columbia: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Press,1990: 227—228.
[8]Kennedy,V.ReviewonTheKing[J].Quondamet Futurus,1990(3):19—20.
[9]Davis,Alex.Chilvary,andRomanceintheEnglish Renaissance[M].Woodcock,Matthew,2004.
[10]Zwaan,V.InterpretingRadicalMetaphorinthe ExperimentalFictionsofDonaldBarthelme,Thomas Pynchon,and Kathy Acker[M].Lewiston:The Edwin Mellen Press,2002:48—49.
[11]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10,65.
[12]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李杨,李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作者:申田华,文学硕士,河北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李琳,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