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屏电视:当智能照进空气
2015-07-16向琳
向琳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每天的时间分配中,上班8小时零3分钟,睡眠为7小时41分钟。而在此之外,人们平均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大约是5小时48分钟。
媒介之战聚焦于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之上。而继电脑、手机大战之后,脱胎于智能电视的互联网电视终于在2013年爆发,并成为全民性概念。
毫无疑问,互联网电视并不是单纯指一台电视机,而是与内容合在一起的一个互联网生态圈。一台电视机最重要的是什么?雷军说,买电视就是买屏,所以他把小米电视做到了屏幕成本价。然而,颠覆了无数人的“雷布斯”,也面临着被颠覆的尴尬——无屏电视。
当理想照进现实
直观来看,这家命名为极米的公司带有“山寨”小米的痕迹。除了公司名称,小米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而极米的slogan则是“为自由而生”。
和这个时代众多心潮澎湃而又野心勃勃的创业者一样,极米创始人钟波相信并努力推进着他的技术设想:这家公司企图做到无屏投影,甚至在空气中投影。还记得那些科幻电影中的镜头吗?英俊的男主角随手摆弄几下,一个个让人看不懂的模型随即在空气中弹出并不断变化,散发出让人目眩神迷、血脉贲张的妖媚光芒……这个故事无疑极其蛊惑人心,且符合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剧情:一群技术狂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颠覆世界、逆转乾坤。
但现实是这样的:2012年7月,暑热笼罩着成都西郊那栋“毛坯别墅”。一楼放映体验厅,二楼测试厅,三楼是高低床宿舍。别墅里面,是四处散落着的鞋子、袜子、空酒瓶,以及高高低低悬挂的衣裤。
这十来个从深圳来的技术男,大多来自Mstar——一家在科技界被称作“手机中的高通”的电视芯片制造公司。领头的钟波三十来岁,此前在这家公司呆了将近十年,年薪百万元,并拿到了价值500多万元的股权。但现在,他们只能夜以继日地对着电脑屏幕,敲键盘、写代码,每个月领着3500元的工资。
在属于钟波的房间里,摆着一只烟灰缸,这是随钟波从深圳带走的为数不多的物件之一。“喜欢它的不规则与透明。”烟灰缸里,上浮的烟窜向门外,从半开的门向外看去,技术男们的身影模糊地在凌乱的房间穿梭,游走于科幻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这种对不确定元素的偏好,映衬了钟波骨子里的“求变”逻辑。
彼时正值国内互联网电视元年——2013。这一年,各方势力纷纷以互联网思维跨界电视行业,引发电视业强烈反弹。一时间,围绕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之上的你争我夺,精彩纷呈。
谁也没想到,“科幻世界”在两年之后竟然真的照进了现实——
2014年4月,极米首款超级无屏TV发布,在不满三个月的时间内累计销售近6万台,销售额达1. 8亿元。几个月后,极米拿到了来自创东方和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等机构的1亿元投资,引发科技圈轰动。中国家用智能微投市场一季度总出货量为8. 62万台,其中极米出货量为4. 2万台,占市场份额49%,首次超过了LG,坐上了智能微投领域的头把交椅。
自由就是打破一切边界
时间再退回到四年前。2011年8月7日,深圳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的闷热天气,突然雷雨交加,这样的天气适合做出重大的决定。
在那只具有象征意义的烟灰缸里,钟波捻灭了口袋里最后一支烟,第7次观看那则不足两分钟的iPhone5概念视频:手机横放,食指向下轻滑,投影键盘出现在桌子上,放大键盘,输入《星球大战N》,回车,键盘自动收回,空气中立马出现了电影的画面,旋转手机,调整最佳的焦距与角度……
在那部视频里,iPhone轻而易举地将影像投射来。“当时我感觉效果非常炫,我想,为什么不研发一款投影设备,不用屏幕就既能看电视,又能播放电影?”在钟波的设想里,影像将来甚至可以直接投放到空气中,像在《阿凡达》、《星球大战》等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场景。
坐在钟波对面的是几位Mstar的同事。这是他们在Mstar的第九个年头,作为核心技术人员,他们见证并参与了Mstar的破茧成蝶:从一家小企业,到上市企业,再到打败联发科成为世界第一,其电视机核心处理芯片占国内70%以上份额,显示器芯片占全球90%以上份额。
“全息的时代就快来了,未来电视应该是无屏的。”钟波的一句话,宛如冗长沉闷天气后的这场大雨,为钟波们积蓄已久的“创客情怀”,找到了恰当的出口,或说理想的入口。
2011年12月,钟波们从资源丰富却鱼龙混杂的深圳出走,“归隐”成都,开始践行“无屏电视”理想。在钟波的说服下,几位MStar的同事辞别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跟钟波回到成都创业。在这部分人中,有的已经在深圳结婚生子,有的则已是他人眼中的“金领”阶层。
由于承担不起高昂的写字楼租金,钟波和团队的十来个人便找来成都高新西区未完工的一栋别墅当起办公楼。“让我们几个30多岁的技术男又感觉回到了大学时代。”钟波笑着回忆说,“那时我们自诩为一群有故事的人,一群唐吉诃德式的人,一群想改变世界的人。”
想改变世界的人很多,“情怀故事”早已泛滥,大家更关心的是故事讲完,你的产品能否不负这一腔热忱。烟雾散去,门外的一切变得清晰:“并不是某种显示技术就叫电视,现在产品形态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你可以说极米是投影仪,但是也可以说是个电脑,因此我们最终将它定义为无屏电视,事实上它最核心的就是电视方案。”
对于钟波的定义,大家都非常认可,并奋力将设想付诸实践。2012年11月,钟波和团队们设计出的第一款无屏电视工程机面世。这款产品不需要屏幕便可在墙壁上播放影像,画面最大能达到180英寸,一面世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几百台工程机放到官网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产品磁场
电视机的最终形态是什么?电视机是否可以移动? 摆脱屏的束缚?极米如此之快地轰动市场,秘诀在于对产品磁场的打造。
体积相当于一本《乔布斯传》、180英寸屏幕、4K画质、3D功能、工程样机体验价1999元……2014年9月17日,极米公司的官网,启动其最新产品——无屏超级电视Z3S的预约。“电视界的特斯拉”,这是极米推出无屏电视时业界给的名头。和特斯拉汽车一样,极米无屏电视也是携带移动互联网基因的行业搅局者。
“极米‘无屏超级电视’不是‘无屏’,而是将任何可供投影的地方变成屏幕,突破了传统电视画面大小受屏幕尺寸大小的限制。”钟波表示,极米无屏超级电视最大可投射尺寸是300英寸,最小可投射30英寸的电视画面,180英寸的提法是考虑到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客厅墙壁面积才这样限定的。
从产品的不成熟,到逐步完善,到趋于成熟……每一个阶段,产品都有自己的特定磁场,只要充分挖掘,它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实话,我们做出的第一个产品其实很粗糙。”散热、降噪、运动补偿、动态亮度控制、不同板块的融合……面对着不断冒出的技术难题,钟波换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完美的产品也有属于它的磁场,“我们应该建个论坛,也许有人对解决这些问题感兴趣。”
他猜对了。极米论坛上抛出的各种技术难点,很快收到了回应,那栋“毛坯别墅”很快在极客圈内小有名气,登门造访者络绎不绝。这群人不仅成了极米的忠粉,更是扮演了技术工程师的角色。
“每一代产品发布之前,我们都会以BOM成本价发放给些他们。他们体验后,会在论坛上积极发帖,分享试机测评报告,向我们反馈使用问题。改良后,我们再将产品寄过去。为了让产品逼近最佳,要往返许多次。有许多杀手级的体验和应用都出自他们之手。”
到极米推出第三代产品Z3的时候,论坛上已经聚集了近60万名粉丝,且这些粉丝的忠诚度极高。因为吸引他们的不是极米这个名字,而是这款产品,对于一款融入了自己灵感与设计的产品,你无法排斥。
产品的磁场,这个在生产过程中获取的灵感,也被沿用到了销售与市场推广中。“我们需要给产品磁场加码。”钟波所说的加码,即是“情景化”,“我们要考虑到一个人在使用产品时,除了产品本身之外的一切。”
四周被森林环绕,头顶是苍穹下的星空,赤脚踩在绿色的草坪上,空气弥漫着淡淡的草香,躺在藤蔓摇篮里,带上3D眼镜,巨幕立体起来,潘多拉星球在眼前真实再现……
成都,春熙路,刚从极米星空主题房间出来的观影者李颖告诉记者:“虽然没电影院大,但整体感官的体验更好。”主题影吧是极米正在尝试的一种新情景模式,目前在成都已经开了十余家,最近的一家开在广州。这种情景化的体验店,除了盈利,更重要的是为极米产品的市场推广做铺垫。
未来怎么赚钱
在今年德国举办的汉诺威电子展上,钟波的无屏超级电视成为展会上耀眼的中国智能硬件产品。小米公司CEO雷军也来到极米科技的柜台,亲自体验了一把无屏超级电视,并对钟波的团队和他们产品表示认可。除了雷军以外,徐铮、羽·泉、郎永淳也是极米的用户。
传统有屏电视也好,互联网电视也好,其实都面临一个问题:有形存在带来的移动不便。所以说它就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绝大多数放在客厅。但实际上,大家吃完饭都回卧室去了,拿着自己的iPad、手机在玩,卧室成了更大的“主场”。
“但是这些设备提供的都是前倾式体验,实际上在卧室里你是需要一个后倾式体验,一个能提供放松地躺着观看综艺节目、连续剧或者3D大片的设备。”钟波介绍。
长虹集团副总工阳丹对于无屏电视也寄予厚望,他曾表示无屏电视将是对传统电视产业的另一个巨大冲击,“某种程度上讲,无屏电视会是一种趋势,因为我们不能判断当液晶电视到了100英寸以上后还会是电视的形态。因为很现实的问题是,可能就进不了门,所以投影可能会是一种趋势。”
至于未来怎么赚钱,钟波认为极米不会直接从用户身上去赚钱。但有可能通过向内容方提供分发收取费用,也有可能去提供更多的一些设计、创新方面的服务,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
“其实我们依然是蛮理想主义的,如果是为了赚多少钱,我们当时就不会出来做这个事。我们还是希望这样一个新推出的产品,不管是哪一类人群,看到它,使用它,研究它,然后从中发掘出新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