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胜“工业4.0”

2015-07-16赵志宏

银行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工业4.0工业模型

赵志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交流、社交网络和物联网等数字化世代(简称D世代)技术驱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正在迈向基于国际产业价链的“工业4.0”时代。在当前国际产业供应链正在调整、中国经济开始转型的关键时期,前有美国工业互联网,后有德国工业4.0,中资企业应如何把握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竞争中的致胜之道呢?

“工业4.0”的驱动力是组件化业务模型

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正进入工业4.0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生产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基于劳动分工的以电为动力的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为标志;而工业4.0是以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全面使用为标志。

工业4.0变革的核心是工业,工业产品、服务的全面相互渗透,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网络化。新的产品和服务伴随这一变化而产生,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要求工业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和调整。

在工业4.0时代,将实现产品的智能开发和生产。产品生产将不再是只是批量复制单一功能的产品,而是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生产出功能各异,数量不一的产品。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个时代的企业会有几个方面的变革,一是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二是企业组织的变革,三是过程管理的变革,四是方法和工具的变革,五是工业过程复杂性的变革。

之所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是因为一些国际领先企业意识到,驱动这一系列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软件应用到了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而且是通过模型化的方法来描述和控制从需求提出到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销售的所有的复杂的过程,即通过基于模型的软件和系统工程建立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人们用模型化的方法提出产品需求,用模型化的方法描述生产流程,用模型化的方法来描述产品功能,用模型化的方法来描述和控制生产工具(包括软件部分、机械组成部分、电子组成部分等)。所有的模型都能被全生命周期系统管理平台识别、交互、付诸生产实施,并且实现虚拟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自动测试。这是智能制造和响应客户化定制的前提,而不仅仅需要传感器和芯片。

然而,目前市面上对于工业4.0的探讨基本上言尽于此了。事实上,许多市场参与者并未深入认识到,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从毛坯到成品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巨大浪费仍未被数字化识别;对于大多数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的制造业企业而言,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程度还满足不了工业4.0的需要。并未深入认识到,组件化业务模型(CBM)是工业4.0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更未认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否则德国企业可以直接声称工业4.0进行时,不用将其称为战略了。其实,为此人们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建立了各种模型及模型体系,开发出了模型支持工具。如为软件开发创建了UML(统一建模语言),统一软件开发流程;togaf架构框架,进行流程建模、数据建模和产品建模等。

建立模型的作用在于减少复杂性,能够抛开技术细节对系统主体进行研究,将功能性和逻辑性与实现技术分离开,通过工具支持自动化。在响应跨界价值链整合或面向各类客户化定制需求时,能尽可能多地复用原有组件能力,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这直接关系到软件领域的SOA体系,即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业务驱动,二是面向服务,三是高度灵活性,四是能根据需要进行应用整合。这几个特征正好符合用组件化业务模型的方法来构建智能生产平台。因此,工业4.0其实是SOA成熟度模型的最高级阶段,或者说,SOA将是实现工业4.0的一个重要基础。

尽管已有几个全球性咨询公司早在15年前就已经总结出各行业建模经验,建立了近400个适用于各行各业的CBM,但是迄今为止基于CBM完成建立五级模型并以之构建SOA和驱动IT开发的企业却为数不多。近几年来,由于5个汇聚的、相互支撑的因素(Nexus of Forces)——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交流、社交网络以及安全问题,简称CAMSS)以及物联网(Iot)的驱动,一些美国、德国、韩国企业致力于推进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MBEN),给CBM和SOA带来发扬光大的机会。所以,面对CAMSS和Iot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提前全面完成CBM、SOA的企业将在工业互联网或工业4.0方面构筑其他企业难以简单复制的国际竞争优势。

对于大多数中资制造业企业而言,向工业4.0迈进的切入点有两个:一是在于运用CPS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减少从毛坯到制成品阶段的浪费,对内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二是运用CBM和电子商务完善供应链端到端全流程精益水平,对外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对于面对工业4.0国际竞争的工业、服务企业内部而言,如果基于CBM建立了MBEN和SOA,意味着从产品创新、设计、生产、测试、销售到售后服务都实现高度自动化,促进工业大数据和服务大数据的有效对接,还会催动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转化和应用,大幅度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从跨企业的价值链横向整合来说,可进行基于 CBM的跨界流程集成,从而形成以“工业4.0+”为特征的全球产业网和消费生态圈竞争力,而全球产业价值网和全球消费生态圈竞争力关乎的国家经济竞争力。

很显然,“工业4.0”的国际竞争已经超越了车间级的精益生产,扩展到基于“端到端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企业级精益制造及其上游供应链和下游经销链,并需打上“数字化”和“全球化”二个标签。中资企业需要深入分析研判组件化业务模型驱动软件工程对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作用,有效掌控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中的主动权。

致胜“工业4.0”需要基于组件化业务模型的网络银行支持

在致胜“工业4.0”的征程中,“端到端产业价值链”的信息流和物流每一步转换都需要实时智能的银行服务支持,当然,最高水平的银行服务支持最好与“工业4.0”企业一样,是建立在基于CBM的网络银行服务基础上的。这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基于CBM的网络银行服务才能无缝嵌入“工业4.0”企业的“端到端产业价值链”,实现对客户需求智能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感知和响应;二是有利于借助组件化、参数化产品工厂灵活配置银行产品服务,为“工业4.0”企业实现大众客户化定制提供配套银行服务支持;三是有利于在物理网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务联网等全渠道灵活配置产品服务。

例如,在公司网络银行产品服务方面,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与企业、机构、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信息共享,将电子商务平台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体系纳入到整个网络信息共享体系中,全面分析企业的信用度、承受力、成长性,建立电子商务融资企业的准入模型,面向客户提供快捷的信贷业务自助办理服务的产品。

从目前市场领先的中资银行网络银行贷款服务来看,定义了网络资金流类、网络物流类、网络信息流类三大系列,共计十几款产品。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基于核心企业、第三方仓储企业网络共享的存货信息、仓单信息(第三方仓储)、应收账款信息等为客户办理融资业务,可配合“D世代”工业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实现线上申请、评级、签约、担保登记、贷款支用、还款等环节线上服务。

大部分中资银行网络银行贷款仍存在很大局限:一是网络银行信贷产品有待丰富。目前我行网络银行信贷产品主要关注生产、销售等环节,可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货押融资、仓单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等品种。目前已有某中资银行在开通上述品种的基础上,在其网络银行平台上已推出“商超供应商发票贷”,可基于商业发票数据自动完成融资。二是一些中资银行前中后台未实现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对接,客户在线上申请签约、放款后,仍须客户经理同步在信贷流程中完成相应的操作,额度审批、业务审批无法自动完成,须由客户经理发起并完成审批,但目前某中资银行线上推出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已转变审贷模式,依托贸易背景下的大数据,实现由传统的“三表”审查向“三流”审查的转变并建立了“前中后台全流程无缝对接机制”,对外对接企业、机构、电商平台,对内整合客户、运营、信贷、国际结算等系统,实现全流程系统化、一体化;另一家中资银行也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业务—“数据网贷”,贷款企业只需在首次贷款前提交相关资料并完成网上注册,贷款的申请、审核审批、放款、还款等环节均实现互联网在线操作。

对照美国工业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产业链得到的网络银行服务支持,中资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信贷产品方面应抓住以下机会:

其一,拓展网络银行信贷产品品种,覆盖企业更多生产经营环节。例如针对优质核心企业,可以为其上游供应商,基于双方签约的订单线上发放贷款;针对出口企业,在货物运输环节,可以与国际物流公司合作,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掌握货物状态,为客户办理货押融资等。

其二,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演进,按周期动态配置产品,支持客户线上完成产品置换,增强客户粘性。例如企业在签订订单阶段,为客户办理订单融资,支持企业采购原材料;生产完成后,基于存货为其融资并置换上一笔订单融资;交货后,受让买方应收账款,为卖方办理应收账款保理,助其及时回流资金。

其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审批决策支持模型,建立“前中后台全流程无缝对接机制”,实现网络银行信贷产品服务的全面自动化。依据网络生态特征,重新梳理审批规则,建立标准化的网络贷款审批模型,转变审批模式,打通前中后台的断点,为客户打造“更快”的自助体验。

其四,规划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为“前中后台全流程无缝对接机制”提供更优质的数据输入。通过构建“第四方物流平台”,可以为供需双方、第三方物流提供更合理、更高效的全球性供应链管理,进而沉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数据。

总之,从经济和技术融合视角看,“工业4.0”的全球化竞争,是实时智能制造及其配套银行服务水平的竞争,实质是“可编程的经济”层面的竞争,基于CBM和产业价值链构建中资企业的“工业4.0”市场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重返世界之巅的希望。

(本文不代表作者任职机构观点)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产品创新与管理部副总经理)

猜你喜欢

工业4.0工业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4.0”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