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北山裂谷西段红十井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5-07-16王瑞李娟

地球 2015年9期
关键词:黄铁矿热液矿化

王瑞 李娟

[摘要]本文概述了新疆北山裂谷西段红十井金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并对红十井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描述,文章最后对红十井金矿今后进一步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红十井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26-1

新疆红十井金矿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陆壳板块由断裂控制的北山裂谷活动带上,区域内金矿分布范围广泛,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矿区内主要分布有两大类金矿,即蚀变岩、大青山式石英脉复合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红十井处于断裂活动多发且强烈的红十井断裂带上,其成矿的范围与规模受到由断裂派生的次级构造形成的构造断裂蚀变带的控制,成矿条件优异。

红十井金矿带上火山活动强烈,为金属矿藏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质环境,红十井所处的有利地理环境也为区内今后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1区域地质概况

红十井金矿处于塔里木陆壳板块由断裂控制的北山裂谷活动带西段,红十井金矿带上石炭纪、二叠纪火山活动强烈,剪切断裂构造发育,造成了区域内复杂的构造地形、岩石种类和强烈的蚀变,红十井金矿的发育分布受到断裂构造蚀变带和韧性剪切带的控制。

研究区石炭纪地层为其区内金矿的主要产出层。区内已探明金矿有以红西金矿、大青山金矿以及骆驼峰金矿等主要矿区的石英脉型金矿,由红十井深大断裂造成的2号和4号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点,以及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复合金矿和岩浆岩金矿点。

区域内经历了多次大的断裂构造变动,形成了呈NNE向的以白地洼-淤泥河大断裂、红十井大断裂和平梁子大断裂为主导的三大跨区大断裂,形成了全区的构造格架。其中在华力西中晚期较为活跃的红十井大断裂和由红十井大断裂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平梁子大断裂为红十井金铜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带。区内火山活动在石炭纪、二叠纪较为活跃,由于火山活动造成岩性变化复杂,形成自西向东变化的中酸性火山熔岩-酸性火山碎屑岩-基性火山熔岩-中性火山碎屑岩横向变化带,成为红十井金矿的重要控矿带。

2矿床地质特征

红十井沿断裂形成以NNE展布的矿化带,其主要的控矿构造是区域内的断裂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红十井金矿区出露地层中石炭统干泉组为其重要的金矿赋矿层,地层中的玄武岩和粉砂岩是重要的含矿岩石,在其的交界处多形成矿体。矿区的金矿主要分成两大类,即黄铁矿-绢云母蚀变岩型金矿石和含碳酸盐石英脉型金矿石,其中前者为矿区主要的金矿类型。

研究区矿物的组成成分主要有两大类: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金属矿物类型主要有金矿物、黄铁矿、褐铁矿,其次是的黄铜矿、辉铜矿、磁铁矿、赤铁矿和金银矿,还有少量的黄钾铁矾、磁黄铁矿以及铜蓝。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方解石、铁白云石、绿泥石,以及少量的黑云母、电气石、铬云母、磷灰石等。矿区内的自然金主要呈粒状形态出现,粒度范围大致集中在0.001-0.006mm,自然金在黄铁矿和石英脉型的金矿中含量为最高,其在黄铁矿中主要以不同粒度级别的粒状形态出现,并有先结晶的自然金矿物以包裹的形式出现在后来结晶的黄铁矿中。

3矿化阶段及找矿方向

3.1矿化阶段

研究区金矿的矿化阶段的依据矿物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早期的热液成矿期以及后期的地表氧化和富集作用期。在热液成矿期,经历了早期的石英脉阶段、金矿化的主要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及金矿化的末期阶段石英-黄铁矿-碳酸盐阶段。在氧化、次生富集作用期,矿物中的金逐渐富集在一起而使得粒度增大。

依矿化特征和矿体特征又可将矿区的成矿作用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热液充填期和热液蚀变期。在热液充填期,研矿区矿物充填于岩石裂缝中,是研究区金矿的次要生成期,此阶段石英脉呈现出乳白色,发生强烈的褐铁矿化,此时褐铁矿化与自然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热液蚀变期,研究区有着较为强烈的构造、热液活动,是金矿的主要成矿期,此阶段石英脉主要呈现灰白色以及瓷白色,主要发生绢云母化,矿物矿化较为均匀。

3.2找矿方向

红十井金矿带上石炭纪、二叠纪火山活动强烈,经研究得知矿区内的矿体多赋存于火山岩及碎屑岩中,因此成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其次区内剪切断裂带和破碎蚀变带构造发育,金矿的规模分布多受构造地形的影响,北山裂谷西段的韧性剪切带规模较大经历过强烈的变性作用,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在矿区地质构造过程中,发生多次的矿化蚀变作用,在韧性剪切带的两侧多发生早期蚀变作用,后期热液开始向韧性剪切带的中心部位运移,因此矿化蚀变带通常聚集在韧性剪切带中间,成为非常重要的找矿地带。

4结论

红十井金矿处于塔里木陆壳板块由断裂控制的北山裂谷活动带西段,红十井金矿带上石炭纪、二叠纪火山活动强烈,剪切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的控矿构造是区内的断裂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石炭纪地层是区内金矿的主要产出层。区内矿物的组成成分主要有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两大类,自然金在黄铁矿和石英脉型的金矿中含量为最高。矿化阶段主要经历了热液成矿期及地表氧化和富集作用期。研究发现火山岩及碎屑岩是矿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区内剪切断裂带和破碎蚀变带广泛发育,韧性剪切带上发生多期的矿化那作用,均可作为研究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贾金典, 徐永波, 黄敏, 王伟, 马吉新. 新疆北山裂谷西段红十井金矿地质特征[J]. 新疆有色金属 , 2014,(2).

[2] 王满仓, 张飚, 李维成等. 新疆北山西段裂谷演化及金矿成矿规律[J]. 西北地质 , 2007,(40).

[3] 陈疆, 吕先春, 程扶华等.新疆若羌县红十井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J]. 新疆有色金属 , 2014,(3).

[4] 肖惠良, 周济元, 王鹤年, 崔炳芳, 陈世忠. 新疆红十井金矿床特征及成因[J]. 矿床地质 , 2003,(22).

猜你喜欢

黄铁矿热液矿化
中国净水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内蒙古自治区黄花窝铺乡达赖沟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漫谈“愚人金”
贵州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有机碳之间的矿化差异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现黄铁矿中多元素原位成像
浅析克什克腾旗朱家营子高岭石成因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黄铁矿型FeS2的应用前景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黄铁矿的主要标型特征及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