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诗学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2015-07-16侯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英美文学新课改

侯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这就导致依然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特别严峻挑战。解读文本这是认知诗学的着重点,可以有效结合人们日常认知能力和文学能力,从而启示英美文学教学。将认知理念贯穿于英美文学教材,可以彻底颠覆以往传统的测评与教学模式,在学生体验文学认知和日常认知体验两者之间连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实现。

[关键词]新课改;英美文学;解读文本;认知诗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1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58

[本刊网址]http://www.hbxh.net

随着读图时代与信息时代到来,当前的主流阅读模式已经转变成浅阅读,高校实用型课程逐步边缘化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地位,在学生心中逐步削减文学的影响力与吸引力。近些年有不少学者探讨在文学教学中应用文学理论,这就必须更进一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模式,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现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受到认知科学的重大影响,从而有效结合文学与认知科学,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尚未探讨文学教学中认知诗学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中认知诗学所具备的启示作用。

一、认知诗学和文学教学理念

由于当前高校文学教学的方式与理念受到不同文学研究理论的深远影响。文学教学基于伦理学批评角度则是高度重视文学所具备的道德教化功能,并且彰显出文学教学科研奖人文素质有效提升。认知诗学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新,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可以将其划分成三个阶段。Tsur提出认知诗学这是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所做的就是讲欣赏诗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到阅读诗歌当中使用的概念隐喻和日常生活当中概念系统保持着一致性。心智的诗性特征属于该阶段认知诗学研究重点,充分强调日常生活心智和阅读文学心智活动两者之间保持着一致,强调认知分析心智活动。第二阶段就是有效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的充分运用来探讨文本特征上体现心智风格。第三阶段就是基于认知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条件下的认知诗学研究,该阶段将研究目的确立为阅读文学文本,充分强调文学阅读所具备的文学语境性、互动性、体验性。从以上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如今研究认知诗学这是一种导向是文本的阅读模式,在文学文本解读环节通过认知理论的运用,凭借认知科学成果借用,积极探讨阅读过程心智活动所具备的作用。与接受反应理论当中积极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进行比较,认知诗学同样将其重点放在解读文本,可是更为强调体验、意义以及生成概念,将其重点放在认知处理阅读过程所包含信息的过程,除此之外,还觉得文学能力属于人的日常认知能力,而文学心智活动这是属于日常心智活动。基于文学功用的角度来看,与传统诗学进行比较,阅读的心智过程这是认知诗学的根本区别,传统诗学将其聚焦点放在阅读的伦理和理性结果层面。

通常来说,比较难提升学生欣赏水平这是当前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一大瓶颈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特别是外国文学语言显得特别难,觉得再怎么努力阅读也并不能领悟所蕴含的意义。根据目标内涵可以将英美文学课程划分成五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洞悉生命与感悟人生的意义;基本的批评英美文学的方法与知识;阅读体验英美文学原著;借助英美文学进行国民性格与英美文化的认识;基础性的英美文学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施的英美文学教学忽略了阅读体验英美文学原著这种最为基本的过程,甚至也可以说,对于这个过程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近些年以来虽然将学生阅读重要性持续强调,可是针对阅读体验的基本性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虽然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最终实现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可是基于有限时间内要让学生阅读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显得并不现实。针对这样的情况,实施文学教学根本问题就是要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将充分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自主阅读。

选取研究认知诗学可以为我们深刻理解文学提供有效帮助,难能可贵的就是将高高在上的审美高度拉近到生活领域中。当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模式进行掌握的条件下,那么就可以做到比较清楚的认识文学作品,通过有效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经验,就可以激发出不同审美感受和阅读体验,潜移默化的获得人文素质提升与理解外国文化的效果。

二、认知诗学和建设文学课程

在文学审视的过程中,认知诗学可以说是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可以将将新的思路提供建设文学课程以及新的途径更为有效接近文学作品。在人类各种认知能力中,文学能力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借助日常认知体验作用的发挥,可以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升,按照这样的思路,实施教学就应该将以往选读例证作品加上文学史知识这样的模式打破,使用认知模式关联这种让学生更加乐意接受的方法为学生文学作品所具备的体验经历增加提供帮助。

我国教育领域应该将现有的编写教材的模式进行彻底改变。如今基本上编写教材就是根据介绍文学背景——介绍作家作品——选读作品——注释作品这样的编年史顺序实施。历史知识这是学生在课堂中率先基础的,而课堂时间等到作品选读已经消耗大半,学生不管是兴趣还是注意力已经大不如最初阶段,学生有难懂作品,注释所发挥的作用只是进行个别字词的解释,尚未做到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总体内涵的理解提供相应的帮助。编年史这样的体例可以让学生首先就借助离自己年代时间比较长的古代文学,受到课时紧张影响而忽略现当代文学,或者是师生在期末兴趣比较低简单一带而过这样的尴尬局面。部分学者在近些年已经对该问题进行关注,比如《英美文学概论》就认为必须多读当代作家创作的作品,必须主要学习文体、情节、主题、民俗、叙述、人物、文类等这些文学语法知识,辅以介绍英美文学经典作家和作品。王守仁与赵宇两人合著的《英美小说》则是将以往将史当成大纲的模式予以打破,编排过程则是选取的大纲是小说要素。这些尝试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可是从本质上来看,编写文学教材将小说要素或者是文学语法当成大纲尚未突破专业问题,学生尚未阅读就开始接触生涩文学属于,要想从根本上将阅读能力提升难度特别大。endprint

根据笔者的观点来看,文学教程的编写必须将部分常用的认知话题当成大纲。教师可以参考朗曼公司出版的将文学主题当成大纲编写的教材《Literature and Ourselves》,往往可以发挥良好效果。在这本教材中,首先将部分文学要素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相继根据语言艺术、人性弱点、家庭、追求、责任心、两性关系等主题把各种不同形式、时期、国家的作品收入其中。这些话题都是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频繁思考的,所有的人的认知体验或者相同或者不相同,这些话题在不同文学作品中表征与阐释也并不相同。教师在讲课环节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将自己对于该话题的经历与感受进行交流,让学生可以进行分析作品怎样展开这一话题,随后比较自己的体验,最终就可以做到深刻体会作品。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当中,这一的将话题当成主导的主题式教材组织形式已经开展初具规模,根据特别多的实践数据结果显示,这样的组织方式贴合高校学术认知习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近些年的各种几倍的规划教材则是将以往传统的作品加上文学史这样的模式几乎全部沿用,尚未将这种人类学习认知规律充分重视。文学史实的有效掌握并不是属于最终的学习文学目的,其最终目的就要要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因此现阶段高校对于新型的能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极度缺乏。

教材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之后,相应也会导致测评方式与组织课堂当时随之变化。将学生确立成主导的讨论式教学肯定会是认知话题作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式,使得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困境彻底打破。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越来越多外在刺激方式失去兴趣,喜欢的是基于自身认知体验流露出的内在表达欲望。以为仅仅是测验学生熟练记忆文学史实的传统标准化试卷这种测评方式没有采用,受到大量学生参与进来的影响,导致可能出现形成性评价,并不是最终的期末考试定终身。从评价的组成来说,主要包含着学生认知作品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参与课堂对话题讨论成都、课后扩展程度等内容。笔者就曾经将汇报演出的组织当成评价学生的一部分,学生按照学到的知识进行形式多样文学作品的自编自演,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认知诗学这是在最近二十多年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从所处阶段虽然还是起步,可是文学教学理念却受到认知诗学的部分基本观点的启示。基于常规认知事物模式进行文学作品审美认知模式理解这条途径切实可行。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将认知诗学当成基础,将以往传统测评与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在学生体验文学认知和日常认知体验两者之间连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实现。

参考文献:

[1]范云.认知诗学理论的渊源与本土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赵秀凤.意识流语篇中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认知诗学研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英美文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