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15-07-16甘肃省陇西县昌谷小学7481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二老心灵母亲

(甘肃省陇西县昌谷小学7481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杨志林(甘肃省陇西县昌谷小学748100))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在阅读中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开展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在写作中渗透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情感教育。

语文情感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爱憎分明的情感体验,促进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真、善、美的心灵,用爱己、爱人的心去理解作品,理解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文字与心灵的流通,心灵与心灵的默契。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会都编选了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编者在编选时往往取材广泛,涉猎经典传统篇目和现代通俗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有描写祖国山川秀丽,抒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有叙述家庭生活,表达思乡亲情的;有学生喜欢的童话世界,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有妙笔生花的动植物描写,从中感受作者细腻温情的内心灵魂。

所以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可能去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使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受到熏陶,并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体验。

一、在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

不难看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会都编选了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内容。这些作品饱含作者的深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这其实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并从中感受到美,获得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如《中彩那天》《一个苹果》等课文蕴涵着生活的感悟和道德感,《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的美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捕捉作者的情语和心声,而且要重点赏析段落、句子和词语,认真感悟作者作品的魅力和内涵,和作者作品同喜同悲,打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形成共鸣。

例如,在《荔枝》一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体验文中表现出来的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谈谈所体会到的母亲爱自己的事情。这样学生通过感受母亲对自己的爱来理解作者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使学生实现移情体验。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爱你的母亲有一天要永远地离开你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这样使学生从对自己母亲浓厚的爱,不能离开母亲的情感体验中,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母亲逝世后作者的悲伤遗憾之情,把学生对母亲的情转移到作者对母亲的情。通过以情移情让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情感受到教育。

二、在语文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这里,我把语文教学活动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两个部分。在课堂内,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感受语文带来的情感教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挖掘除教材之外的情感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让他们的心灵与心灵碰撞,情感与情感激荡。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表演、发言、写作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听说读写中渗透情感教育。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将自己的情感领会直接表现出来,或表达喜、表达悲的情感,或表达诚、表达信的品质,或表达疑、表达惑的内心世界。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寻找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和启发,加以巩固和强化。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适当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力求每一堂课都精彩生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语文。

在课堂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外阅读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帮助学生筛选课外读物,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各种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同样如此。开展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演讲、朗诵、语文知识和作文竞赛、课本剧的表演,同样能够渗透情感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对已有的作品内容会有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深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定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演化,真正达到作品与学生、作者与学生的高度对话,和谐统一。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它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无限宽广的社会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即表达生活,作文是对生活的感悟,作文是自我真情的表白,作文是个性的展示,作文是文化的负载,作文是审美的感受。

比如,有学生在“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三杯恩酒敬二老》中这样写道:

第一杯,感谢二老亲赋予我生命。我从幼小的受精卵开始,吸收妈妈你的精华渐渐长大,最终瓜熟蒂落。从此,我有了一个崭新的生命,你们说,这个生命是无价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感谢你们,让我在这个风轻云淡,和平的时代里享受人间痛苦与欢乐。我觉得不枉走一遭。

第二杯,感谢二老对我的养育之恩。多年来,父母你们无微不至地关爱我,无怨无悔。不管是天阴下雨,还三伏暑天,你们二老都要伴我上学。爸,妈,我感谢你们。我也会像你们爱我一样地爱你们。

第三杯,感谢二老对我的教育。我知道你们不是教育专家,也没有渊博的知识,但我要说,对于我啊,你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教给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讲给我做一个人的原则和底线。这里,我要对二老说,我懂你们的良苦用心,请二老放心。

从此文不难看出,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正在形成,这种情感的教育已经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在师生的情感里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不是单纯的教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心灵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总会有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情,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魅力,每天保持有一个好的心情,真诚地面对每位学生,对每位学生要以情感关注,以情感投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必须尊重与承认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正确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把问题放大,不渲染学生错误,更不能歧视学生。要关怀体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引路人,创造有利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创造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使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真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其实这种情感,无时不在。在课堂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宽容的行为,都会触动学生的心灵。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二老心灵母亲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郑性二老阁:尽得南雷烬余,规模仅次天一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唤醒心灵
《二老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论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