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迪思维,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2015-07-16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区柏棠中学0508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启迪思维能力思维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区柏棠中学050800)

启迪思维,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王平(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区柏棠中学050800)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一批如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东庐中学等的课堂改革经验。作为农村中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没有机会到实地学习,但从他们成功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重要一条: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启发学生思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只有数学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多想学生的需求,多想想处理教材的最佳方法,多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就一定能够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启迪思维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维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学生才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初中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广泛采用新颖的教学导入模式,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合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技术,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的思路设计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板书,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和醒目的板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例如,在介绍“韦达定理”时,问学生怎样验证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有什么方法,学生一定会说把两个数代入方程,看方程是否成立,这时我告诉学生还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想不想知道?学生一定会说:“想。”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内容,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了,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实施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要积极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来启迪学生思维,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在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去对待学生,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思考。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和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不能难度太大或者太小,二者都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三、精心设计联系,让学生在教学检测中提高思维水平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广泛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初中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或者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因此,初中教师在注重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数学练习的开展,广泛采用讲、学、练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与学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数学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侧重初中数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讲练结合,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介绍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画法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明白。但是,到实际操作时就困难了,尤其是画三角形的高时,要先复习垂线的画法,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了。

四、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面对具体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从同类问题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考试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开放性问题,补充适当的条件使问题完整,那么添加什么样的条件更合适,有几种添加方法,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例如,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加上一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以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把所有答案都列举出来,再比较哪几种是最佳答案。

五、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指上课时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愿意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课本上的黑体字、解题规律、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要提醒学生多加注意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依靠现成的结论,特别对一些错误的现象和问题,敢于及时纠正。可让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启迪思维的核心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初中教师只有精心巧妙地设置疑问,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循循善诱来引导他们思考,总结规律来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从而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真正起到促进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目的。

[1]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启迪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