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

2015-07-16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054014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用材新课程生活

(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054014)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

张合平(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054014)

在信息化时代,初中生求知欲望较强,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接受速度快。但是,对学习中的抽象乏味的内容感到厌烦。像数学学科内容抽象,有的学生起初还感兴趣,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加之一些繁琐的计算,难以想象的空间位置,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定义,使得一些中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其实,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加上现代教学手段多种多样,理应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异彩纷呈,生机盎然。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灵动活泼的一面。

数学开启着人们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展现学生的智慧。数学应该是一门充满着神秘的学科,它充满着人类的智慧,有着让人探究的无穷奥秘。富有灵性的青少年,都应该是数学的崇拜者,是数学课堂的积极参与者。现实的情况却出人意料,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有着一种惧怕的情绪。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不喜欢数学教师,数学成绩不言而喻。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自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开启他们热爱知识的大门呢?

一、开放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分数定优劣。教学的成功与否也不能仅仅凭借一张成绩单说话。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评定。我们的数学教学虽然是理科学科,但照样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在教学中应渗透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数学题的训练,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服务,提高人的人生价值。

二、走进生活,创设数学的学习情境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往往是就题讲题,教师囿于教材中的例题,就例题讲解、分析,讲完之后开始做练习,循环往复,形成了数学学习的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重复的训练题。这样的学习,学生仅仅掌握了知识点,但数学学习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因为干巴巴的试题如此枯燥,怎能吸引学生呢?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跳出课本的圈子,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突出的特点就是从生活出发,用学生熟知、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例题和训练的内容。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也必须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平行线”时,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的关键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的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等等引入课题,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三、从生活实际中引入知识,突出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以致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普遍存在。教师要将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入数学,让学生思考,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学,不能仅仅会做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如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学习数学要有数学感,要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关键信息,不为表象所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提供的实例信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注重知识获得过程,提供探索知识机会

新课程要求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体验中感受知识,获得知识。但凡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知识才会牢固;经历了探究的实践,学生才会升华知识,形成能力。在过去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讲解,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但忽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所以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就是模仿,大脑像一台复印机,将知识复印到头脑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广博的知识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走进更广阔的社会,走进有着无穷奥秘的大自然。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吧。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用材新课程生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
造林绿化用材、观赏树种适应性研究
压花作品欣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