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2015-07-16河北省卢龙县木井镇大李佃子小学0664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课堂教学

(河北省卢龙县木井镇大李佃子小学066400)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郝霞(河北省卢龙县木井镇大李佃子小学06640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高效课堂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反映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情感体验,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的全面发展。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依旧沿用旧模式、旧观念、旧方法,势必会离高效课堂教学越来越远,与新课改背道而驰,会为教育新形势所淘汰。我们不得不反思整个教学,要认真学习新课改,践行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为学生营造愉悦而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独立思考,积极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构建知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那么如何来构建高效课堂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趣味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源于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认可,学生自然会表现出积极的认知行为与心理倾向,这样不仅不会以学为苦,反而以学为乐,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无味的教学,要运用教学艺术,为教学增添更多的活跃因素与快乐因子,营造愉悦的氛围,实现趣味教学,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行为。

(一)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发挥移情效应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建立在对教师的喜爱之上。学生喜爱教师,自然愿意接受他,进而会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行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从外在来说,教师要有形象,要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带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试想,如果教师不修边幅、言行粗鲁、行为夸张,怎么能够换来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呢?为此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向学生展现良好的外在形象,换来学生的好感。从内在来说,教师要有修养。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换来学生的钦佩,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水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准,这样更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学科的学习上来。

(二)引入多种时尚元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鲜活的生命,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为此我们要改变封闭的教学模式,要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时尚元素,以此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引入生活这股活水。生活即教育,生活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将生活与教学结合起来,无疑为原本枯燥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整个教学更具生命的活力。这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与思维,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问题教学,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构建

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被动参与教学,是信息的机械接受者。教学只是经由教师将书本的现成知识单向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失去了思考与消化的机会,只是处于肤浅的记忆层次,何谈自主运用与创新?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要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单向传递,要运用提问艺术,通过精心而巧妙的富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认知活动,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独立思考。这样经过思考与思维后所学到的知识,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并灵活地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能够自主地创新与发现。

第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是整个教学的心脏,是问题教学法的主线。问题本身的价值性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成败。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无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实现学生的深度探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此我们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一系列富有梯度性的问题,使得问题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维空间,符合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共同发展。

第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把握好时机就可以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的动力,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如果不分时机地随意发问,只能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机器,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以一个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与思维重新集中起来;当学生思维受阻时以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指引学生,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三、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的人。这也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与思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做过多的约束,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条框内,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特定的答案,而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而自由的教学氛围与学习空间,要不断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材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勇于思考与质疑,能够真正将学习与运用联系起来,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牢笼,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创新,能够自主地发现与创造,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会学习。

总之,高效课堂建立在学生浓厚兴趣与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我们要以新观念、新思想为指导,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激情与动力,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等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学。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