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经济内控应用
2015-07-16刘莉
刘 莉
一、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体系,对资金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有利于优化资金的配置,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第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的内部控制,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体系,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利于预防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利于降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
二、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经济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意识决定行动,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保证。在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事业单位最高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经济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内控可有可无。部分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部门预算和内部控制等同,这样就缩小了经济内部控制的范围,影响了经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第二,对财务工作或者是会计工作不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资金核算和资金控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部分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不重视财务和会计的作用,剥夺了财务、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利,使得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不甚了解,影响了财务核算和资金控制作用的发挥。第三,对资金支出的控制意识不强。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资金支出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或者是预算控制体系的覆盖面不完整,或者是预算控制体系的执行力不强,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资金支出不受控制,加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部分事业单位在经济内部控制方面只停留在会计控制和风险控制层面,内部控制的内容和内部控制的范围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不相适应。除此之外,很多事业单位的经济内部控制只是一个“空架子”,建设内部控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开展经济活动,而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覆盖面不完整的现象,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超支的情况。同时事业单位的预算没有和国家的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有效的衔接,减弱了内部控制对财务的监督作用,导致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算还存在任意修改的现象,对财务报表随意调整,导致财务账目失真,使得预算编制的控制作用所剩无几。
(四)内部控制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业的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审计和监管,使得内部控制的操作不规范,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三、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的应用
(一)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首先要转变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首先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学习,提升内部控制的理论水平,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其次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做好带头工作,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最后,将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和财务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为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要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聘请专业的人员或者委托专业的机构,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三)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经济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在以前的预算编制中接待外来人员的费用、出差费用等的预算在执行中经常出现超额的现象,所以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合理的计划,不能以一味的降低开销为目的,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其次,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和国家的集中支付制度相结合,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最后,预算编制的覆盖面要完整。在编制事业单位预算的时候要面面俱到,保证预算覆盖面的完整性。
(四)实现岗位责任制
要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就要做好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事业单位内部要设立完整的会计机构,选择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明确财务人员的分工和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就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保障内部控制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五)建立并加强监管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忽视了审计部门的功能,导致审计部门不能对会计部门的工作进行很好的监管。首先,事业单位内部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审计机构,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对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其次,事业单位要规范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保障审计人员能够将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并且实时汇报。将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审计工作落实到位,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做好内部风险评估工作
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复杂,资金支出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事业单位的财政风险比较大。为了有效的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需要定期的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风险评估,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安全,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
总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维护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编制科学的预算、加强审计和监督、完善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
[1]侯东光.刍议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建设与应用[J].当代经济,2012,(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