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窗 口

2015-07-15王鑫君

慈善 2015年4期
关键词:瓯海总会慈善

王鑫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篇文章,传递的是一份温暖的感动

一本杂志,述说的是一个地区的慈善风貌

本期我们走进山东、南京和温州,一起感受那里的慈善之美……

《山东慈善》

山东省慈善总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方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山东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慈善总会为依托的《山东慈善》使慈善文化宣传更加深入人心,不仅树立了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而且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东慈善》以“弘扬慈善新理念 汇聚慈善正能量”为办刊宗旨,每期的“卷首语”都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慈善界的热点动态进行评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015年第1期的“卷首语”回顾和评述了发生在2014年的热点事件:《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公益众筹”概念的广泛推广、阿里巴巴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等,公益慈善事业在前行中亮点纷呈。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考验,2015年,公益慈善事业必定迎来大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公益将会大大缩减公益善款和资源的筹集进度,让更多弱势人群和地区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发挥人人公益的力量。2015年第2期则紧跟全国“两会”步伐,结合委员们有关慈善方面的议案,寻找慈善发展的新动力。

“专家论坛”栏目邀请了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周云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芹、高鉴国等一批知名学者就热点慈善议题进行探讨,例如《借鉴美国经验 加快慈善组织发展》《我省慈善义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慈善募捐救助方式的改进与创新》等。

“地方慈善”栏目是以专访基层慈善会会长的形式记录山东省地方慈善组织的发展动态,近期采访的是济宁市慈善总会会长刘景伦,交谈了“发展慈善事业 打造首善之区”的蓝图。除此之外,还有“慈善史话”“慈善探索”“慈善美文”“他山之石”等重要栏目。

2014年山东省慈善总会不仅依靠《山东慈善》进行宣传,总会还在鲁东大学成立了“山东省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在烟台召开了慈善理论研究课题评审会,对12个慈善课题进行了评审和结题。并且,山东省慈善总会还与省文明办联合开展了第六届“最具爱心企业”“慈善之星”“优秀义工”评选活动,开展了第八届山东省慈善事业好新闻奖评选活动,推荐35名在慈善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参评中华慈善贡献奖并获得荣誉,在全国排在首位。与山东电视台联合开办《慈善真情》栏目,与《联合日报》《山东侨报》合作开设慈善专栏专版,在报道慈善典型、宣传慈善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透过这扇慈善之窗,我们了解到这11年来,山东省慈善总会系统共募集善款约115亿元,设立的慈善基金每年可用于救助金额约4亿元,全省上下联动开展了“朝阳助学”“夕阳扶老”“康复助医”“爱心助残”“情暖万家”五大救助工程、20多个救助项目,受助困难群众达500余万人次。

《南京慈善》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钟阜龙蟠,石城虎踞。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市”别称,更有“博爱之都”美誉。富裕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催生了南京厚重的慈善底蕴。1997年12月26日,南京市慈善总会正式成立,《南京慈善》也成为传播真善美的文化之窗。

《南京慈善》是一份双月刊,每年6期,设有“特别报道”“要闻阅览”“总会慈讯”“慈善名家”“金陵风”“爱心企业”“凡人善举”“回音壁”等栏目。

透过“总会慈讯”,我们看到,2015年2月4日,南京市首家企业慈善分会——扬子石化慈善分会成立,该分会充分发挥“大扬子”区域优势,通过“公司出一点、工会拿一点、职工捐一点”三个渠道积极筹集慈善资金,并通过“一日捐”、义演义卖、志愿服务和关爱行动等活动,组织二级单位、合资企业、改制企业和扬子社区积极参与慈善救助工作。

同期“专题报道”记录了南京市第16次“慈善一日捐”活动,自1999年南京市启动该活动以来,16年间,累计募集善款近4.1亿元,救助困难群体人数达上百万人次,这些简单数字背后,是以爱的名义的善举接力,它见证了“博爱之都”的文明与温暖,见证了南京人的乐善好施,见证了受助者一张张感动的笑脸。“义工园地”讲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的故事——南京市慈善艺术团走进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慰问演出;南京市慈善组织开展智障儿童手工玫瑰义卖活动;南京信息学院慈善义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这些善良的人们用真诚的微笑和细致的服务回馈社会,用他们的微薄之力,温暖他人!

“金陵风”讲述了很多南京的慈善先锋,有“慈纳于心,善施于行”的方祖岐将军,老人家把自己近几年推出的100多幅诗书画精品新作义卖200多万元,所得款项在南京市慈善总会成立“方祖岐将军慈善基金”,定向捐助失能老人、孤残儿童和贫困学子等社会困难群体;有“十年慈善义演,传递人间真情”的南京慈善艺术团,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义务为老人、残疾人、孤儿、学生等群体奉献了200多场精彩演出,在播种爱的同时,也收获了因为参与慈善而获得的快乐。

慈善已经成为“博爱之都”的一张亮丽名片。十几年来,南京市慈善总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赠9亿多元,向社会发放救助款物8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180多万人次,为困难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20多万人次义工服务。2009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2011-2014年,南京市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63个城市慈善公益评比中,连续三次获得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称号; 2011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2013-2014年,连续两年被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评为“全国慈善透明卓越组织”。2014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

《温州慈善》

“温州人,一个把钱看得很重、却分明看得很轻的群体。温州人眼里,比钱来得更不容易的,是不幸之中的困难者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是一座城市把慈与善、情与义看得比金钱更重的齐心。”这是来自《温州慈善》“卷首语”里的一段话,比这段话更能感动我们的是杂志里记录的点滴故事。

“慈善面对面”讲述了全国首家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壹加壹公益联合会”。这是一个由128名的哥组成、靠着简单的设备和工具奔驰在灾区一线救援现场的苍南县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的小分队如今已成为拥有52个专业救援队伍和公益项目、2000多名志愿者的综合性NGO,他们怀抱着朴素的向善之心,行向善之举,积极探索民间公益组织发展之道。

“特别报道”记录了温州市慈善总会坚持了13年的“慈善大宴”,2015年“爱心温州·情暖万家”慈善大宴现场摆设55桌爱心宴席,宴请500多名困难人员,收到捐款50多万元。通过2015年第1期“人间真情”栏目,我们看到在温务工的安徽人王海波,将好心人捐给其身患尿毒症的妻子用于换肾手术的爱心款中所节余的8万元,转捐给正在温医大附二院就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3个月大男婴向宏斌。小宏斌康复后,尽管身负5万多元的债务,但小宏斌的父亲向勇,又将节余的1.5万元爱心款转捐给同院患有重症肺炎和肌无力的湖北3岁男童陈尹浩。这是一场特殊的慈善接力,一笔善款在三个贫困家庭中流转,让这份爱心不断叠加,涓涓细流汇成了大爱温州。

“做慈善,我上瘾了!”是“慈善人物”中陈忠的一句自白,他从1996年10月进入温州侨乡报以来,策划了在西部造一片温州林、学生营养餐、书架子工程、玉树爱心病房、温暖列车、明眸工程、温暖爱心包等慈善工程,累计发动筹款4000多万元,慈善行程遍布中西部地区和温州市各地,行程上百万公里,累计发表慈善新闻稿件2000多篇。陈忠说:“我树立快乐慈善的理念,慈善已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会为之奋斗终身。”

此外,《温州慈善》还设有会长论坛、仁心大爱、慈林先锋、义工之窗、慈善养生等栏目,这扇慈善之窗让我们看到了温州人发自内心的慈爱,他们奔跑在慈善的路上,用“爱心”构筑了温州最珍贵的一张名片。

《瓯海慈善》

《瓯海慈善》杂志是由温州市瓯海区慈善总会主办,以季刊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瓯海的慈善工作情况。

透过2014年第4期的“慈善动态”栏目可以了解到,瓯海区推出了“向日葵慈善书柜”公益项目,致力于改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阅读条件,同时将慈善文化引入校园,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该区总会还在四川芦山县设立芦山“我要圆大学梦”瓯海慈善助学基金,把爱的臂膀伸向远方灾区的孩子,其博爱之举感动你我;在助医方面,“瓯海慈善义诊列车”项目自2008年开始,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开展宣传卫生知识和慈善理念传递,下乡义诊74次,参与义工2008人次。

同期“慈善春秋”追忆了爱国华侨任岩松,他出生贫穷,年少漂泊法国,历经风霜雨雪,胼手砥足白手起家,创业有成后不忘反哺家乡,先后捐资100多万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培育英才后代。此后,他还捐资100余万元兴建水厂,解决温州丽岙镇任宅、杨宅、叶宅、茶堂4个村的人民吃水困难问题。“情似瓯江水,心比岩上松”是这位爱国华侨一生的写照。

此外,《瓯海慈善》还设有“慈善文化”“励志人生”“慈善助学”“真情大爱”等专栏,把瓯海区的点滴大爱流于笔端,呈现给受众一本充满爱与感动的杂志。

瓯海区慈善总会不仅通过《瓯海慈善》进行文化宣传,还围绕全区慈善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宣传,通过《今日瓯海》、瓯海新闻网、温州电视台“瓯江先锋”频道以及《闲事婆和事佬》栏目等市、区级主流媒体宣传慈善工作。与区新闻中心联办出版《今日瓯海》慈善专版,每年印发12期,扩大了宣传面;充分利用自有媒体加强宣传。编发《瓯海慈善时讯》,现已印发40多期,成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了解慈善工作情况的窗口。办好“瓯海慈善网”,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管理,网站同时整合了新浪微博,增强与热心网友的互动。开通“瓯海慈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瓯海慈善微信群”,使之成为慈善传播的新媒体平台。编辑出版《我的大学梦》一书、及时将慈善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通过报刊杂志、官方网站、大众媒体等形式对外公布,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全力打造“阳光慈善”,努力提高总会的社会公信力。大大提高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提高了广大爱心人士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瓯海深沉笃厚、钟流毓秀、文化兼容,历史古韵下的瓯海区慈善总会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在紧急救援、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医疗救助、助学支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瓯海慈善》杂志也成为了瓯海人民乐善好施的精神之窗。?誙

猜你喜欢

瓯海总会慈善
慈善之路
聚焦瓯海 镜彩视界——记第17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展览会暨首届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节
慈善义卖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陈埭镇同乡总会
旅意侨领蔡玉弟荣获“感动瓯海十大人物”称号
瓯海眼镜产业概况
画与话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