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2015-07-15赵庭
赵庭
2007年1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哲欣”为笔名,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上发表了《在慈善中积累道德》的短评。此文不长,600字左右。但思想内涵丰富,论述精辟透彻,字字得力,句句实在,堪称马列主义文风的典范之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慈善”的论述,对进一步弘扬慈善理念、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建设大美中国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并引用季羡林先生的话说:“慈善是道德的积累。”言简意赅,道出了慈善的最高境界。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也。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承传的精神血脉。慈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一直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奉为美德。先贤们极力倡导的“仁爱”“兼爱”“博爱”,揭示了慈善的本质及其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激荡着一股知善、向善、行善、积善的慈爱文明之风,这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全国上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一不在这种道德实践中,开始了道德积累。这种道德积累,有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及公众形象,有助于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无疑,这种道德积累,为构建和谐、富裕的大美中国,积淀了人世间“最美好、最有价值的财产”。(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
习近平同志还在《在慈善中积累道德》一文中,对一大批企业家和先富起来的人由衷寄语:期望他们“主动、勇敢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成为“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令人欣喜的是,各地一大批企业家和先富起来的人,他们以“兼济天下”的精神,践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以自己的爱心和善行,不断积累个人道德和企业道德,不断提升自身和企业的社会价值,为发展我国慈善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他们犹如一颗颗“明星”高挂天空,光华四射,灿烂壮观。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提倡凡人善举,积小善而成大德,倡导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让慈善之光普照华夏大地。
写完以上文字,笔者突然想起两位名人的胜语。一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中的“唯一造就道德公民的办法,是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联系起来。”二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权威与个人》中的“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公民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真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笔者认为,这两段至理名言,与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在慈善中积累道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属醒世恒言,值得我们深思。须知,一部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强弱,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这些,权作笔者的一点“感悟”吧。?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