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阅读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5-07-15河北省邢台市五中054000

学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章素养

徐 朔 (河北省邢台市五中 054000)

上好阅读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徐 朔 (河北省邢台市五中 054000)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依然是令许多教师苦恼的问题。上好语文阅读课,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锻炼他们健全的心智,鼓励他们形成独立的思想,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 阅读 批注

新课标实施几年以来,“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却普遍感觉学生对语文课根本提不起兴趣来,他们不爱读书,语言苍白,词不达意;写作文材料匮乏,陈旧、老套的例子被反复使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新课标的实施与应试教育的现状矛盾依然尖锐,语文教学往往变成了解剖文本,使得本来摇曳生姿的文章被“大卸八块”,必然导致学生的反感,另一方面,其他学科大量挤占了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情感淡漠,缺乏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因此,开设语文阅读课,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阅读课真正地发挥作用,使其有效并有趣起来呢?

一、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与课堂教学相关,也可以完全无关;可以是文学名著的节选,也可以来自《读者》《意林》等大众读物;可以来自网络上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来自报纸中的社会热点。或文辞优美,或观点新颖,或思想深刻,或知识前沿,总之,只要是值得学习、讨论的并相对完整的文章,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教师挑选的文章不宜过长,以一节阅读课能通读三到四遍为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材料分别是:

(一)社会热点类

比如去年北京发生了公交车站摔婴儿事件之后,我把网上的新闻和一篇名为《你知道垃圾人定律吗?》的文章打印下发给学生,引起了他们热烈的争论和深刻的反思,之后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了这一事件。

(二)生动细腻类

比如,《读者》中的经典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情意浓浓,生动感人,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被人与人之间那种淳朴的关怀所打动,情感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熏陶。

(三)观点鲜明类

记得曾经发过一篇 《台湾人为什么不愿意统一》供学生阅读,学生看后感慨万端,既觉得龙应台的话语尖刻,又不得不看到大陆的差距。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深刻的反思,学生的思想在探讨中获得历练与提升,他们也更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祖国的得与失。可以说,这是一节融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阅读课。

二、不可做“放羊式”阅读

教师把材料下发之后,不提任务要求。而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如本节课重点是鉴赏语言,还是体味写法,等等。

当然,也不能以读后感或者练习题来作为检查的手段,因为这样,学生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变成为“交作业”而硬着头皮阅读,使得本该情趣横生的阅读课变成新的课业负担。

三、要教给学生做批注

批注的形式丰富多彩,可大致锻炼学生学习以下几种:

(一)感想式批注

如在读了毕淑敏的《苍蝇向何处飞》一文后,学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毕淑敏这样著名的作家,都有过这样无端怀疑自己的经历,而且被影响了十几年之久,那我所谓的我太笨,学不会英语之类,是不是也是影响着我的苍蝇呢?”在读到《民国大师上课时的开场白》之后,有学生如此批注:“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仅仅因为学问大,他们更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质疑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读老舍的《我的理想家庭》时,文中最后一句是这样的:“这个家庭最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和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学生质疑:“老舍不是最喜欢济南的冬天吗,不是觉得北京风太大吗?怎么理想的家又说在北平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这个学生又自己查阅了老舍的生平和大量作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联想式批注

如在《莲的心事》批注中,有学生写到:“让我想起了《一棵开花的树》。”如此看来,他真的是读懂了席慕蓉的作品。

又如上课学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的学生一连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等意境类似的很多诗句。他们由原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做到触类旁通,真正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四)评价式批注

如学生在读了《失落的一角》一书后,评价道:“画面朴拙,充满童趣,内涵丰富,含蓄深刻。”听听,多客观的评价,多老辣的语言!而在读完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自传 《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之后,有学生这样写道:“政治,让人们变得冷漠与势利,苦难,也能让人变得沉稳而大气!”这样的评价,未必正确,却很独到,教师可以找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之处,做恰当的点评与引导,必然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厚自己。

又如读完《你知道习得性无助吗?》这篇科普小文之后,有一个学生写到:“我不要做那个失败几次之后就只会哀嚎的狗,我不要做那个蹦了几次后就绝望放弃的小白鼠,我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我要跟‘我不能’说再见。”有的学生查到作者马丁·塞利格曼其人,把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写在文章的天头处,并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起来,这也算是这次阅读的意外收获了吧。

四、阅读课上必须重视讨论与分享

教师要允许学生驰骋思维,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尊重他们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个过程,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经过了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阅读材料才会内化成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使得阅读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这样的阅读课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渐渐发现:他们的知识面宽了,写作文不再绞尽脑汁;他们的口语能力强了,回答问题不再期期艾艾;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了,还学会了恰当的表达;他们的思想深刻了,看问题逐渐不再那么偏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

[1]袁静.语文素养与阅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胡新华.享受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论坛,2004(6).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章素养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