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海徜徉,聆听经典
——幼儿园古典音乐欣赏漫谈

2015-07-15张玉芝河北省廊坊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065000

学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古典音乐乐曲想象

张玉芝 (河北省廊坊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065000)

乐海徜徉,聆听经典
——幼儿园古典音乐欣赏漫谈

张玉芝 (河北省廊坊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065000)

幼儿园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素养,能够为幼儿创设充满优美音乐的环境、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适宜曲目的选择、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和经验、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活动中要注意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解释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适当运用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并且欣赏活动要“美”。

幼儿园 古典音乐欣赏 环境表象 倾听 想象 游戏 媒介美

古典音乐有中外之别,外国古典音乐又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所指古典音乐主要关注近一二百年中西方一些优秀的适宜幼儿欣赏的古典音乐,这些乐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欢喜、快乐,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悲伤、惆怅……这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实在是应该作为孩子们音乐教育的“正餐”出现,而不仅仅是“辅食”,当我们更多地引领孩子们聆听这些古典音乐作品,徜徉乐海,孩子们对善与美的感悟被激发,有效提升音乐审美素养,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幼儿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经验,或不成熟,期待抛砖引玉,共同研讨。

一、创设充满优美音乐的环境(铃木教学法的启示)

来园、离园音乐、进餐、教育活动、户外活动、午睡的背景音乐都选用经典名曲,如:

来园——皮尔金组曲“清晨”、维瓦尔第“四季”之春天等。

离园——胡桃夹子选曲、肖邦圆舞曲等。

进餐——轻音乐。

教育活动背景音乐——少女的祈祷、绿袖子、圣母颂等。

户外活动背景音乐——春之声圆舞曲杜鹃圆舞曲等。

集体舞——单簧管波尔卡、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

午睡——月光舒伯特的小夜曲天鹅梦幻曲等。

二、根据音乐欣赏活动侧重进行曲目的选择

教师要结合幼儿水平确定欣赏曲目,曲目宜选择短小(可以节选)、音乐形象鲜明、音乐元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富于变化、曲式简洁明了(ABABABACA)的乐曲。如:国家级“十五”课题研究成果 《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全集》中的曲目。

教师还应考虑活动侧重选择曲目——以感知音高为目的的活动应选旋律性强,适宜演唱的乐曲,如《欢乐颂》《梁祝》;以感知速度为目的的活动应选速度变化明显的乐曲,如《乌龟》《康康舞曲》对比聆听;关注力度的活动可以选择《天鹅》与《电闪雷鸣波尔卡》对比聆听……

同一首乐曲,可能会多次聆听,每次各有侧重,如初次聆听关注节奏与主旋律、再次聆听关注再认与故事创编、还可以与其他乐曲对比聆听欣赏……

三、欣赏之前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经验

教师要对欣赏曲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包括作者、创作背景、曲谱、节拍、节奏、乐曲风格、曲式、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以便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欣赏活动前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缺乏前期经验的对乐曲进行盲目猜想对幼儿是有害无益的,在感性经验方面,教师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接触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头脑中与乐曲相关的表象、体验相关经验,以使幼儿在欣赏乐曲时能够用日常积累的丰富表象为音乐想象提供加工材料(有像可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独特的贴切的想象与理解,而不是盲目地直接听乐曲就让幼儿表述音乐内容。

例如,教师在幼儿午睡时播放轻柔音乐,用柔和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平时和幼儿有过关于做梦的谈话,在组织进行《梦幻曲》欣赏时,幼儿很容易感受乐曲传递的安详温柔恬静的情绪,描述出贴近乐曲内容的画面。欣赏《赛马》前一段时间应通过看视频、讲故事、看图书等形式了解与马有关的知识、蒙古族的生活、骑兵的形象等等。欣赏《天鹅》前,教师为幼儿讲述有关天鹅的故事,如“天鹅湖”“七只天鹅”,学习相关的优美抒情风格的诗歌。

四、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

缺乏音乐的耳朵,再美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想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幼儿音乐基础技能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这种培养一定要注重趣味性,适宜幼儿年龄特点,如通过达尔克罗兹身体音阶、柯尔文手势帮助幼儿感知音高;玩音符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旋律概念;通过体态律动、奥尔夫声势活动、有趣的打击乐学习帮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与节拍的异同;选取短小的乐曲或乐曲节选通过聆听、对比聆听感受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元素对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的表现作用,从而使幼儿具备初步的鉴赏理解能力,使幼儿在欣赏古典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掌握的音乐技能分析乐曲情感倾向,较准确地感知乐曲内容和情感。

五、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欣赏与倾听联系紧密,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好作品应反复欣赏,但最忌无目的无要求地反复听——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值得我们带幼儿反复倾听,但一定要注意教师应提出适宜问题——如倾听+想象、倾听+分辨、倾听+记忆、倾听+对比、倾听+再认等,让幼儿带着问题安静投入地倾听,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乐曲全貌。

例如,第一次倾听侧重于想象的伴随,教师用“音乐中有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你听了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等引导语激发幼儿边听边想,听后用语言、动作描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高兴、伤心、优美、想唱歌……”等等,描述出自己想象出的场景。

之后每次倾听,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是要通过倾听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还是通过倾听让幼儿感知主旋律,感知节奏,或是通过不同乐曲的对比倾听感受速度的变化产生的不同的风格,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使用明确的指导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伴随着分辨、记忆、对比、再认等思维活动进行倾听,教师的指导语如“听一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这首乐曲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两首乐曲带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教师用不断变化的要求引领幼儿充分挖掘作品内涵,创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境界,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够汲取新营养,获得新感受,激发起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

杜绝放上音乐让幼儿反复听,教师一边坐着或没有感情色彩地教授等不负责任的欣赏活动,因为反复无目的、无动于衷地听一首乐曲,最容易倒人胃口,磨蚀甚至消除幼儿对高雅音乐的兴趣,造成严重的后果。

六、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解释音乐内容

首先明确一个理念 “音乐理解无对错”,很多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其实也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除了作曲家本人,谁能够百分百地理解乐曲要表达的内容?即使是作曲家本人,时过境迁后,也很难准确阐述乐曲中的细节到底是在传递怎样的情绪情感。

所以带幼儿欣赏乐曲时先不要告诉幼儿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什么内容、什么感情,这样就剥夺了幼儿自主感知、想象、理解、表述音乐的机会,而这一过程恰恰是幼儿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认识过程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机会。要允许并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妄加否定,其实孩子们的感知理解、想象能力往往让我们自叹弗如。

幼儿天真的童稚是他们理解音乐的最大资本,他们没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实更加有利于他们对古典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孩子们对 《欢乐颂》的想象——“大海边,有很很多很多人在游泳,玩。”“这是足球场,在踢比赛,有好多好多人在看,在加油。”孩子们听《加速度圆舞曲》的想象——“很黑很黑的夜里,小动物迷路了。”“大灰狼来了,在追小朋友呢。”“在晚上,黑蝙蝠飞出来了,在追小朋友呢。”“是在变魔术呢,一个小朋友变成好多好多小朋友,一百多个。”“强盗在别人家里偷东西呢。”“是一条毒蛇。”“小动物遇到了火山爆发。”

七、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

前苏联学者苏菲·别莱叶夫·艾克塞姆普拉斯基研究认为,早期儿童(8岁以前)具有三种音乐趣味:原始音响趣味、运动趣味、故事趣味。早期儿童喜欢音乐其实不仅喜欢音乐本身的音响,更是喜欢这个音乐能让他们联想到一件事、一个小动物、一种情境,并且让他们动起来。

所以教师在带幼儿进行欣赏时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用孩子们自己想到的情境作为游戏背景,满足幼儿对音乐故事性趣味的要求,同时教师对这个情境加以丰富、动作化,这种动作必须是契合音乐又很简单很好玩的,以满足幼儿对音乐运动趣味的要求,从而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倾听、理解和表现。

以《加速度圆舞曲》教学为例,孩子们想到了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师选取变魔术的情境加以丰富,制作了小精灵变魔法水的视频调动幼儿兴趣,将乐曲的结构、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元素渗透在变魔法的动作之中,幼儿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就感知了相关的音乐元素,教师再通过设置前几次变不出魔法水的障碍,引领幼儿分析在力度、速度、结构等方面哪里操作的有问题,在反复的趣味化的操练中使幼儿对乐曲有充分的理解,最终达到能够用动作准确表现乐曲的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情境的运用,避免了枯燥的反复练习的弊端,幼儿不觉得是在进行操练,只想着在玩变魔术的游戏,自己也能变出魔术水,一直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学效果非常好。

八、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适当运用

幼儿受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所限,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一般很难像成人那样仅通过安静倾听一种方式来获得对音乐的感性体验或理性思考,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辅助感知手段,如视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感知器官的协同活动,以丰富和加强听觉感受。

对乐曲的解读与表现可以借助的媒介包括故事、诗歌、绘画、歌曲、动漫、相关音视频、旋律模唱演唱、肢体动作、图谱、乐器演奏等等,在欣赏时,往往是若干种解读与表现方法的联合运用,教师应根据所欣赏的乐曲选择适宜的、适量的方法。

借鉴优秀的音乐解读作品能够提升教师和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层次,有效提升音乐审美素养。如:波兰波兹南影视动画室出品的《乐画间古典音乐动漫全集》的动漫解读,我国“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全集》的语言解读、王秀萍“经验还原教学法”中的身体动作、《舞起来》的肢体律动等等。

但在运用各种解读方法时要正确认识音乐与媒介的关系,倾听是主要活动,媒介不能喧宾夺主。随着大量教辅手段在幼儿园的应用,很多音乐欣赏活动中其他媒介占据了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的注意力专注于画面、动漫等所带来的视觉享受,音乐倒成了一个背景,教师应避免这种情况,媒介的运用要遵循密切联系、契合音乐的原则,让幼儿通过媒介玩音乐而不是玩教具、道具,这样的活动再热闹也不是真正的游戏化教学。

九、欣赏活动要“美”

教师首先应培养自己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注重纯音乐的聆听,在纯音乐聆听中以优美的语言和动作引领幼儿融入音乐,在美妙的旋律中沉迷、留连、感受、想象,感受到审美愉悦,情动于中才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语言、绘画、舞蹈等形式使幼儿的感受和想象有更多表现的渠道,杜绝脱离音乐的、无节奏无旋律的、缺乏美感的高分贝“疯狂”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正是音乐欣赏由内而外的正确欣赏路径。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古典音乐乐曲想象
始乱
快乐的想象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