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路径探索
2015-07-14宫佳彭益全包小萍
宫佳+彭益全+包小萍
摘 要: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学生资助社团活动现状出发,分析了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85-03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指出,学生社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并逐渐成为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学生组织,同时也是高校资源优化、拓宽资助渠道、拓展育人思路的有效举措。
高校学生资助社团,主要由受资助的学生组成,负责策划、实施各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资助学生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自实施学生工作“三大战略”以来,逐步探索和发掘学生资助社团的育人功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学生资助社团现状
南京农业大学目前有香港思源学社、唐仲英爱心社、伯藜学社、中粮爱之家及姜波学社共5个学生资助社团,社团成员494名。男女生比例约为1:2。社团成员覆盖农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农科学生占28.5%,管理学科学生占21.3%。社团成员中,2012级和2013级为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总人数的37.8%和42.3%。
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调查显示,98%的成员对社团活动满意,其中33.8%的成员对社团开展的大部分活动非常满意。关于社团活动对学习的影响,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成员认为社团活动不影响学习,而不同的角色对社团活动与学习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中担任部长与副部长角色的成员工作相对繁重,占用较多时间,但61.8%的部长和48%副部长认为这并不影响学习,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其他成员中,45.9%的干事和51.7%的社员认为社团活动没有影响到个人的学习。
二、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体现
社团的育人功能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育人功能体现在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专业素质的提升及主体意识的强化,隐性育人功能体现在奋发图强、努力上进等优秀品格的塑造。发挥社团育人功能,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构建育人体系,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
(一)显性育人功能
1.学习能力增强。学校对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测评打分表包括学习、素质与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50%。2010级103名社团成员的平均学习成绩显示,大一至大三各学年平均学习成绩分别为85.82、86.78、88.57,全校同期的均值为80.82、81.71、83.61,平均学习成绩分别增长6.18%、6.20%、5.93%。说明在大学三年中,社团成员学习成绩能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能够不断进步。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开拓学科视野,提高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
2013年,494名社团成员中共有149人获得各类奖学金,其中国家级20人,校级120人,社会级9人,比2012年同期获得奖学金的人数有所增加。
2.综合素质提高。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其中能力与素质各占总成绩的25%,103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分值显示,大一至大三成绩分别为93.82、94.46、94.50,分别高于全校的均值92.19、93.04、93.54。社团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社团指导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力,重视活动方向与形式的指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与自我管理。
附加分是对学生除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素养的一项考核指标,分值为0-0.6分,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依据具体的评分细则,给予相应的加减分值。103名社团成员大一至大三附加分分别为0.18、0.19、0.20,相对应全校的均值为0.12、0.12、0.11,分别高出50%、58.33%、81.82%。
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展示,在各类文体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学生根据专业特长的需要,积极参与活动,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的同时,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有效提高了社会竞争力。
(二)隐性育人功能
1.社团活动多样化,推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5个学生资助社团围绕社团活动宗旨,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明确的活动,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活动。数据显示,各类活动中,公益志愿类占比48%,文体类19%,学术类14%,培训类13%,其他占6%。随着活动类型、内容的多元化,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所有活动中,参与人数在40人左右的占到总比的33%,40—70人的占比24%,70人以上的占到21%。
绝大部分社团成员对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表示认同,他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专业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近年来,学生更注重结合专业优势,例如参与SRT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等科研平台,有计划、分步骤地组团立项,申报社团项目,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参与人数不断增多,扩大了社团活动在校内外的参与面与影响力。
2.重视提升综合素质,塑造优良品格。对社团成员入校以来获得的除学习以外其他奖励进行统计,发现累计获得各类奖励220项。其中,按级别分,国家级10项,省级22项,市级8项,校级180项;按性质分,公益志愿类20项,文体类39项,学术类55项,科技创新类26项,优秀个人(单项)26项,其他类54项。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社团成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也促进了其品格的塑造,收到了德育效果。体现在社团成员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绩,如荣获“国家优秀志愿者”、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金牌等荣誉。此外,少数社团成员加入创业导师项目,如创建了“紫砂艺坊”工作站等创业项目。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让贫困学生在大学校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品格,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认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有全面的教育[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提倡将智力生活与劳动生活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结合,教育与自然教育结合[3]。这对于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以“第二课堂”为补充,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接触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并在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
(一)提升社团活动的文化性,实现团队育人
1.通过社团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5]。校园文化的本质就是“化人”,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6]。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挖掘各种有效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实现“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为补充”的结构。社团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群体心理学理论认为团体对个人性格、行为有重要影响,群体心理表现在模仿、感染和竞争上,在朋辈环境中成员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7]。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推动社团朝着积极健康的趋势发展,激发社团成员的竞争意识。
2.增强社团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要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学校思想阵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8]。坚持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化视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注重顶层设计,贴近学生的需要,开展具有思想性、学术性与寓教于乐的社团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团活动及学校的影响力。大学生社团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运转机制、骨干队伍、社团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地加以构建[9]。
(二)发挥社团活动的服务功能,实现实践育人
1.在服务性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详细阐述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潜在的能量”,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趋向自我完善的特点,追求个人发展、实现人生目标是每个人的特质要求[10]。这种观点对于资助社团成员的自我发展有着借鉴意义,社团活动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接触、了解和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的大舞台。如在组织、开展服务性的社团活动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大学生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与追求目标。此外,社团成员在活动中的角色发生转变,从参与到各类社团活动中展示自己,到以组织者的身份在社团工作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参与社团的日常管理,组织具有资助特色的活动,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管理、决策及协调能力。
2.重视社团活动的社会化功能。社团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搭建了桥梁,同时为大学生参与学校与社会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渠道,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11]。例如,学生依托专业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活动,将专业知识合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大学生对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也有所适应,并在活动中实现社团活动的社会化功能。此外,通过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加强与兄弟院校、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资助社团活动,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与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
(三)发掘资助社团的教育引导功能,实现资助育人
1.增强社团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大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历练与提高。如引导诚信还贷,围绕“诚信教育”、“道德观的讨论”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以主题辩论会、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资助社团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此外,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挖掘社团成员的个人潜能与优势,多维度、深层次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注重活动内容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社团的整体实力与优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内驱动力。
2.注重社团活动的内涵式教育。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践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载体,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内涵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彰显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软实力。实践活动既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与社团之间的和谐发展,还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社团活动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品牌特色,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道德素养,真正实现学生、社团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之一。近年来,国家的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资助举措不断拓宽,应将资助工作的重点落实在资助育人方面,明确以资助为途径,以育人为目标。因此,加强对学生资助社团育人功能的理论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资助育人路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优秀品格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清林.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路径探索[J].社科纵
横,2012,(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苏]苏霍姆林斯基;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
科学出版社,1983.
[4]龚少博.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研究[D].西安:长安
大学,2009.
[5]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的意
见[R].2005.
[6]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0,
(7).
[7]杨娟.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2012.
[8]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
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5-04.
[9]李莉.努力构建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环境[J],江苏高教,
2004,(5).
[10][美]马斯洛;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
州出版社,2006.
[11]林勇灵.论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D].南宁:
广西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