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5-07-14李秀芸
李秀芸
摘 要:“以人为本”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文章从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人性化缺失的表现,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33-03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每一部分都体现了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哲学上,马克思在其《经济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几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中对于人、人的本质有具体的认识,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以人为本”的历史;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成果《资本论》中,研究了商品、阶级,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指出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性在于生产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必须占有生产资料,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进行了统一的描绘,其观点明确集中于《共产党宣言》中。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与一般的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从教育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法纪教育,主要是由传授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道德准则、法纪观念、立身处世指南及树立信念、锻炼意志等教育要素和环节构成。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促使人思想认识发生变化的过程,其工作本身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系统的育人工程,不仅具有育人功能,而且还具有导向、协调和激励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始终是通过“人的发展”这一中介来实现。因此,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思想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手点和立足点,无论对教育对象实施的是哪方面的教育,其教育实效都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的主动性的调动和积极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要把教育对象真正看作教育过程中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只是被动接受和遵守的客观存在物。
(三)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突出地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切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以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必然趋势。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放人、发展人,因而注重生命关怀、以人为本也就成为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现实难题、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缺失的表现
(一)教育的出发点泛功利化,违背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社会生活、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其身心趋于成熟,与中小学生相比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驱动、自我教育支配的愿望和主体性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见物不见人,在整个体系上恰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远离了主体发展的需要。这种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万金油”,社会需要什么就抓什么,忽视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民主自由权利以及个体的差异性,把大学生先入为主地仅仅视为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教育客体甚至于病态的教育客体。二是过多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义、工具性价值,简单粗暴地从某些理论、原则、观念出发,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人、人格及人性提升的关注。没有个性化就不可能有主体性,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偏差,一方面使大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自身无关。另一方面,忽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忽略对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过分夸大道德规范对人的外在制约作用,也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停留于表层,甚至带来内外两张皮的消极影响。
(二)教育过程智育化,忽视个人的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知识传递过程,更是情感交流、感染、互动的过程。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人的需要、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思想政治道德主体对所宣传的内容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从内心里真正地信仰,道德、政治、价值规范才能贯彻到行动中。但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互动的重大缺陷。其主要表现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智育化:用智育化和强制化的手段进行理论说教和思想灌输,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变成了单纯的特定的知识、观念的讲解和道德规则的传授和记忆活动,忽视了情感沟通和情感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在考核的标准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要点、经验总结、重大意义,把有关政策、文件或规章制度等外在因素设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受教育者发展的标准,并以此作为体现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这些缺陷严重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价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误导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科目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学习一门知识。致使受教育者不仅没能把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品质,也不可能外化成能力或是行动,反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虚假化。
(三)教育目标理想化与宏观化,违背人的自然性
反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要求上普遍存在着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活生生的个人,忽视人的多层次利益需要,把人抽象为工具化的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归为理想教育、完美教育。在教育中,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较多,而讲个人的价值需求、利益需求较少;讲集体利益多,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现实问题关切较少;讲社会、民族、国家的需要较多,讲大学生个人合法权益、个性发展需求少。这种思想的高扬,道德理想的“高、大、全”特征,实质上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需求,违背了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道德、政治、思想素质的一种健康塑造和科学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完人、圣人,但这只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目标,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则必须遵循着大学生成长的现实环境的变化以及成才的规律而循序渐进。把实然和应然、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一刀切”的理想教育不仅是空洞的,往往也是低效的,而且极有可能走向反面。正如邓小平所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拔高,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采取“敬而远之”、敷衍塞责的态度,这当然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四)教育方法简单化与机械化,忽视人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他们各自有着其特殊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面貌,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和爱好。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课堂还是课后,大多形式单一、手段单一、渠道单一。教育形式习惯于我说你听的单一模式化的灌输说教,强调接收、模仿和服从;教育手段习惯于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纲领性文件的注解,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提升和问题的解决简单化、形式化和表面化;课堂教学习惯于高高在上的一言堂,忽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求,缺乏“启发”和“引导”;教育途径和效果以考试成绩为第一标准,不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上述表现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强迫压制和单向注入,使教育对象被标准化、格式化、客体化。由此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
三、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长善救失,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指向性,人的主体性只有得到尊重,才能激发出为自身发展而努力的可能性。在社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效、社会功效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表里不一、知与行脱节归根结底还是忽视了人的理性需要,漠视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人的需要层次各不相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就不能机械地用一个模子去铸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就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主体性就必须首先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关心并研究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现实需求出发,按照灌输与疏导辩证统一规律办事,把大学生正确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的培养放在根本位置,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真正把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其次科学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再者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群体意识,来进一步保证和巩固教育效果。主体性既是一种思想认识,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因此,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须重视学生主动性、意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内驱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造最佳的教与学的心理氛围。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合理的理性诉求,重视受教育者积极情感、意志等品德的培养,积极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主体人格,关注人性的优化、人格境界的提升、人生美德的高扬和人生意义的丰富,等等。同时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营造大学生主动成才的健康环境。
(二)以知识教育为载体,建构人的精神家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实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实现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获知、笃信、力行的过程,这是一个特殊的教育过程。这种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它经由知识而不囿于知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般地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所学的知识、道德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来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德行。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学习不仅和一般学习一样,存在着知与不知的矛盾,而且与一般的理论学习不同,它还存在着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因此,热情、激情等情感因素对思想政治和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正如列宁所强调:“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3]当大学生对某个思想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产生了某种情感,有了强烈的爱憎、好恶时,他们身上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情感的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发展十分重要,是推动学习发展的动力,是形成思想政治道德的中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知识教育为载体,把知识教育与培养德行结合起来。既要大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使其从根本上对社会、人生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是非善恶标准,又要加强行为规范训练,使其成为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人。例如通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各种优秀品德和修养。
(三)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契合人性的需要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离不开客观情况和科学规律,合理的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植根于活生生的现实土壤之上,要与社会的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和人性需要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置,要以党和国家制定的德育总目标为指导,这是时代要求的集中体现。青年大学生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这既是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发展需要,也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但是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过高或夸大其教育功能,必然会违背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意义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依据对人的基本判断,首先从解决人的切身利益,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入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的特点,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也不例外。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往往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党和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既切实可行又具有挑战性的新的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到青年大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尊重其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又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现实利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教育目标的实践性和生命力,使教育目标真正变成受教育者的内在追求,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品质。
(四)创新教育手段,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教育本身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们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要求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面貌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根据各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的手段要多元化、灵活化,要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方法的运用也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现在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行为方式与以前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面对的文化环境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差异。但不管处于什么年代,人都需要理解和尊重,思想共识和情感交融才有完全的心理沟通,才能为实现教育目标创设良好条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其人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全部,健全的人格才是其日后走向社会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人格的塑造不是单靠个人实践能够自发、孤立完成的,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而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相互理解和尊重,是任何时期、任何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和更加完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3]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