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纪念册:一路成长一路歌
2015-07-14邓晓燕
邓晓燕
对于自己的生日,学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一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确实有着特别值得纪念的意义。但随着互送礼物、聚会请客的热度与级别不断升高,其中最愁的是家长,在哪里请客、送什么礼物才算拿得出手,才会让孩子的所谓面子得到满足?学生间的攀比、浪费之风在物质的温床中也不可抑制地生长起来。为了让孩子们摆脱物质羁绊,拥有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生日回忆,我们自主规划设计,为班上每一个学生制作了一本独一无二的生日纪念册。这不需要昂贵的金钱换取,只需同学、老师的真诚关爱与祝愿。
生日里的成长
1. 化零为整,人人都是主角
班上一共60名学生,我们化零为整,以月为单位统筹规划,每月均有七八名“小寿星”闪亮登场,借班队活动以集体生日的形式举行生日派对。这样的规划避免了六十次单个庆祝的繁琐,有趣的是,我们在统计中发现了三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朋友,奇妙的缘分让他们的相处更加愉快。在每次活动结束公布下次生日名单时,小寿星们便开始了甜蜜的期待。性急的小翔对我排出的名单提出了质疑,因为他的生日被我推迟了一个月。原来爸爸妈妈平时给他过的都是农历生日,而我是按阳历进行排序的,小家伙对生日的企盼可见一斑了。由此,我也把生日表再次进行了细致检查,因为在那个月,每个孩子都是闪亮的主角。
2. 自制贺卡,礼轻情意深重
生日纪念册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孩子们自制的生日贺卡,由小寿星中的好朋友来制作。人数不限,基本原材料为:彩色折纸、油画棒或水彩笔、小剪刀等,因为拒绝使用购买的贺卡,而二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刚开始时,由设计到剪裁、美化,都是由老师手把手指导。自制贺卡要求无需多么精美,但因为是送给好朋友的礼物,且有珍藏意义,所以孩子们都做得特别用心。渐渐地,贺卡形状开始变得多样,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剪出了房子、爱心、汽车、圣诞树、飞机,祝福语也令人忍俊不禁:“祝你越长越帅!”“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你要多吃饭,才能长得高哦!”“希望你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热心的孩子们每月都会提前给小寿星们做好准备,总想让自己做得更好,虽然材料简单,但因为用心因为创意,也就越做越好看了。祺越在活动中收到了许多贺卡,这份惊喜让原本有点害羞的他主动提出当众唱一首歌,以表达他对大家的感谢。我惊喜于他战胜了以往的羞怯,也深深体会到感谢所带给人的强大力量。
3. 教师指导,自主稳步着陆
生日纪念册的各组成部分为:每月独具特色的封面、寿星个人特写、寿星与送贺卡的伙伴合影、经组合排列粘贴于A4纸的缤纷贺卡、封底的一首小诗是老师对大家的祝福,另外收录每月特色物件,如成长计划、家长心声、活动留影等。
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所有操作均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首先学会独立创作的是贺卡。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逐步把活动的组织执行权交予学生手中。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长进行搭配分组,每组负责一期活动。擅长美工者将大量贺卡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排列,尽量使每一张粘贴了多份贺卡的A4纸更加美观;对一些电子产品操作稍熟悉的孩子,请他们采撷活动精彩镜头;脑子特别活络的就和老师一起创新活动设计;组织能力强的就是活动当之无愧的小主持了。经过这一系列的分工磨炼,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能力也得到了稳步提升。教师作为二年级学生的指导与协作者,在整个活动中既要大胆放手,更要随时关注引导。
4. 节日助兴,欢乐无限延续
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安排在每月的最后一次班队开展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发现,如果结合某个特定节日,活动会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12月圣诞节,学校里热闹非凡,小寿星们带上可爱的圣诞帽,在一棵棵美丽的圣诞树下唱响圣诞歌,“Happy birthday!”“Merry christmas!”孩子们说得溜溜的英语祝福此起彼伏,沾着小寿星的喜气,圣诞歌曲比赛中,我们获得了学校一等奖;2月新年刚过,一返回学校,我们就以“长大一岁了”为主题进行生日庆祝,晒晒新年趣事,把新一年的成长计划写进生日纪念册,小寿星们对自己可都是信心满满;3月,生日这一天,我们最该感谢的是母亲,我们的庆祝活动是和妈妈一起做件事或者写封信给亲爱的妈妈,小泽妈妈记录下儿子和自己一起洗碗的镜头,也把儿子带给自己的喜悦和自己对儿子的期望诉诸笔端,这一切都保留到了生日纪念册中;5月劳动节,我们来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收获了自己种植的茄子和土豆,并把它们送到食堂,也许明天,我们就能享用到这劳动果实了!和小寿星们一起栽下小树苗,和小树苗留个影,明年再来比一比看谁长得快。
生日外的收获
在生日纪念册逐步完善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成长令人欣喜。同时,因为生日纪念册,也引发了一些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由此生成了新的教育契机,给我们带来了生日以外的收获。
一天放晚学,本月生日的孩子们拿着大家精心制作的生日纪念册,显得有些激动,一边走还一边津津有味地翻阅着。小伟妈妈见到册子,听说是老师发的,便问小伟有没有谢谢老师,小伟轻轻说了一句:每个小朋友都会有的。这一番对话刚好被不远处的我无心听到,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为了给孩子们一个难忘的生日纪念,我们一起动手,合力为每一个“小寿星”制作的独具特色的生日纪念册,在孩子们心目中,难道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享受到的这份爱就成了理所当然吗?思虑再三,我决定……
第二天晨会,我请拿到生日纪念册的小朋友先谈了谈昨晚与父母交流的情况,孩子们的兴奋之情犹未减少,我顺势问道:“大家还记得这本纪念册是怎样做成的吗?”因为已有了多期亲身经历,后来孩子们又逐渐参与了制作,大家很快说出了主要流程:同学做贺卡、给小寿星送贺卡、为小寿星和好朋友拍照、把贺卡进行整理,粘贴到A4纸上、老师为每期生日册制作不同的封面与封底、最后把每个人的照片、贺卡和活动中的相关内容装订成册。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日纪念册越来越精美。那么,你做了哪些努力呢?”
“我给每一个小寿星制作的贺卡都是不一样的,有爱心、房子、小汽车、圣诞树。”小雯很自豪地说。
“我刚开始不会剪,第一次还是老师帮忙剪贺卡的,现在我已经能很熟练地使用小剪刀了,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小刚是个调皮的小男孩,还记得第一次做贺卡的情形,不简单。
“现在,每一次为小寿星做贺卡,我都会提前准备,争取一次做得比一次好看。”小婷是个乖乖女,很努力、很用心。
……
的确,孩子们感受最深的当属制作贺卡了,从最初的不会做,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如何利用彩纸勾画形状,再进行剪贴,然后画画、写祝福语、涂色彩,到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开门卡、复工卡、立体卡,这其中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看来,为了小伙伴,大家都在用心地做着,自己的努力也是深深刻在心间的。
“我现在和老师一起粘贴贺卡,才知道这一步也很麻烦。”乐乐是个“小能豆”,之前我请她帮忙,她现在已经体会到老师也需要很努力了。
“有多麻烦呢?”我问。
“要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贺卡贴在一起才好看,还要确定把双面胶贴在贺卡的什么位置才最好。”因为有一些贺卡的奇怪形状常常让我们很苦恼,到底该怎么粘贴才最合理,有些让人无从下手。经过多次的实践练习,她已做得越来越上手了,现在每次都会去主动帮助活动小组。
“不光要贴,我们还要拍照片,老师再把照片打印出来。”上期拿到册子的小涛对自己的生日照片“大力水手”造型很满意,也就记住了老师的这份辛劳。
“我们这一期的封面才好看呢,是我们七个朋友的小巴掌围成的圈圈。”轩轩喜欢这个,我也喜欢这个,设计漂亮且有新意。他很好奇:“老师,我们的巴掌怎么会变小还围成一圈的呢?”
“老师用水粉请你们按下了五颜六色的小巴掌,再把它们扫描进电脑,然后用软件进行修改整合,最后打印出来,就成了漂亮的巴掌圈圈啦!”
“哇!”听我一口气说完,孩子们的眼睛和嘴巴都变得大大的,“老师好厉害!”
“看到小朋友的贺卡越做越漂亮,老师当然不敢偷懒了,今后我们活动的地点除了教室、操场、劳动实践基地,还会有更多的创意呢!一起努力,我们把生日册越做越好看,好不好?”听到孩子们的称赞,我也不禁有些小激动。
“好!”60张小嘴巴同时回答的声音特别响亮。
“小朋友,你认为这样一本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做成的生日纪念册,里面包含了什么?”见时机差不多,我将话题引入了今天的主题。
“爱!”
“祝福!”
“心意!”
“关怀!”
“友情!”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是感动:“那你该如何做呢?”
“好好保存,保存一百年!”调皮的小昊迫不及待地说,并且重重强调了这个一百年。
“我要天天看。”小翔从书包里抽出纪念册,原来他还没舍得把它放到家里,还想细细看上一段时间。
“谢谢老师和小朋友。”懂事的小雨话音刚落,不少孩子就附和着点点头。
“孩子们,对于别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像小雨一样懂得感谢。其实不只是这一份生日纪念册,需要我们记住老师和同学的爱。在生活中,只要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哪怕是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不能把这份爱视作理所当然,要记得说一声—”孩子们异口同声道:“谢谢!”
“那么,今后什么时候我们该跟身边的人说声谢谢呢?”
“妈妈夜里帮我盖被子,我要谢谢她。”
“奶奶送我上学,接我放学,我要谢谢她。”
“大扫除时,同学帮我扫地,我要谢谢她。”
“爸爸妈妈做饭给我吃,我就帮忙拿筷子盛饭。”把感恩化为一种行动,小雨的懂事让人欣慰。
……
这是因生日纪念册事件而引发的一次聊天式晨会课。因为孩子是家中的独苗苗,从小就拥有全家人的关爱与呵护,到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爱悄悄播洒,对于这幸福的爱的接受者来说,他们要懂得心怀感激,并将这爱的温暖与力量继续传递。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他的心胸才会更加开阔,道路才会更加宽广,从而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远。孩子尚小,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就从细细感知身边的点滴关爱开始吧,相信在那幼小的、充盈着真善美的心田里,总会无尽芬芳与迷人!
小小贺卡、缤纷活动、生日纪念册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着情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而活动中的一次次小插曲,也让我们收获了活动以外之多的感悟。学生尚年幼,我们不苛求他们从中汲取某种精神力量,只希望现在的快乐在多年之后,经过时间的酝酿与积淀,当再次翻开纪念册时,他们感受到的是一段温馨而美好的回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