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14张国福
张国福
摘 要:“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有利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值得思考。
关键词:理实一体;建构主义;实践;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并且学习自控能力也比较差。我们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适应他们文化基础的低起点,同时还能完成对他们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实践,我们认为,“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要求的。
一、正确认识“理实”关系,灵活安排理论和实践衔接
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改革,授课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理实”之间关系。“理实一体”不仅是在讲解理论时做一些演示实验,或给他们看一些实际的元件,而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应该把握什么时候讲解理论知识,什么时候做演示实验,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这些教学活动或环节有机地融合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有实践操作部分,但是它往往将实践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两位老师组织实施,而且是在不同的时间(课时)和空间(地点)内完成。同时为了验证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一般在整个单元理论课讲完后再集中进行。这样做虽然便于实践教学安排,但很容易使理论和实际脱节,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不能明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常常提不起兴趣而敷衍了事。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既不偏向于生硬的理论讲述,也不刻意地讲究实践操作,而是将实践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辅相成。
二、“理实一体”教学运作应建立在“对话”交流的平台上
建构主义者推崇的学习平台是“对话”。以对话为基础进行交流,开展协商与反思。对话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它包括了互相讨论与思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包括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反馈;学生自我对话,也称反思,即,自我认识。第二个层面是人机之间对话,如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设备之间的对话,即,掌握了什么。这种“对话”教学方式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应用。最后,阅读总结该电路的作用及特点(学生与文本对话),巩固知识。这种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对话”交流的平台上。
三、“理实一体”教学运作应努力采用小班化的教学结构
小班化的教学结构不仅适用于一般教学活动,它更适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尤其符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需要加以指导和帮助的现状。因为,采用小班化的教学以后,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人数变少了。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加强了对学习自控能力弱的学生的督促和帮助,也有利于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辅导,强化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它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发挥自己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时间和空间。
四、“理实一体”教学运作中应积极倡导节约精神
由于“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除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外,势必要求学校提供足够的教学实践材料(如:万用板、导线、焊锡等)。但如果教学实践材料(如:焊接电路所用的元件和万能板)一次使用完就丢弃,难免会造成浪费。因此,可以让学生循环利用无损坏的旧元件。
在“理实一体”教学运作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被大大加强了。这必然要增加实践器材与原料的损耗。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元器件的重复利用,爱护实验仪器,提倡细微之处讲节约。这不仅是为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能够在职业教育中积极推行,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未来从业者的节约意识。
五、“理实一体”教学运作应向教师提供可以操作的教材
以电子类专业为例,传统的教材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过分强调实验的独立性和对理论的验证性,不仅造成了中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困难,关键是使理论和实践脱节,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现在,我们要推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要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教学,就要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三门课程在学科体系下的分离状态,把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整合起来,并且把专业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与理论教学之中。要实施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给教师提供一本能够操作的实用教材。这样,授课教师就能知道专业基础知识怎样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又应该怎样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
六、“理实一体”教学运作需要有“双师型”教师的支持
“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同时具备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该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正确地讲清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又能把实践操作技能指点到位。将积极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强化了教师职业意识形成。
总之,“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同时,它推动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的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一个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高文.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2004.
[2]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纪世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