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5-07-14

学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本课数学知识内容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鲍立海 (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一中 333100)

现行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人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如下浅谈。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

一、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首先,教师要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尽力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要真正地对学生投入情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在他们成功时要给予表扬,在他们失败时要及时鼓励。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以正确的心态积极面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师要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营造出适合学生质疑解惑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要注意使学生产生疑问,同时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当发现者的角色,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思考和记忆,而有的学生喜欢用数学概念来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有的学生更擅长通过视觉来获取知识,有些学生则通过听觉来获得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态度、动机和学习环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独立解决问题,在相互竞争中学习,有些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他们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让学生逐步适应“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首先要传授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不依赖老师就可以把数学学好的目的。这样一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分析关键词句和数学符号的能力;能读懂例题意思的能力;能找出教学内容中主要句子的能力;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数学时做到:第一,初读内容,扫清文字和数学符号障碍,了解内容大意;第二,细读内容,要字逐句地通读课本内容,把本课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标记出来;第三,精读内容,在基本掌握了本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完成相应练习题之后,再进行重点分析、归纳和总结。这个环节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问、抽查、检测等方式来检查学习效果。上课过程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主要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自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独立完成自我检测,这一步骤大概进行20分钟左右。

第二,教师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强调重难点。

第三,通过讲解之后,教师再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大概需要10分钟的时间。

第四,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检测结果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把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来交流改正,教师要适时指导,使学生记忆深刻。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过程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这些预习工作包括了解课堂内容、自己试做课后练习、自己制作上课需要的教具。上课第一个环节中,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在小组讨论中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放到班内来讨论,由其他小组或者老师来解答。教师要适时地讲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可以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到讲台上进行板演和讲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用大概10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些自我检测。这些是由学生自己编写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题目,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做到难易适中。做完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换评阅,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四,由学生总结归纳,学生总结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做出补充,把巡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再次强调,加深学生的印象。之后,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和要求。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引导启发技巧,不着痕迹地自然过渡,由最开始的教师来拟定自学检测到后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自学检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第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他们的弱点和问题后及时纠正和指导,改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使他们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第三,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提高作业的难度和广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少量的作业,不求多做,要求做对、做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就是要做那个“授之以渔”的人,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为了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前行在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上。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本课数学知识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教学设计(片断)
“生物的特征”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