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 引趣促练

2015-07-14

学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创新方法 引趣促练

邹春雷 (福建省建阳市桥南小学 354200)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生爱参加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在校生的健康状况低下,这是为什么呢?调查表明,这跟小学生的兴趣有关。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小学 体育课 创新方法 引趣促练

一、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二、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既要重视开发教学方法,又要大胆引用、借鉴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手段;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练习

(一)设定情境,模拟练习

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例如当忽然遇到地震怎么办?这时可让学生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做出避险的行为:有的学生连跑带跳地越过假想的障碍,有的学生拉着伙伴急速跑向“安全区”,有的学生则以冲刺的速度躲到“无险区”,各种形式不一而足,既愉悦了身心,又提高了兴趣,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力量、速度、跳跃、灵敏等能力,而且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二)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发现依赖于思维的动作,学生只有在动作练习中发现了问题,才能进一步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所以,教师应积极通过创设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应力求明确;第二,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第四,引导学生独立地处理问题。教师要从客观实际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可以结合动作技术中的重难点,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出新颖的创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反复、持续的探究、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良好习惯。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中,学生过箱时易形成两腿侧分不直这一错误动作,这时我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压腿动作,充分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解决问题学生练习的情绪很高,教学气氛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办法:左右大分腿压腿、跳人马、推手成分腿站立等。

(三)通过发现探究,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要深入备课,把教学内容改编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或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当启发,促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如教师可把编排徒手操的原则、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编。学生通过思考会将原有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寻找到运动的特性、规律,从而编排出新的徒手操,获得成就感。

又如在上步投掷垒球的教学中,教师先在垒球上缝了一条彩色的飘带(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垒球飞行的路线、弧度),做了三次或高、或低、角度适中的投掷,让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提出问题:“对老师的三次试投,你们有什么想法,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说出了下列看法:

甲生:“角度太高了,垒球飞不远。”

乙生:“投得太低也一样不能掷得更远,很快就落地。”

丙生:“远不远跟力量和角度有关系,也和方向有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求异追思,让学生主动体验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多方开拓学生的思路,允许学生张扬个性,也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简单的练习,可由学生自行选择练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甲地到乙地,结果学生想出了跑、跳、走、翻、滚、爬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当然,有些学生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但也要以鼓励为主,不应扼杀他们的创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每一个儿童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理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和实践中培养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让他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五)因人而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创新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创新性,考虑他们的个性特长,包容他们的“越轨”行为,鼓励他们多竞争。如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设置了田径、篮球、乒乓球、棋类、羽毛球、足球等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训练项目,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六)嫁接求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教学中教师可用嫁接法创编教材和游戏,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嫁接到日常的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快乐地运动,如手篮球游戏(以篮球的比赛规则赛手球)、羽毛乒乓球(用羽毛球拍打乒乓球)等,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动感世界,这样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

总之,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