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评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5-07-14
(河北省清苑县中冉中学071100)
浅谈作业评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葛红娜
(河北省清苑县中冉中学071100)
作业评语不但是作业批阅的方式,更是师生交流的渠道,作业评语能给学生熏陶知识,能给学生温馨关怀,能给学生美好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作业评语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业评语就像春风化雨,无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使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一片和风丽日。
作业评语春风化雨风和日丽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教师的认可、赏识和尊重。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
一、作业评语要饱含真情,尊重学生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而这爱的核心就是尊重。面对教师的评语,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情绪随之起伏波动。教师的评语要满含深情,在一字一句中寄予厚望,在一言一行中传递爱心。誉满中外的文学家矛盾从小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上小学时教师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写下:“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使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又一篇佳作问世了!能做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一腔真情涌现,令人拍案。作业评语犹如与学生的促膝谈心,是特别的关注与爱护,犹如一封短笺,或赞扬,赞扬他们取得的成绩;或劝诫,劝诫他们存在的缺点,或指引,指引他们努力的方向,激发他们的斗志,使学生克服对学习的畏惧心理,热爱学习。
二、作业评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必须学会因材施教才会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完善更有裨益。
检查评估作业也要开放、创新。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笑脸”和“哭脸”替代的“√”和“×”。好的作文或精彩的语句,展示在教室墙面上,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欣赏,有了自信心。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作业评价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一些,但能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爱上学习,何乐而不为呢?由于学生的生活情况不同,造成学生在性格上的差异:有的学生家境不好而羡慕他人,有的学生个性特强不愿受任何约束……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多和其父母多交流,了解其偏执的由来,然后对症下药,让这些学生意识到不管怎样,怨恨和逃避不如去面对、去化解。坦诚沟通的同时,委婉指出学生的偏狭思想。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亲情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家乡优秀人物资料;每周写一段“家长寄语”,使学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认可、鼓励;每次月考以后,让学生把试卷带回去让自己爸爸妈妈评价,爸爸妈妈都会先肯定孩子的进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丢分原因。有了家长的作业评价,孩子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三、作业评语要巩固知识,激活创新
作业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更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适时的精妙之语,给学生以点拔,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比如,数学“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独辟蹊径!真好!”“开动脑筋!你肯定还会有更好的方法!”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真正激起创造性学习的正能量。
四、作业评语要积极鼓励,指引方向
学生将作业交给教师,是想能够得到教师积极热情的期望。所以我们的评语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寻找闪光点。新课标要求作业批改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作业批改中要做到鼓励为主,在知识技能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创作才能。在写评语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给予充分的甚至夸大的肯定与赞赏。让学生收获功的喜悦,增强信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注与肯定,从而使学生充满希望,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投入更大的热情。达到“乐之者”的教学目的。
五、作业评语要潜词造句,陶冶情操
面对学生作业,犹如一杯清茶,一盆绿竹,一册黄卷,娓娓而谈,亲昵无间。让心与心碰撞,化解孤独惆怅。精雕细琢的评语也是教师的杰作优美而富有个性,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给学生独特的美丽,独特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读周国平、余光中、刘庸、林清玄的精美篇章,看他们是如何在自然和生活中探索、品味、感悟人生的,看他们是怎样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和细腻的笔触去抒写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古典文化的膜拜,在学生心头激起语言美、情思美、哲理美的涟漪。学生会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评语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敲门砖”,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导航员”,是学生心灵浸润着真爱、理解、支持、鼓励的“沙漠绿洲”。我们不仅要“观其行”,更要“明其心”,有的放矢,科学教育,让作业评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像春风化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一片风和日丽。
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 田彩霞)
葛红娜(197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任职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冉中学,曾获得河北省骨干教师和保定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独立撰写的教学论文等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