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析”径“作”享其成
2015-07-14
(河北省定州市北辛兴小学073000)
独辟“析”径“作”享其成
冯红敏
(河北省定州市北辛兴小学073000)
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了对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注重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了作文的求真,评价的激励等等,为什么仍见学生作文如流水账、白开水?是我们忽略了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我发现学生不是心中没有真情,不是眼中没有风景,而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突出一个“作”字,学会表达的方法技巧才能“作”文。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把作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赏析,指导学生见识优秀篇章中的写作“门道”,在赏析中享受美的熏陶;2.评析,以学生为主进行作文评改,扬长避短找出差距,享受参与的过程;3.海量阅读,学生对所读文章自主分析,享受阅读,提高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这样虽然占的课时多点,但与语文教学并不冲突,反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们学起语文课本来轻松容易多了,对整个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指导佳作赏析
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一幅名画放在眼前,自己却看不出好在哪里,一株美丽的花摆在自己面前,却不知用怎样的手法在画纸上画出来,显然这种情况下是难以画出好的画来的。如果学生读过的文章,看不出好在哪里,自己的作文、同学的作文看不出优点、不足,那怎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优秀文章,让学生认识学习此文章的精彩之处,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赏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开发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从多个方面欣赏文学作品,赏析文章的写作的思路,把握主题思想的方法,运用手法的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线索、铺垫、伏笔、照应、对比、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语言、动作、景物、心理描写等等。
二、学生参与习作评析
在赏析阶段之后,把学生带入作文评析的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享受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全过程。评析学生作文,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自我评析。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教师学生自主评析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方法:(1)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2)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3)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4)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首先,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分析并且修改。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自我介绍自己的习作,介绍内容可多可少,可以介绍自己的构思,每段写了什么,在某方面自己用了什么方法,以及自己的不足等等。觉得自己哪儿写的不好还可询求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最后,每个小组成员把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部分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这时,学生有的读的是几个用的好的词语,有的读的是些优美的句子,有的读的是精彩的段落。学生在分析、修改、展示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增长了信心,获得了快乐。
2.互相评析。学生自我评析后,小组同学参与互相评析,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互相诵读自己的作文,然后互相分析评价对方的习作。我发现小组同学在相互交流中,无拘无束,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为某个同学的作文的哪个地方怎么写更好而争论不休,由课上争论延伸到课下。被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扬长避短,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每次作文评析之后,学生都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又使学生在对作文的“析”与“评”中尝到了“评析成果”。
三、海量阅读自主分析
海量阅读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所读文章加以分析,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技巧。既要课上大量阅读,更提倡课外大量阅读。通过阅读分析可以使学生懂得在习作中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词成段,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的内在联系。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发展学生迅速理解读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茅盾先生曾说过:“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我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我体验,张扬他们的个性,这样他们写出的作文才有独到之处。学生每人都有自己厚厚的“采蜜集”,我鼓励学生把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并把自己的“采蜜集”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这样长期坚持,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俗话说:“没技术干不出好活。”我的作文教学是通过赏析佳作、作文评析、海量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很享受地成就了自己的作品。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