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学生交流中批改作文
2015-07-14
(河北省隆尧县城关校区055350)
在与学生交流中批改作文
成志军
(河北省隆尧县城关校区055350)
批改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与小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太注重作文批改,或者敷衍了事,或者生冷简单,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点、缺点和错误,在教师的鼓励和启发下逐渐进步,并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怎样在作文批改中贯彻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重要。批改作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交流的过程,批改的好,交流的好,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作文批改与学生交流写作方法
小学生接触写作不久,由于经验不足,对于写作的素材和方法缺乏认识,拿起作文,往往很茫然,摸不着头脑,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学生虽然对写作有了大体的认识,大概知道了该如何写,但真正教师布置了题目,要动起手来写作时,却慌了手脚。有时心里似乎知道该怎么写,但写不出来,有时又是写出来了觉得不妥,但又不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的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给予学生点拨的利器,批改的好,往往就能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三年级时,有一次让学生写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在写作文之前,我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提示他们要善于观察,多方面表现任务,呈现立体之感。然而,在作文草稿交上来之后,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外貌和动作描写,而且千篇一律,什么浓眉大眼,什么干净麻利,似乎他们都是同一个爸爸。情节叙述上也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之后就再没有具体的内容了。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表面上看,学生作文有外貌描写、有动作描写,有一定的情节,似乎是一篇完整的不错的作文。但仔细地看会发现,他们的观察并不仔细,或者说还不知道该如何仔细地观察。而作文起步时,观察是最为重要的,观察仔细了才能写出细节,才能写的全面,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丰满、有立体感。于是,我在他们的作文后面的批语中写道:“你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且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非常好,但是观察的还不够细致全面,你仔细去观察他的步态、他的姿势、他的动作习惯了吗?你仔细观察他的眉、他的嘴、他的眼了么?如果你能把这些写出来,你的爸爸就会活生生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二、借作文批改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小学生还处在思想萌芽期,很多想法过于幼稚或天真。可有时,他们自以为是大人了,能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出来。比如,在一次写《对雷锋的评价》时,有的学生就写到:这是真正的傻子,世界上在没有比雷锋再傻的傻子了。还有一次写半命题作文,叫“我鄙视...”。有个学生写的是“我鄙视弄虚作假”。内容是前不久学校为迎接普通话达标所做的某些工作。把学校面对检查的各种准备狠狠批了一通,说是假的、虚的,对学校的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某某同学,你很善于观察,把身边的事写入自己的作文中,很好,说明你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你写的很有真情实感,说明你用心观察了,用心思考了。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希望你能坚持。发挥你的长处。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地思考一下,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你身边的事,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事物。观察要细更要全,富有理性。学校确实对于检查有所准备,但是你想想如果不检查,学校就不做这些工作了吗?学校平时不是同样给你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了吗?怎能说就是应付呢?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注意观察这一学生,并在之后的作文批语中有意加以引导,逐渐发现他慢慢有了很大转变。他的性情慢慢变得善解人意了,不再动不动就激动了,性格缓和了许多。而且再一次学校组织的演讲中,发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心态,他的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我感觉到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挽救了一个人,我很自豪和欣慰。
三、借作文批改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以上讲的是一般常用的书面批改法,这种方法,尽管教师常常费尽心思,反复琢磨,在语言上既怕说不清楚、不够力度,又怕语言过激,触发面情绪,起不到激进和教育作用,反而南辕北辙。教师认真指正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希望借此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其心灵教育。然而,教师苦口婆心地批改和教诲未必会被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这就需要另一种形式的作文批改——面批。当着学生的面,对其作文进行边分析批改。这种方法,在教学上比较耗费时间,教师必须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经历面对具体的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然而,这种作文批改方法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这种面批式批改法,学生也是乐于接受。因为他们直接从教师的言语中接受教育和教诲,非常亲切、自然,他们会有被重视的感觉,所以非常认真仔细。一次面批强于十次文批,学生很快就能从缺失中走向进步获得成功,很快就能从思想的泥沼中奋起,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面批作文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对一批改法和一对几批改法。一对一批改法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教师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细致地研判,并面对面的逐一点给学生看,当面告诉他错在哪里,怎样就对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为什么这么些,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不至于在全班学生面前讲废话。而作为某一学生在和教师交流中,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所思所想一字不落地告诉教师,充分展示个性,充分发挥特长。结果表明,面批法使教师和学生平等的站在亲和融洽的交流气氛中,没有压抑,没有抵触情绪,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正,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趋利避害,循序渐诱,提高了教育学的效率。再一种是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这种做法,教师要事先把这一批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汇总,找出其共同特点,然后集中其共同点进行点评和批改,一般每批以四、五个学生为宜。如第一批学生言之无物、空洞罗索,就着重指出他们语言方面的缺点,讲出对策,比如加强演讲训练、增加阅读量等;第二批学生层次不清、前言不搭后语,就着重指出他们的逻辑性差,前后失于照应等,并教给他们逻辑训练方法,加强语段排列联系等;第三批学生抓不住中心,就着重帮助他们训练紧扣主题、讲求线索的方法……这种批改方式,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学生相互提醒,在以后的作文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当然,批改作文不可一种方法用到底,可以相辅相成,弥补相互的缺陷。并且学生也有厌烦心理,如果老用一种方法他们也会厌烦。可以一种方法用了,间隔一段时间再用,交叉使用即可不会引起学生厌烦,也可弥补不足,让学生进步更快。面批也是这样,过一阶段时间要重新排列组合,进行新一轮的分类面批,克服其新的不足,在长期积累中得以完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重视德育,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作文批改这一平台,抓好这一“润物细无声”的德育阵地,在作文水平上下工夫,在心灵沟通上下工夫,和学生在作文中交流,和学生在作文中交朋友,做到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又通过批改作文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