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2015-07-14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平均分桃子猴子

(河北省抚宁县台营学区扶崖沟小学066300)

浅谈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陈会祥

(河北省抚宁县台营学区扶崖沟小学066300)

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内外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给思维以方向。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有问题的情境中学习,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思去想,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它们产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激活课堂气氛、优化教学、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作为主体。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少讲,学生多尝试,探索、讨论,创造一个民平等、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分桃子”一课时,我在黑板上贴出8个桃子和两只猴子后,问:每只猴子可能有几个桃子?

生1:一只猴子可能有1个,另一只猴子可能有7个。

生2:一只猴子可能有3个,另一只猴子可能有5个。

生3:一只猴子可能有2个,另一只猴子可能有6个。

生4:一只猴子可能有4个,另一只猴子可能有4个。

学生说得非常好。于是,我又问:要使两只猴子都满意,应该怎么分才合适?

生1:两只猴子都是4个桃子最合适。

师:为什么呢?

生1:比较公平。

生2:两只就一样多了。

生3:两只就同样多了。

生4:因为将8个桃子平均分配给两只猴子,所以是各得4个。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必须具备分得同样多,一样多时,才是平均分,让学生从实践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并努力培养学生分、摆、说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认知规律,把这些因素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设置生动有趣、难易适合、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背景,理解新知识引入的必要性及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课件出示一张很小的教师照片(看不出是谁的照片)。我问:“这张照片,能看清是谁吗?看不清,咱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纷纷表示可以将图片放大。我就顺水推舟请学生将课件中的照片放大。请上来的学生一会儿横拉,一会儿竖拉,虽然照片变大了,可是照片中的人却变形了,坐在下面的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我明确指出:“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操作只是将照片变大,那究竟什么是图片的放大,又该怎样将图片放大,今天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好吗?”“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提了上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指点质疑方法,教学生质疑

(一)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如出示“比例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针对关键字词进行质疑

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规律、性质、定律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要抓住“平均分”引导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均分?如果不平均分行吗?”

(三)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质疑

如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学生按照教材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进行操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只用一个梯形剪一剪,拼一拼,能否推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在问题解决后进行质疑

当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学生可自我质疑:“用这种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五)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质疑

如在学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学生知道了比的后项不能为0,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为什么在球赛中,记分牌上的比分可以写成3:0呢?”

四、开拓思维天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往往从问题开始,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

例如,以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为例。在学生看图(有一堆香蕉共12根和两只猴子)后,我问学生观察图面上有什么后,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有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根?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相互说各自的想法,然后汇报结果。结果如下:12÷3=4(根)这时我请学生观察算式中12、3、4、÷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有除号的版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用除法计算。接着又问:那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1:因为可以想3×4=12,所以12÷3=4。

生2:因为12里有4个3,所以12÷3=4。

生3:用小棒摆成每堆3个,共有4堆。

生4:想乘法口诀。

学生的思维灵活多样,他们会用自己的脑子想出好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开拓思维的能力,而且可以调动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对于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要给予赞赏和肯定。学生的问题无论有没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建议,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之后,再对问题本身进行探究,

在数学课上,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手段。每当发现学生问题中的闪光点,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对学生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受表扬的学生会感到无比的自豪,精神更集中、更努力。别的同学也会向他投来赞许羡慕的目光,同时也会进行效仿,建立起师生同步的良好情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平均分桃子猴子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桃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永远的新猴子
送你一箱桃子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