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为例

2015-07-14沈文馥赵国杰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漳州田园都市

沈文馥,赵国杰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2.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为例

沈文馥1,赵国杰2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2.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3)

思考我国生态城市现状和问题,确定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实质。基于国内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及我国典型城市特色指标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的启示,提出构建“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和生态城市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为例,探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以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前提下,实现生态自然、经济低碳和社会幸福。这一城市发展新模式,可以通过“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加以说明,如图1、图2所示。

图1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图2中, 0(0,0,0)点是低碳生态城市几何空间最不低碳的状态, MT(1,1,1)为理想目标值,OMT构建了低碳生态城市在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三维目标上最好最快的发展路径轨迹。连接点0到点 Gt0的距离形成向量 0Gt0,其长度度量了某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度,Gt0(xg,yg,zg)点表明了其在三维空间中的“状态”,从中揭示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轨迹。

图2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示意图

据此,运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低碳生态城市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低碳生态城市三层评价指标

二、“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内涵、特征与差距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理论源泉,来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5]。一个世纪以来,霍华德对城市扩张拐头的预见以及城乡融合的社会改造理想受到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并以此试图改变当时中国市政发展的种种弊端。例如,20世纪30年代末的“成都新村”计划,就表达了对城市扩张的忧虑以及通过社会改造促进城乡融合的理想,并深深影响了21世纪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理念及其实践。通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贯彻城乡结合、小城镇、疏散、绿带等,实现“田园”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和“自然之美,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成都的目标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统筹城乡的路径选择,并影响了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后续建设。

科学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健康、生态、便利、适度的发展;而城乡融合,则是在此原则下优势互补、利益一体、共荣共生。我们认为,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及其实践应该根植在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建设过程中,并且体现在:

1.环境生态性。环境优美、和谐高效、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人本生活性。以人为本、富于人文关怀,空间人性化、生活化;

3.历史人文性。重视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张扬城市的人文个性;

4.绿色低碳性。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各种资源;

5.时代艺术性。诗意地栖居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田园都市的审美与精神追求。

应该看到,“十二五”以来,漳州资源环境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生态建设保护机制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做法,使得漳州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但是,一些要素条件也需要重新评估并加以研究。首先是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问题,漳州具备了哪些足够的条件来支撑“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建设?其次是漳州现代化水平距离高度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城市定位,还有多少差距?第三是与成都等国内中心城市比较的问题。2010年,漳州都市区人口为180万人,根据《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2030年达到300万人,漳州都市区(包括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及南靖、华安、长泰、漳浦局部地区)面积为2 36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包括芗城、龙文、角美、九湖、颜厝的全部和榜山的部分[6]。与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相比,规模、能力、水平上的现实差距是我们实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尚未完成之命题,对此我们要十分清醒。

三、构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系统思考

城市是一个由环境、社会、经济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等诸多领域,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基于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及我国典型生态城市(区)的有益启示,构建一套由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环境质量、民生改善、文化、政府责任指标等构成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充分体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漳州城市新形象,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重点。

2012年10月,漳州启动“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以来,我们采用德尔菲法意见征询、案例城市实践调研、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5个目标层,通过7个步骤进行漳州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跟踪选取,力争体现全球和全国可比性、科学性、社会认可性、可实施性,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多次论证调整和修正。表2为2012年以来漳州在5个目标层的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国家权威指标的对比值。

表2 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对比

(表中实际完成值数据来源为2012年以来漳州相关部门统计口径,个别指标完成值因目前尚无统计口径无法统计。)

可以看出,目前漳州在空气质量、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水环境质量、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就业水平、单位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GDP能源消耗、保障性住房开工率和竣工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基尼系数等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量、恩格尔系数、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量、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R&D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公共交通分担率、平均通勤时间、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等方面差距明显,且个别指标差距巨大。就创新引领而言,漳州在生物多样性、特色风貌、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产品的比重、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等方面成效显著,而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防灾减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循环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绿色生活、数字城市、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尚需努力。由此,在综合考虑漳州城市建设现状、城市定位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衔接等因素基础上,我们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漳州建设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终极目标,如表3所示。

表3 漳州市2020—2030年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四、采用的评价模型及其分级标准

在生态城市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具体选取和论证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以下七个步骤:①确定生态城市发展目标;②确定指标分类框架;③确定指标选取标准;④确定潜在的指标库;⑤评价遴选指标,形成指标初选成果;⑥典型案例城市应用研究;⑦实际数据测评。依次建立的评价模型,见式(1)。

表4 生态城市综合指标的分级标准

具体执行过程中,通过尺度集将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向量综合为1标量。各级指标权重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AHP法确定,其中,定量指标的现状数据主要来自2012年漳州相关部门统计口径,个别指标有缺失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均值法或成果参照法来估计其指标数据值;半定量和定性指标的现状主要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法给予定性描述。最终得出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介于Ⅱ(0.2~0.4)的结论。

五、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进程监测实际上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针对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研究:第一,继续修正和调整评价指标,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相对科学,作为目标导向引导漳州城市规划和建设向着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第二,进一步验证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将其与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相结合,用于指导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实践;第三,服务于生态区(县)的遴选、考核和验收,通过生态区(县)试点的跟踪,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进一步进行微观研究;第四,在此基础上,提供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服务于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后续建设。

[1] 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3日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D].漳州:漳州市人民政府,2011.

[2] 蒋涤非,宋杰.城市生态可持续性的内涵及其支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2):79-84.

[3] 侯丽.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田园城市在中国的文化根源与现实启示[J].时代建筑,2011(5):40.

[4] 赵国杰,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6):33-35.

[5]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漳州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D].漳州:漳州市人民政府,2012.

(责任编辑:马圳炜)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city ecosystem——Based on the Zhangzhou"Garden City,Ecological city"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SHEN Wen-fu1,ZHAO Guo-jie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 363000,Fujian,China;2.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3,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our ecological city,determin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research,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essence of city.Evalu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city and China's typical city index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ity ecological system based on the enlightenment,proposed building a"nature-economy-society"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model and ecological city three layer(the target layer,criterion layer,index layer)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to Zhangzhou"Garden City,Ecological city"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ing road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future.

complex ecosystem;ecological city;index system

X826

A

1673-1417(2015)03-0026-09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5.03.0006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和如何建设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3日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提出:“坚持生态低碳……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基于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确立、漳厦同城化推进、漳台交流合作深度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十二五”规划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千园绽秀的田园都市、万径流彩的生态之城”的城市目标定位,城市性质为“海峡两岸合作引领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田园都市”,城市职能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临港产业的新兴基地、漳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战略为“漳厦一体、文化对台、区划调整、拥江达海、交通通达、生态宜居”[1]。生态城市建设启动以来,漳州在厦漳泉大都市区中独具特色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正在确立。

一、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机理及其评价体系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人对环境的不断检讨,不断调整、开拓、适应、回馈与整合,从而实现最佳发展型态”[2]的新模式,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一直以来,在中国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城乡二元困境并消解“三农”包袱,传统思维不具备自动解决问题的功能,因为工业化的趋利动机与城市化内生的扩张冲动,一方面加剧了“三农”的边缘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种种新生的城市病,也损害了社会生存发展的良好预期。某种程度上“城乡联姻可能变成‘怨偶’,甚至关系彻底走向破灭”[3]。

2015—06—26

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A类课题(JA13421S)

沈文馥(1968—),男,福建诏安人,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区域经济等。

猜你喜欢

漳州田园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