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2015-07-14刘建伟
刘建伟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浅谈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刘建伟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美,了解到数学的精密之美、严谨之美、逻辑之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乐在其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一、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学活动在由教师传授的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尤其是艰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仔细听见,诱发学生学习欲望。
如下面这个教学案例: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先用直尺和三角尺,仔细地做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并没有让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而是向学生们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同学们,昨天我问的毕达哥拉斯是谁,现在有人能告诉我答案了吗?”下面同学们的回答更加奇特,大家都说知道了,纷纷在交流“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以及这个定理的发现。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这位教师打开多媒体,放到昨天最后讲到一段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古希腊一位学者因为发现一个定理而被国王赏识……然后这位教师并未在幻灯片上展示这位学者是谁,发现了什么,而是介绍了一些关于网络搜索的只是,然后这位教师说:“我们昨天时间有些仓促来不及介绍这张幻灯片上的故事,只介绍了我是怎么找到这个故事的,然后告诉了大家怎么搜索这些知识,不知道大家回家之后有没有按照这个方法去试一试呢?”学生们答:“有!”教师:“嗯,非常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一下这个故事吧。”然后整节课由故事展开,介绍了定理,又由学生自己拿尺子来黑板上验证开始上课时教师画的直角三角形是否符合勾股定理。整节课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同学们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多,而且基本都围绕故事的来展开,甚至连最不喜欢数学的同学都听的津津有味,下课后也能答出勾股定理内容和应用条件,并且表示,很喜欢这么听课,以后自己也会认真记下故事,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跟上老师。在上面这个教学案例中,看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学生都在故事的阅读中深入地了解到“勾股定理”的含义和应用,甚至能在老师还没有讲解时,给出自己思考的原理。这位教师就是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来调动学生去搜索一个数学故事,然后通过下一节课的引导,轻易的就把需要讲解的知识让学生消化吸收,甚至能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而且在课堂最后,又提出新的搜索办法去重复搜索数学故事来发现新的内容,其实这本身也是对新知识的巩固过程,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更加感兴趣,从而爆发自身的能动性去学习。另外,在课堂讨论中,不管学生有没有完成这个作业,在大家的讨论中他都能得到一些关于故事的信息,从而引起他的兴趣,带动他对这个数学知识的关注,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掘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字更加敏感,有些学生对图形更加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点,吸引学生去学习,在上面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敏感点的不同,让一部分学生认真研究勾股定理的几何部分,另一部分学生着重研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数字部分,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吸引学生去自主学习
在不断的探索中让学生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并且喜欢上数学。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讲述古希腊人通过怎样的故事发现了勾股定理,并且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做什么事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了解到数学的严密性的同时,也能看到数学的形象生动的一面。有助于学生产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想法,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探索学习规律,完成题目的解答,提高数学成绩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也有其不足的一点,教师在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没能让学生提高其答题解题的能力。在这个方面,也有一个教学案例,供大家分析。在讲述例题:A、B两地相距30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24千米后,乙车才从B地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若甲车是上午8时出发,两车相遇时是几时几分?在教师讲述这个例题是并没有直接讲述问题,而是将这个问题拆成2个问题:A、B两地相距300千米,甲车从A、B之间,距离A地24千米处出发,乙车从B地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甲车行24千米,用时多少?然后再回归原题,解答。之后,又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堂最后,教师提出在本书的最后复习题中也有两道类似的题目,希望大家能找出来,并且思考一下,和本节课例题有什么不同。在这节课中,教师透彻、认真地分析了问题,并就例题进行了两种方法的讲解,在教学的严谨性上是值得称道的。但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应将上面两个教学案例中,两个教师的方法加以结合,在提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要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课堂练习,在第一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应多加入例题的课堂讲解和解题方法灌输,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提高数学成绩。
结语:
兴趣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兴趣。在初中教学中,尤其是数学这样的理科性明显的学科,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幅度缩减。在这样的前提下,就必须引起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才会喜欢数学,保证数学的学习时间,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1]张扬.浅析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