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与王安忆创作视角的契合

2015-07-14陈婕

科学中国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都市王安忆张爱玲

陈婕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张爱玲与王安忆创作视角的契合

陈婕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小说在书写上海的独特视角方面有着一定的契合,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创作产生影响,王安忆小说在对张爱玲作品的借鉴中获得了推进与发展。

张爱玲;王安忆;创作视角

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相距半个世纪,但在书写上海和上海女性的独特视角上,却有着明显的契合,张爱玲小说的影响力渗透于王安忆的创作,王安忆作品也有其超越与发展。

一、张爱玲“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

张爱玲的创作渗透着中西文化的影响,遗少似的风雅父亲给予她古典文化的熏陶,新式女性的母亲赋予她西式生活情调和艺术品位,她的作品背景底色始终是纷乱世事中的文明,衰败景致中的文化。充满商业气息和市民化的上海和香港,是对张爱玲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城市。没有农业文化背景的张爱玲生长于城市,作品流露的满是她对城市文明的喜爱,即使笔下的人物充满悲剧命运,她依然认为是封建文化使之然,而非都市的过失,她的小说是工商文化背景中的文学创作。

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风格和内容上都呈现荒诞与荒凉交织的荒原意识,弥漫着现代主义的苍凉感,在“五四”新文学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尤显独特。张爱玲作品表现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香港与上海大都市场景中,人们精神世界的局促与动荡,人性的软弱与悲凉、毁灭与堕落。她塑造了一批迥异于“五四”新女性的人物形象,这些在时代浪潮中衰败的、穿着新女性外衣的旧式淑女和小市民,人生中遭遇的磨难不是生计的困窘,而是精神家园难觅的困惑,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共同吟唱出一曲现代都市文明与人性的挽歌。张爱玲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独创特点,大雅与大俗共存,传统与现代并行。熟谙古典文学使她具有深厚古典文化功底,她的小说许多都带有《红楼梦》的意味,作品《花凋》名字由来是《红楼梦》中的《葬花词》,主人公郑川嫦被她唤作“现代林黛玉”。《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人物形象的细微之处不少有《红楼梦》的痕迹,《金锁记》也满是《红楼梦》的点滴印象。在追求古韵典雅的同时,张爱玲的小说又充满市井生活的通俗趣味,《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有着厚重的市民品味,是作家为现代文学史贡献的极其经典、成功的女性艺术形象。张爱玲将传统文化审美心理与市井俗趣融合,再加入西方现代派小说技法,“在似乎‘相克’的艺术元素的化合中,找到了自己的那一种‘调子’。这调子未必是最动人的,但对于张爱玲叙述的故事,却是最适宜的。”[1]

二、张爱玲作品对王安忆创作的影响

张爱玲与王安忆的创作相距半个世纪,但她们在书写上海和上海女性的独特视角上,有着明显的契合。

张爱玲小说主要创作背景是两座现代都市:充满商业气息和市民化的上海和香港,作家塑造了一系列形象生动而又经典的上海滩女子,代表人物有《金锁记》里的长安、《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微龙以及《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等。而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大环境是大都市上海与小村镇,展示小乡镇的代表作有“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描写大上海的作品有《长恨歌》、《本次列车终点》、《好婆与李同志》、《米尼》和《纪实与虚构》。王安忆发表《长恨歌》之后,学术界认为这部作品是张爱玲“海派小说”的传承,半个世纪后张爱玲小说风格的延续。

三、王安忆创作对张爱玲的丰富演进

张爱玲与王安忆,大都市上海两位不同时代的女作家,前后相距半个世纪,尽管有类似题材,也依然存在创作的明显差异,彼此作品的时代大环境、人物悲喜命运、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都导致了这种差异的产生。

张爱玲具有浓郁的上海情结,始终将自己视作地道的上海人,深陷上海情结之中而无力自拔。家族势力的强大,投射在大家闺秀出身的张爱玲身上,既充满力量也布满无力挣脱的阴霾,她选择的视角始终是家族没落,从这单一的描述视点,呈现叙述时间的凝滞与叙述空间的家族式封闭状态。作品中身披新女性外衣的旧女性形象对流行的大都市各类规则持绝望不安的态度,代表作《倾城之恋》中白流苏面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恐惧心理,既是传统封建女子因袭的对社会的恐惧,也是张爱玲自身面对现代都市社会无所适从的惶恐矛盾心理写照。

王安忆则一直将自己视为上海的外来户,以更客观的方式审视上海与上海女子,用叙事的方式构建自我与外在客观世界的联系,小说在描写都市变幻风云中女性命运时,叙述的视角与空间都呈现出开放流通的态势。王安忆是“南下干部”的后代,一岁时随父母迁徙上海,记忆中没有家族概念及任何家族势力的痕迹,家族力量与其毫不相干。《长恨歌》中王琦瑶对现代社会大都市各类运作规则的欣然接受态度,体现了现代女性视都市为表现舞台的向往,也是王安忆对上海大都市梦想的追寻以及迫切接纳的心理再现。

王安忆认为女性天然的与现代都市联系着,都市为女人所设立,有女性展示表现的舞台空间,在传统社会中一直边缘的非社会化弱势女人,进入现代大都市劣势变为了优势,因成为男子追逐、欣赏的目标而光芒璀璨,大都市为女性提供了炫目的表演舞台,女性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中最美丽、时尚的一抹亮色。王安忆作品运用女性的视野,感知20世纪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上海,从大城市弄堂底层的角度,书写极具个性色彩的对城市的感觉,用一个心怀浮华的女人的一生沉浮,演绎女人与都市的关联,记述了与主流话语拉开距离的上海民间历史。

张爱玲对于王安忆的影响力波及其创作的各个层面,涵盖题材的选择、古典意蕴的风格韵味、女性化的视角等方面,王安忆由此获得了对于都市民间的深度书写引导,以极具个性化的认知,梳理人物命运与城市历史的关系,并由此收获了当代文学史的巨大成就。

[1]赵园.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83,(3).

[2]王雪瑛.作家与作品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1,(2)

猜你喜欢

大都市王安忆张爱玲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九月雨
Battle for Bohemia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大都市
王安忆
City of Dreams
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