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回族乐器“泥哇呜”的传承与发展浅探

2015-07-14宁夏文化馆7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回族遗产宁夏

崔 娜 (宁夏文化馆 750000)

宁夏回族乐器“泥哇呜”的传承与发展浅探

崔 娜 (宁夏文化馆 750000)

回族传统乐器“泥哇呜”是宁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四代传承人杨达吾德多年来一直致力改良与传承“泥哇呜”,并取得显著实效,对传承优秀回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对回族乐器“泥哇呜”的生产制造基地进行详尽地实地调研,本文将对“泥哇呜”的传承与保护进行初探。

“泥哇呜”;传承;发展

一、“泥哇呜”的起源

“泥哇呜”,又称泥吹吹、吹吹子、泥箫、泥娃娃、啊欧子,泥牛埙和牛角箫等,是回族边棱气鸣乐器,是埙的一种。“泥哇呜”由土制乐器演变而来,因其只有“哇哇、呜呜”4个音,被称做“泥哇呜”。该乐器在宁夏广泛流行,尤以宁夏西海固一带最为盛行。

它的产生是勤劳勇敢智慧的回族同胞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埙”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特有的民间乐器“泥哇呜”,使之代代流传。

二、“泥哇呜”的构造与艺术特色

“泥哇呜”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其通体由黄胶泥捏制而成,形状、大小、音孔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大者与鹅卵近似,小者有如核桃。外形式样有椭圆形、枣形、鱼形、桃形、娃娃头形、牛头形、牛角形、 蝶形和扁方形等等,不胜枚举。

1.传统“泥哇呜”

一般在上端正中开吹孔,在前、后开若干音孔。如核桃形泥哇呜,在前面开有一个音孔;椭圆形“泥哇呜”,开五个音孔(前四后一);鱼形“泥哇呜”前开五孔 ;牛头形“泥哇呜”上宽下尖,吹孔在上方中间,音孔多为四孔(前三后一)或六孔(前四后二);牛角形“泥哇呜”,音孔多为三孔(前二后一)或六孔(前五后一);蝶形“泥哇呜”,音孔多为四孔(前三后一)。还有一种用皮革或绵纸做的“泥哇呜”,呈扁方形,多为三个音孔。“泥哇呜”虽形状、音孔有别,但都在两侧或底部设有小孔,拴系不同颜色的丝穗或彩珠作为装饰。

2.改良版的“泥哇呜”

杨达吾德一直在对传统“泥哇呜”的生产、制造进行创新与改良,也一直在探索着其传统与改良之间的变迁。千年以来,埙都是单腔体,音域不够宽广,使其演奏受限;而经过改良后的“泥哇呜”是一种双腔体埙,一口气能吹出两个音,其音域也从过去的4个音增加到了14个音,将“泥哇呜”从原来的节奏乐器改良为旋律乐器。有大、中、小三种,分别发出高音、中音和低音,总音域f-f2,包括其中所有半音。音色古朴而明亮。小者音色清脆、悠扬,大者音色浑厚、深沉。改良后的“泥哇呜”呈牛头形,两角横于顶部,中空。吹奏时,双手虎口夹持,右手指按右侧三音孔,左手指按左侧四音孔。常演奏F、bB或C调五声音阶乐曲。整套牛头形“泥哇呜”,已可用于音乐舞台演出。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他又不断完善泥哇呜的形制,让它从外观上也更趋向于手工工艺品。

三、“泥哇呜”的传承人

“年近50的杨达吾德是制埙的第四代传人,他出生在平罗渠口一个有300多年制埙史的回族家庭。杨达吾德家族从他太爷起就开始捏“泥哇呜”,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传人。2009年,杨达吾德被认定为宁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达吾德自幼对泥哇呜有着浓厚的兴趣。4岁时,跟随父亲学习用黄泥巴捏泥哨。之后逐渐学会捏小鸟、小鱼、蚂蚱等,用火灶将它们烧制成半生不熟的陶哨,送给一起上学的小伙伴。长大后,乐于钻研的他专门去江苏学陶瓷美术。受到家族的艺术熏陶,经过自己多年的学习钻研,杨达吾德建立自己的回族器乐坊,开始烧制泥哇呜,并对传统的“泥哇呜”进行改良与发展,目前已先后开发了37个品种,远销国内外市场。

四、“泥哇呜”的保护与传承

2004年,宁夏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5年宁夏首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006年,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1.创立生产学习基地,搭建遗产传承平台

为保持“泥哇呜”的生命力,杨达吾德在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与帮扶下,在平罗县沙湖旅游区附近创办回族器乐坊,专门烧制泥哇呜和陶笛等回族乐器。多年来,他将自己毕生研习的手艺进行“传帮带”,广泛推广这门濒临灭绝的乐器,守护民俗艺术的精神家园。目前已有6个徒弟可单独生产“泥哇呜”,能从事小规模的加工生产,对“泥哇呜”实现生产性保护。目前,该器乐坊已成为宁夏举足轻重的回族乐器传承保护基地。

2.嫁接旅游资源,推广非遗项目

杨达吾德机智地将自己的手艺嫁接到旅游资源上。目前,几乎宁夏各个旅游景点都有杨达吾德制作的“泥哇呜”。为使社会公众都能够对“泥哇呜”耳熟能详,同时解决其传承生产的经费问题,杨达吾德想把“泥哇呜”开发成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尤其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每逢旅游旺季,他都会不失时机地带着大量埙去推广,力图把“泥哇呜”推向大众,推向全国。

3.借助博览平台,经济社会效益双收获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宁夏两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区内外各种大型博览会也在频频举办,民间技艺登上上海世博会、中阿博览会等大型文化舞台的愈来愈多。天赋聪颖的杨达吾德多次携带本人制作的“泥洼呜”参加国际、国内展演,致力通过这些公共窗口来推广宁夏的回族乐器,让更多的人认识、知晓“泥哇呜”。其产品曾在中国首届埙乐器展展示。在北京、无锡、深圳等地的文化博览会上,“泥哇呜”的销售取得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这更加坚定了杨达吾德传承、发展“泥哇呜”的信念。

4.走进校园教育,保护传承回族民乐

目前,宁夏多所学校已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引进课堂。杨达吾德与师生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回族民间陶土乐器“泥哇呜”的制作方法和演奏方式。通过灵动互动的课堂教育,培养师生们对回族民间器乐艺术的热爱与兴趣,从“泥哇呜”课程中发掘未来传承人,使“泥哇呜”技艺后继有人,保证回族民间乐器“泥哇呜”的延续传承。

五、“泥哇呜”的发展

1.提升“泥哇呜”的艺术地位,培育遗产氛围的整体性养成。追溯历史至今,埙曾用于宫廷乐队演奏等正式演出,也常被回族同胞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吹奏,而如今“泥哇呜”似乎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及各种公开场合。笔者认为,遗产保护的深远发展,须将其在社会中形成遗产氛围,暨让广大民众最大范围地接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形成民族共有共享文化。“泥哇呜”应当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培育下,在各种大型文化活动、艺术培训、乃至民族活动等公开场合中被正式请上舞台,向大众展示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泥哇呜”才能被大众所认知,才能形成遗产保护的氛围。

2.加大力度保护非遗传人。非遗传人对技艺的研究、传承、传播对遗产保护工作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作为第四代“泥哇呜”传人的杨达吾德,尊重历史,崇尚传统,在演奏、传授“泥哇呜”的艰辛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为回族民间艺术的活态复活发展添砖加瓦。笔者认为,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应当从政策和立法的角度出发。目前,宁夏尚无正式、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因而在对非遗传人的保护中,就更应注重维护原创者、传播者的利益,保护他们的权益,增加对使用精神产品的补偿。应建立传承人权益保护组织,集中管理传承人权利,或在有关行业协会中增加这方面的职能。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相应的权益保护组织,才能有力地保护非遗传人,保障非遗项目的延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回族遗产宁夏
遗产怎么分
宁夏
千万遗产
宁夏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遗产之谜
遗产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