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大事记(1931年—1945年)
2015-07-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月28日,日军开始进犯上海。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率领3个师奋起抵抗,开始淞沪抗战。淞沪抗战坚持了1个多月,使日本侵略军遭受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多次更换司令。
1933年:塘沽协定
5月22日,在蒋介石、汪精卫的授意下,何应钦派熊斌为中方首席代表,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在塘沽仓库楼上谈判。31日,中国代表同意了日方提出的停战协定草案,一字不改,正式签署《塘沽协定》。该协定实际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的占领。
1934年:红军长征
1934年夏天,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消极防御方针的指导下屡战失利,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根据地日益缩小,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已经很困难。中国共产党被迫领导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八一宣言
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
1936年:西安事变
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卢沟桥事变
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抵抗。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8年:台儿庄大捷
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徐州门户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歼灭日军1万余人。
1939年:三大政治口号
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这个宣言提出了三句很重要的政治口号。9月16日,毛泽东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的3位记者谈话时指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中国才能避免亡国。”
1940年: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8月,八路军主力部队集中了100多个团约30万兵力,打响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从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月,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1941年:对日宣战
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明确宣布:“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是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对德国、意大利宣战的文告,明确宣布:“中国对德意志、意大利两国处于战争状态。”至此,中国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的联合阵线形成。
1942年: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这意味反法西斯阵线最终形成。
1943年:开罗宣言
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确立了对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及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其中包括日本利用甲午中日战争之机窃取的钓鱼岛。
1944年:局部反攻
从1944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纵队各部,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对日伪军普遍发起了局部反攻,主要是攻击沦陷城镇,拔除日伪军在解放区周围的据点,大量消灭日伪军,恢复并扩大解放区。在一年的局部反攻中,各解放区共作战1.1万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俘获日伪军6万多人。
1945年: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至此,3个法西斯轴心国中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