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

2015-07-13林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建议现状

林瑜

摘要: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与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方式的有效结合,使得企业管理信息化浪潮愈演愈烈。本文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出发,总结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对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尝试对企业管理信息的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旨在为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272-03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k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tensifie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us of informatiza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t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

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1.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要进行必要的、彻底的管理变革,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信息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践经验使得人们给与 “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更多地关注。但是遗憾的是,尽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却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Chen HL(2004)提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为了获取市场竞争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相结合用以改善和优化产品,其内容包括需求分析、产品定义、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品质控制和销售服务等[1]。刘炳辉(2008)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对企业信息实施过程进行的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管理、企业运作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等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2]。

为了便于对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探索,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之所长,将企业管理信息化定义为:企业在营销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信息进行传递、加工和处理,使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存储和充分的利用,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定义中,本文强调:第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第二,管理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的有效融合;第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实践的过程。

1.2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结构

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依靠企业外部信息网、内部信息网和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为原料,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集成,使企业处于高效、有序的管理运行之中[3],因此,本文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以企业的经营战略为出发点,以企业资源信息为导入口,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把企业构建成为有机的组织系统。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结构(如图1所示)中可以看到,系统应用覆盖产品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产品数据管理(PDM):PDM是对产品在研发设计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的管理,其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合成,最终使企业在准时交货和技术创新方面获取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SCM):SCM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最终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低的管理方法。

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是将管理信息和技术信息有效集成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ERP系统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品质控制、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

办公自动化(OA):OA是基于通信资源,对办公业务活动实施自动化的人机交互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HRM):HRM是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其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将人力资源的各项职能进行整合的管理系统,包括:招聘管理、档案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子系统模块。

顾客关系管理(CRM):CRM是通过对顾客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跟踪,以到达良好的顾客满意度和实现市场拓展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市场分析、销售策略和顾客服务提供准确的解决方案。

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数据和信息,建立决策模型,对决策方案逐个进行评价,以支持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的信息系统。

2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逐步渗透,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式、制造以及管理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制造系统柔性化:制造系统柔性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采用产量柔性、品种柔性、过程柔性、物料处理柔性战略,应对顾客需求的波动性,通过缜密的制造柔性设计来缩减制造柔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是传统的制造方式所不能及的。

2)信息获取便捷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共享渠道,实现了跨部门的同步信息交换。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资源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可以在线完成,促进了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3)管理职能集成化:管理信息化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企业各部门的信息传递和数据沟通可直接进行,因而,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的管理机构明显减少,管理职能的集成化,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减少了人员冗余的状态。

3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的改变,行业内部的竞争态势也变得更加复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采购、制造、品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管理环节,以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然而,目前有很多企业缺乏创新观念,也没有意识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甚至管理层作决策时,也不能以数据信息为依据,依旧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判断。管理观念的落后使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而阻碍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和推进。

2)信息化人才匮乏:调查数据表明,8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制约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若干个数据与资源共享的子模块组成的庞大系统,因此,需要专业的信息化人员进行开发、构建和维护。而我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使得管理信息系统不得被企业的现实业务充分利用,这种现象也制约着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质量和发展速度。

3)管理能力薄弱: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备,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不足。一些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能够做到信息的共享,造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不能实现整合,出现了大量的数据冗余;还有一些企业粹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的建设,但只是注重设备投资,而忽略与管理信息系统相匹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使得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而不能获取相对应投资回报。企业管理能力的薄弱,阻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推进,也很难发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4)信息安全性不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会遇到一些问题,网络宽带的盗用会导致网络使用受限而影响网络管理的效率[5]。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和数据存在于管理信息系统中,而一旦这些信息与数据被盗用,对企业的损失是不可预计的。病毒的入侵、黑客的攻击以及系统安全漏洞都给管理系统带来了威胁。

4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观念更新:提高管理层的观念和认识,是搞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在信息化管理中,企业管理层必须做到知识创新、观念创新,逐步摆脱传统管理的理念束缚,并充分认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只有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并给与高度重视和监督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才能取得成效。

2)资金支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业务流程、人力资源以及设备设施等方面,因而管理信息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同时,资金投入量也决定了管理信息化的规模与水平。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要争取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继续增加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创建投资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来向社会筹集资金。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资金注入,来保障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展开。

3)人才引进和培养: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保障信息化工作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通过提供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和福利来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对员工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营造管理信息化的人文氛围,并建立管理信息文化。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企业持续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使人才引进和培养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4)制度规范完善: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客观、科学、职能的管理工具,但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靠企业制度去规范和约束。通过对信息操作者行为的规范使信息化畅通运行,因此制度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保障。制度包括三个个方面:一是系统使用时的规则要求;二是系统日常维护时的要求;三是对系统运行的评价和反馈。企业只有对这些制度不断完善,才能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信息化平台。

5)业务流程优化: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资源、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必须合理安排并做好统筹规划。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设计和优化与信息系统特点相匹配的业务流程,需要企业各级人员贯彻和执行,才能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涉及到信息技术,更设计现代企业管理问题,因此,促进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不仅需要企业的创新观念,还要理解信息化管理的实质,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企业管理信息化还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去总结、探索和创新,信息化的实施才能在企业中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 CHEN H L.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4(23):541-545.

[2] 刘炳辉. 企业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8,(12):15-17.

[3] 邱志强. 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11):53-54.

[4] 顾玲.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2014,(10):28-29.

[5] 李岗.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6-7.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