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母爱是给父爱机会

2015-07-13孙立峰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7期
关键词:纯棉奶爸母爱

孙立峰

《纯棉母亲》

《四周的亲爱》

《立木与宝猪》

中国发展出版社

母亲节,我们与济南新闻广播携手,邀请“最家长”的专栏作者、《纯棉母亲》一书的作者赵婕老师来济南讲了一堂课——如何给予孩子纯棉母爱。很多读者参加了,回味无穷。工作忙的、路远的读者没能赶来,没关系,我以一个男编辑的、同时也是一枚父亲的视角,把听到的精髓跟大家伙做个分享。

传统的家庭一般是这样的,爸爸忙工作,妈妈忙孩子,孩子享受母爱多一些。妈妈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物质的,情感的,精神的,孩子跟妈妈关系很好。有一天,爸爸出差回来了,想抱抱孩子了,孩子躲得远远的——怪蜀黍!我躲!

之前,妈妈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稍稍差那么一点点。赵婕老师提出一个观点——父爱是完整母爱的一部分。就是说,这时候妈妈应该帮助孩子接受爸爸,帮助爸爸亲近孩子,给爸爸和孩子创造机会亲近起来,而不是蹲旁边看热闹,把爸爸往外推。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赵婕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A同学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跟着妈妈过。爸爸在A同学很小的时候,有了婚外情,很快爸妈就离婚了。照狗血电视剧的思路,故事应该这样发展——妈妈告诉女儿,男人没个好东西,于是女儿一直单身,并且愤世嫉俗,生活过得乌烟瘴气。

而A同学家的真实情况却是,她成长得很健康,而且爱妈妈爱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爸爸的一句坏话,虽然离婚时她很痛苦,但她分得清哪些事是自己的,哪些事是孩子的。没错,孩子的爸爸做了负心事,但这是夫妻之间的纠葛,跟孩子没关系,孩子依旧既需要妈妈的爱,也需要爸爸的爱。A同学的妈妈给予孩子的就是完整的母爱,因为她让爸爸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了。在欧美的影视剧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这种关于离婚父母如何给予孩子完整的爱的桥段,这都已经融进人家文化血液中了,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赵婕老师家,她也身体力行地做着这一理念的践行者。

刚有儿子时,赵婕陪伴孩子多一些。孩子稍稍长大,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赵婕除了要对孩子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要去做事业,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跟丈夫商量,希望丈夫多陪伴陪伴孩子。于是,俩人做了对调,家里有了奶爸。爸爸陪孩子吃喝拉撒睡玩以及学习,妈妈下班后也做到最有质量的陪伴,孩子成长得很健康。

当然,过程是曲折的。一个大老爷们天天在家带孩子,搁到欧美,那很正常,但这是在中国!你可以想象一个爸爸扎到妈妈堆里的尴尬,无数妈妈投来同情的目光——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吧,离婚需谨慎呐,同学!

是孩子的欢笑以及妻子的鼓励让这位爸爸一直坚持。而且,奶爸还做成了两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一件是,爸爸带孩子带出了经验和乐趣,出了书《爸爸与小孩》,成了育儿名爸。另一件是,爸爸陪孩子练琴,自己琢磨鼓捣出了钢琴学习陪练机,申请了专利,搞出了产品。

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离开父母的怀抱时,这位爸爸又有了自己崭新的事业。

在中国,经常被人念叨的一句话是——妈妈在,家就在,妈妈不在了,家就不在了。因为,孩子的记忆中,妈妈的份量很重,而爸爸,只是偶尔回来送钱的一个陌生人。

赵婕不希望自己家成为这样,她希望孩子的记忆中,有妈妈的爱,也有爸爸的爱,不分轻重。她做到了。

通过讲座,通过她的《纯棉母亲》一书,赵婕希望更多的妈妈和爸爸能做到,更多的家庭能和谐、完整。

猜你喜欢

纯棉奶爸母爱
奶爸也会“孕傻”
纯棉控必读:小心错爱了纯棉!
母爱大于天
纯棉朋友
母爱
学我这样当奶爸
母爱的另一面
笑喷你的超级奶爸
超级奶爸
返璞归真缔造百布堂 纯棉粗布引领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