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015-07-13任鑫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任鑫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引入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任鑫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通过在普通高校健美操动作创编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入创造性思维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新能力 健美操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经过再创造,按照全面协调发展身心的要求,组编成操,在音乐伴奏下,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培养正确体态、塑造美的形态、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锻炼手段。舒展大方、活泼多变的健美操动作配上节奏鲜明优美的音乐,能充分表现“健、力、美”的青春活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追求。健美操运动具有“人为性”特点,它的运动形式是人们根据需要而人为地创造动作去进行练习。锻炼者可以科学地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和动作的节奏进行调节,以创编适宜于不同人群或个体需要的练习,有效地锻炼人体各部位、关节、肌肉和器官。健美操的上述特点,都为学生的创编活动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项目。因此,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只是向学生教几套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创造性思维引入健美操教学中,运用体育创新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增加知识储备
创新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想要积极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思想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具有尽职敬业、教书育人、精通业务并为学生负责的良好作风。无论是传授单个动作,还是组合动作,或是成套动作技术,都应处处体现创新,给学生建立创编组合或成套动作的模式及联想空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就能自觉主动地探索、发现问题,尽最大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革健美操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第一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创编意识。要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运用体育创新方法向学生介绍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更多地介绍基本动作之间的内在规律,而且还要介绍三维空间的动作变化,在强调基础动作的基础上,教学生怎样去改变动作结构、变化动作形式,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去创新动作,诱导学生自觉地产生积极创新的意识和欲望。正确地掌握创新方法可以把创新活动从单凭个人经验的摸索变为在正确理论方法指导下的自觉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第二环节:采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总结提高,激发学生创编能力。在第一环节在强化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姿态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把创造性思维教学法引进普通高校健美操动作创编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改变动作、发展动作和创新动作,让学生在经过整体构思后通过观察、总结和提炼,将最佳创编动作组合起来,尽可能做到成套动作要表现出相应的协调性、合理性、流畅性和新颖性,动作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针对具体教学现状,不断优选教学手段与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实施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拓展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了学生创新思想,提高了学生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教学方法:
(1)角色互换法。学生以“教师角色”参与自主带操的教学实践活动,如放松部分活动,学生可以在以前所学动作的基础上,轮流由学生自编操、自领操;对基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和引导外,充分发挥动作掌握较好学生的作用,有目的地安排他们为其他同学介绍动作要领与完成方法。(2)小团体合作法。通过小团体合作练习,可以以寝室或4~6人小组为单位,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又可以互相激发创编思路。教师应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参与成套动作的起始与结束动作的设计、小组表演时队形的跑动与变化。在小团体合作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
四、建立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体系
目前健美操课程考核形式主要有: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即健美操理论知识考试和健美操动作技术考试。为了形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创作编排能力,考试时可以引入创作编排的环节。例如:在技术考试时增加自创动作的考核部分。教师可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表演规定的成套动作,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的队形变换、方向变换等,对音乐与动作的理解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充分地体现出来。对于自创能力较好的班级以4~6人为单位分为若干小组,采用个人、集体相结合的创编方法,即先分工各自创编若干个8拍的动作,然后相互教学,统一设计队形变化及配合动作,经过反复练习、修改,以集体操的形式进行考核。在理论考试环节也可以增加创编动作的考试内容,根据要求让学生记录自创动作,教师以分数评定动作的编排水平。
结论:创新是健美操运动发展的生命力,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是健美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我们应该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模式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结合健美操的自身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创编新的动作,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通过创新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为终身体育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
[1]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2]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
[3]凌月虹.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世纪走学体育论坛.2003(10):207—209